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一平 《浙江林业》2007,(11):12-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到2020年,我国要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林业作为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其功能在不断拓展,效用在不断延伸,内涵在不断丰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桐庐县位于浙江西北部,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因此,林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绿色是桐庐的根,生态是桐庐的魂。  相似文献   

2.
胡敏 《浙江林业》2009,(10):17-19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丽水,林业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60年来,丽水林业经历了发展、徘徊、危困再到建市后快速发展的过程。特别是2000年后,丽水林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战略部署,调整发展思路,推进改革创新,生态林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重庆地处于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全国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大移民、大山区的特殊市情,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繁重。为维护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今年,重庆市委、市政府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了把林业作为全市发展战略,实施林业大发展大会战的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4.
《浙江林业》2011,(10):48-48,F0003
天目千重秀,林木十里深。临安市域面积3126.8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占82.3%,森林覆盖率高达76.55%。 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为临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赢得了重要的战略优势,不仅赋予临安“国家森林城市”的美誉,更为临安构建生态经济体系,走生态与经济共赢的扣谐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临安地处太湖、钱塘江两大水系的源头,其森林特别是生态公益林在流域生态保护上承载着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临安山核桃文化节精彩纷呈 山核桃是临安三宝、杭州七宝之一,山核桃文化节创办于2008年,前四届皆在杭州地区举办,今年为第五届,与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紧密结合,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6.
青海、甘肃、宁夏地处我国高寒干旱、沙化、水土流失严重的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其林改革工作十分艰苦。林改中产权到户、补贴到户的森林生态补偿政策,政府组织造林、发展自主经营的造林方式亮点突出,成效显著,其做法和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同时,还存在林改工作经费缺口大、生态补偿标准低、基层林业管理服务不足、灌木林管理立法滞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7.
以临安市山核桃产业发展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了临安山核桃产业发展中的扶持措施、存在的问题;通过山核桃产业投入产出比的计算,反映了产业发展的成果,探讨林业补贴政策对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影响,指出目前林业补贴政策的缺失。  相似文献   

8.
吕宇晶 《山西农经》2022,(22):115-118
广西地区喀斯特地形地貌居多,农业生产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系统较为脆弱,导致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风险抵抗能力较低、安全性较差。广西地区处于我国南方生态安全战略布局的丘陵地带,是保护我国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强化广西地区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广西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安全等级,对于推动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保证我国西南地区、华南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深入研究了广西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安全预警,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集体林区森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是林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自古以来,“靠山、吃山、养山”这一经济和生态的循环是林区人们生存的主要条件和希望所在,发展林业生产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令人担忧的是南方集体林区短期经济行为的普遍存在严重地制约了林业这个长周期产业的发展,加剧了森林资源危机和企业经  相似文献   

10.
乳源瑶族自治县地处广东省北部,地域辽阔,但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农民人均耕地1亩左右,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多元,属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加上大部分村民居住在崇山峻岭之中,生产生活条件极端困难。在实践科学发展过程中,乳源紧扣‘生态路与民族牌的主题,大做特做发展生态与打造民族品牌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十四五”时期民族地区面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任务。生态减贫源于以“两山”理念为根本遵循的脱贫攻坚实践,逐渐实现了生态、产业与社会的三维协调发展路径,形成了生态减贫的实践逻辑。这三个维度的失衡是实践中生态保护激励不足、生态产业质量不高、脱贫可持续不强等现实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后脱贫时代民族地区需要继续推进这三个维度的机制优化,更好地发挥生态减贫的生态、产业与社会效益,助力民族地区全面绿色转型与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2.
抚州地区红壤开发模式及评价江西省抚州师范专科学校龚美茹抚州位于江西东部,自古为农桑富庶之地,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雨量充沛,热量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全境以山地、丘陵为主,"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为其地貌轮廓。全区红壤分布极为广泛,总面积为198...  相似文献   

13.
开化县位于浙江人民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地处浙皖赣3省7县交界处,是浙江的“西大门”,也是全国17个具有全球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实施的重点区域之一,生态地理区位独特。全县共有林业用地285万亩,占县域总面积的85%,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农民收入的30%来自林业,是全省重点林区、全国重点林业县。  相似文献   

14.
王实 《农村经济》2012,(6):65-68
发展特色农业是四川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而四川省民族地区的农业优势在于特色生态农业。发挥这个优势,既是四川省民族地区未来农业的希望,也是四川省再造一个"天府之国"的希望。本文认为,四川省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既要发挥当地异常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又要借助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地的优势,做好两个"富集地"交叉结合这篇文章。基于此,从分析特色农业的特征和四川省民族地区农业功能多样性的优点开始,对四川省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可行性、两个"富集地"结合的重要意义以及劣势转为优势的现实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 四川盆中丘陵地区位于华莹山和龙泉山之间,南至长江,北抵绵阳、南部、营山一带。跨越6个地(市)42个县(区),总面积9700余万亩,有农业人口3270万人。其间丘陵起伏,田园密布,林地分散,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旱涝风雹灾害频繁,人口密度大,农村经济落后。地处长、沱二江汇合口的泸县是四川盆中丘陵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县,笔者通过对泸县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状况的调查与评价,意在阐明四川盆中丘陵地区林业发展必须走生态经济型林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周李 《浙江林业》2013,(12):14-15
说起山核桃,很多人都会联想到我国最重要的山核桃主产地临安,而对于临安山核桃农来说,他们能够联想到的还有一位林业科技推广专家——黄坚钦。黄坚钦,浙江农林大学教授、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山核桃技术研究与推广专家,长期从事着山核桃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2012年的调研使他重新思考了林业技术推广模式,对现在的林业技术推广有了新的认识。从理论上说,2012年是山核桃的"大年",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在我国即将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时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不失时机地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我们党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重大决策,它将对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又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这为加快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丽水市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先行地区之一,也是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在本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丽水大力探索国土空间规划支撑"两山理念转化"实践路径,从国土空间规划层面研究解决生态地区"散""弱""贫"的发展困境,在以更高效规划管理机制保障"两山理念转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中的关键点和切入点。朱钅容基总理在考察西部地区的环境发展问题时明确指出:“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全面系统工程,要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第一要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到突出位置,要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林工程与水土流失治理”。  相似文献   

20.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发展林业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加快林业产业建设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翼。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构成了现代林业建设的整体,两大体系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发展林业产业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林业产业的支持,林业就不能全面协调发展,也难于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贸易壁垒,关税壁垒的相应排除,我国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不仅变成现实,而且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关注和接受。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是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全面协调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生产发展,生活富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