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何谓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中外学术界有多种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认为,凡是能够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集团、周边的社会成员等;二是认为,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该定义排除了政府、社会组织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与企业没有直接关系的利益相关者;三是认为,凡是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的人或团体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笔者 相似文献
2.
如何构建社会责任基础的社会目标一直是财务管理领域一个重要的议题,文章首先回顾了有关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目标的相关文献并对其主要观点进行评述,然后对两者关系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构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社会责任目标是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最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不同,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目标与西方企业并不完全相同;本文首先回顾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然后论证了当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应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 相似文献
4.
从相关者利益透视财务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经营目标与其产权关系和产权结构有着必然的联系。当社会崇尚某一产权主体利益,或企业利益偏好转移时,这个目标就表现为不同产权主体的利益要求。一、企业财务目标的不确定性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所有权只是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即不同的经营状态与宏观经济背景下,企业所有权的归属会不一样。相应地,企业目标、财务目标也会有所变动。当企业所有权由经理层支配时,企业目标会被定义为相关者利益约束下的经理层利益最大化。相应地,财务目标追求产值最大化,以配合企业扩张的需要。当企业所有权由物质资本所有者控制时,经营者与所有者这一… 相似文献
5.
企业财务服务的对象是利益相关者,因此企业财务的核心竞争力也应当是面向利益相关者的。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企业财务并非不可替代,但相对于其他竞争者,企业财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内隐性"、战略性和价值创造性。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客体是企业价值,企业财务应当以人才和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价值发现能力、核心资源整合能力及核心价值实现能力。 相似文献
6.
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目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及系统科学的视角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观点,理论基础来源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它摒弃了传统财务目标研究中单目标函数的思维方式,转而从多目标函数的角度来考虑,并注重以实务为导向,因而与具有明显经济学特征的传统财务目标观点在研究方法及思维方式上有着很大差异。本文从概念的界定入手,指出当前对于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目标认识上的一些偏差,并运用耗散结构论与协同学作为分析的框架与工具,通过对经理可协调与不可协调冲突的分析,得出应采用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公司财务目标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8.
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当前学者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上。本文分析其优缺点,并分别进行评价,最后对财务管理目标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9.
10.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管理当局应把其理财目标指向顾客、供应商、政府和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要求,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且得到持续发展.本文分析我国企业以利益者相关者最大化为财务目标的重要性,构建利益相关者合作模式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从外部利益相关者合作模式和内部利益相关者合作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构建,采取有利于满足内外部利益相关者需求的行动,制定和选取合理恰当、积极有效的财务管理目标,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金融监管的目标不在于金融稳定本身,而在于金融稳定基础上的金融效率.本文通过对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内涵的界定,运用成本一收益的分析方法,对金融监管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对比,由此判断金融监管效率的水平与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成本、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显现出巨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支持农村金融改革不仅仅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更是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结构调整的需要。本文对我国目前农村金融现状及国有商业银行服务农村金融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改革中的定位进行阐述,在充分调查分析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对国有商业银行支持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进措施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融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出发,根据利益相关者的理论框架,提出以股东、员工、消费者、政府为利益相关者的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运用极值标准化处理原始数据和层次分析法设置权重.并通过对我国上市的14家银行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了金融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基本上证实了金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高财务绩效等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14.
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相关比率有提高的趋势;金融相关比率达到一定的发展阶段该比率将趋于稳定.这两个结论只是一种经验的判断,戈德史密斯并没有进行数理的论证.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探索性地推导了金融相关比率的上界极值和收敛值,证明了戈德斯密斯的两点结论,提出了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阶段性;(2)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我国金融相关比率受货币化比率和金融中介比率影响较大,而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对金融相关比率影响较弱;(3)对中国的金融相关比率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并对我国长期的金融相关比率进行了预测.作者认为金融管理者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调控货币化比率和金融中介比率,间接调控金融相关比率,来选择我国金融发展的稳定路径. 相似文献
15.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和内容。本文分析了中国金融中介增长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认为,中国的金融制度安排是内生于转轨时期政府为给予利益受损集团以利益补偿的政府意愿,导致了金融中介的信贷配置具有明显的国有企业和城市化倾向,以及农村金融资源的外流。这将会通过作用于城乡资本积累差异,导致农村信贷约束,以及城市就业岗位的创造等多种渠道影响到农业劳动力转移。我们以各省1996-200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它因素后,中国金融中介增长显著地制约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各国经济复苏发展,企业为了在市场发展中占领战略先机,纷纷通过兼并、重组来扩大市场规模,因此在并购过程中的付出成本成为企业管理层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论文试图从企业的战略发展角度出发,剖析企业的并购成本,分析成本对企业并购产生的战略效益,针对战略发展的需要提出减少企业并购成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金融集聚的内在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集聚作为产业集聚的伴随物,随着产业集聚的形成而发展;金融本身的高流动性加速了金融集聚;金融成长至高级阶段成为经济主导与核心,其对经济的主导性促进了金融集聚。从空间经济学及相关的视角来看,集聚的空间外在性是金融集聚形成的基础;不对称信息与默示信息所要求的金融主体的空间邻近促使金融集聚的形成;金融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促使金融集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秦凤鸣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8):32-34
自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在1973年提出金融深化理论后的30年中,西方许多经济学家对金融自由化的利益倍加关注,并进行了激烈的论战。这些争论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金融自由化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自由化是相对的,过度开放和过度压抑同样都是有害的;金融自由化的后果可以是双重的,有些作用是相互抵消的;金融自由化与危机有关,但后并非前的必然结果。以金融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否认金融全球化的效率和结果是一种偏见。 相似文献
19.
段海英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7):5-8
财政赤字风险将引起收入分配不公 ,降低资本的效率和减少储蓄 ,危害物价稳定 ,引起各经济主体对赤字的路径依赖并损害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但财政赤字也会带来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风险收益。评价和选择财政赤字政策时 ,必须比较赤字的风险收益和风险损失 ,以获取财政赤字风险净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论财务分析评价体系的改进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成败依赖于科学的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而正确的财务分析是决策的前提。本文从现有财务分析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