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年前,如果有人对我说,报纸会被手机取代,我一定会认为他危言耸听,异想天开。十年后的今天,我惊恐地发现,手机不仅会取代报纸,而且还将取代广播、电视和电  相似文献   

2.
手机广告,创意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梅 《广告大观》2006,(8S):154-155
手机自诞生之日至今,从短信到彩信,从WAP到BREW/JAVA,从手机报纸/杂志到手机电视,手机的通话功能渐渐被淡化,它逐步集传播信息、商业应用和文化娱乐等于一身。从另一方面看,全球手机用户数量呈稳步上升的增长态势。05年,全球手机用户已达20亿,据预测到2010年,这个数目会达到约30亿,一个庞大的手机受众市场正在进一步膨胀。因此,手机媒体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栅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前景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3.
孔曦 《国际市场》2012,(1):46-47
某日,我坐地铁外出。坐在我左右的5个人、加上坐在对面的6个人,有4个注视着手里的手机屏幕,1个在看手提电脑,1个在看iPad。还有2个曾摆弄过手机,收发短消息,其中一个是我。环顾周围站着的乘客,低头看手机的不在少数。他们盯着手机屏幕看的,或许是短消息,或许是手机报,或许是电子书。电子报纸最初指传统报纸的电子版。后来,它逐渐演变成信息量更大,服务更加充分的网络新闻媒体。最早的电子报纸由美国《哥伦布电讯报》于1981年推出。读者家中装有与电脑中心连接的电脑终端,电脑可同时提供多种报纸内  相似文献   

4.
周引春 《浙商》2005,(2):99-99
我用了十年的时间,一直在对我的员工进行教育,所以,我现在就可以出门不带手机了。  相似文献   

5.
智能手机越来越大,移动平板越来越轻,各大软件商店的万千应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网易新闻客户端帮你精选天下新闻、定时主动推动,新浪微博上各类大V的发言和争论造就了无数个从早刷到晚的微博控,腾讯微信的朋友圈让相熟或不相熟的彼此随时相知相随在热闹的另一边,那曾经人群聚集、争论热烈的阅报栏只剩下几个稀稀疏疏的退休老人消遣时光,那曾经“一张报纸读半天”的办公室节奏早被电脑、平板和手机所取代,那曾经让报纸总编引以为傲的‘等艮纸传阅率”如今剩下的只是午饭时间铺桌子的废报纸。  相似文献   

6.
所谓“云报纸”与7年前推出的报纸二维码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云报纸是拍报纸上的图片,然后从读者的手机上,转到相应的网站上去;而二维码是拍码,从读者手机转到相应的网站上去。一个拍图、一个拍码,本质上都是为了丰富报纸的内容、表现手段,“融合报纸与网络媒体的优势”。不同的是,云报纸借用了当前流行的“云”概念,显得更拉风一些;拍图比拍码更耗费流量,对于读者来说,更花钱、更麻烦。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报业面临严峻挑战。报纸不会完全被互联网取代,但是报纸必须吸取互联网的长处,加强报网联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报纸与手机两大媒体逐渐呈现融合的趋势。本文从宏观环境、微观因素两个层面分析了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然后借鉴手机报,概要叙述了报纸与手机媒体融合的现状及特征,最后根据媒介战略管理相关理论,重点探讨了促进报纸与手机媒体进一步融合的发展战略。本文还指出手机报仅仅是媒体融合的一种形态,报纸与手机媒体融合的深度、广度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9.
胡学军  邓超  陈正通 《中国广告》2011,(11):131-135
成功的案例自己会说话,三峡晚报几年来运作的数十个媒体策划案。完美揭示了“以策划推动经营,以活动拓展广告”的报纸媒体媒体求新求变的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10.
大家论语     
《中国报业》2013,(12):5-5
今天的报业不是昨天的报纸,“业”是事业、产业,“纸”仅仅是个载体、、从理论上讲,某一天,报纸没有了,但报业作为内容生产行业、作为一个品牌,我相信它永远会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把视线从报纸投向网络,当人们手里的报纸换成手机或某种阅读器时,报纸将以什么样的策略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主要分析英国一些报纸在应对新媒体发展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以期对我国报业的发展能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2.
如果问新媒体对哪个出版行业的冲击最大,大部分人的回答会是报纸,并且可以列出一大堆报纸受冲击最大的理由:诸如现在年轻人几乎都不看报纸,基本上是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电脑获取资讯,近两年报纸广告收入大幅下滑等等.报纸受到的冲击固然很大,其实受新媒体冲击最大的还是音像出版业.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伊始,报纸的生存和发展愈发地尴尬,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传统报纸自身表现方式的陈旧,80后、90后新读者阅读口味的难以把握……这一系列挑战都需要传统纸媒向新纸媒转型。报纸广告的传统表现方式如硬广告已经让读者厌倦,这种让读者被迫接受的信息往往遭到读者的无情抛弃,很多报纸的读者面对整版的广告跳着读,视而不见,而对于半版的广告则是“读报读半截”,  相似文献   

14.
陈国权 《中国报业》2012,(15):60-62
所谓"云报纸"与7年前推出的报纸二维码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云报纸是拍报纸上的图片,然后从读者的手机上,转到相应的网站上去;而二维码是拍码,从读者手机转到相应的网站上去。一个拍图、一个拍码,本质上都是为了丰富报纸的内容、表现手段,"融合报纸与网络媒体的优势"。不同的是,云报纸借用了当前流行的"云"概念,显得更拉风一些;拍图比拍码更耗费流量,对于读者来说,更花钱、更麻烦。  相似文献   

15.
陈鹏 《现代商业》2008,(15):185
手机报纸具有"通信"和"媒体"双重的本质属性,本文运用SWOT分析,探析手机报纸主要的技术特点与媒体特点,并循着其技术进程与媒体发展规律,对未来手机报纸的发展进行简要窥探.  相似文献   

16.
数字媒体     
《中国报业》2011,(1):4-5
中国摄影行业第一份手机报创刊 2010年12月22日,《中国摄影手机报》正式创刊,这是中国摄影行业第一份手机报纸。 该手机报以手机彩信为传播形式,每周二、周五发布,旨在更好地开展联络、协调、服务功能,力图打造成传播及时、便捷有效的新型摄影传媒。  相似文献   

17.
李斌 《中国报业》2009,(8):51-53
今年是中国3G元年,3G手机可以集报纸、电视、网络于一身,将使传播介质更加多元、传播速度更加快捷,同时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也将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8.
我一直主张报纸涨价。我认为,新闻市场正在经历一场不可逆转的分裂。一方面,数字订阅的开展会更加深广。虽然从数字用户和广告主手中赚取收益很难,但值得欣慰的是,服务一个用户与服务上千万用户的成本几乎相同。另一方面,印刷报纸的逻辑不同,吸引读者要花钱,每增加一个读者都需要付出相应的有形成本,包括印刷费、运输费和投递费。但话说回来,每个印刷报纸读者所带来的回报比其数字在线版本读者带来的回报更为丰厚(视产品不同,前者是后者的5至15倍)。  相似文献   

19.
赠品竞争日益显著 目前在手机市场上,常见的品牌就有数十种而每一个手机品牌,又有数十种款式型号以供选择。另外,通讯产品销售终端也发展起来.形成了如国美大中等家电通讯连锁商场.或者集中很多商家的大型手机销售场所。  相似文献   

20.
陈永谦 《新财富》2013,(2):14-17
随着三星取代诺基亚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其与苹果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苹果凭借软实力优势成为手机行业的最大受益者,而三星的垂直整合能力使其具备叫板苹果的底气,两者的争斗将成为未来智能手机市场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