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胡松  罗辉 《当代经济》2009,(18):164-165
电子政务作为政府发展的重要载体,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也在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迄今为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本文对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形式主义"进行了分析,通过实例对它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期对以后我国的电子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治理现代化的维度以及当前政府治理能力工作的新要求,根据最新的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对当前亚欧各国及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实践进行分析,并指出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短板.从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角度,针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连国华 《发展研究》2012,(6):113-116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又进八到一个新阶段,面对社会发展和政府改革,本文从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和技术的介绍,从技术和政府体制改革相结合的角度,总结和介绍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技术和建设方案,同啦足中国国情,重点探讨如何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问题。提出了电子政务不仅为政府执政和体制改革提供技术保障,而且电子政务也改变了转换了社会和政府的关系,并创新了新时期政府执政方式的命题。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并针对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紧迫问题提出了意见,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希望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这个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2003年被普遍认为是电子政务建设年,到了2004年,电子政务建设发展重点是与政府管理改革创新结合更加紧密的一年.因此,政府由管理到服务的改革创新的方向和速度开始对电子政务建设、尤其是应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结合这一发展重点,中国应该积极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而内地借鉴香港特区是最为便利也是最为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已经从单纯的业务办公的支撑工具,逐步成为提升执政能力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手段,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层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是一个横向连接县党委、县人大、县政协以及其它县级局机关,纵向连接各乡、镇、街道办,并向下延伸至行政村、社区的三级网络系统.如何更好地加快基层政府电子政务的推广与管理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特征大体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部署已经完成;二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越来越明确;三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整体思路越来越清晰;四是对电子政务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五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成效也越来越突出。由于电子政务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必然要受到国家管理体制、管理模式、政府运行机制的影响,也会带上浓重的本国文化色彩。2007年,建设和谐电子政务将成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旋律,将呈现出十个方面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子政务建设是我国信息化工作的突破口,是建设电子政府的必由之路,所以建设电子化政府首先要加快电子政务的建设步伐。电子政务建设在我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几个关键的制约因素,我们必须有的放矢加以解决,才能促进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来看,电子政务提高办公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善公众服务,提升政府形象的功能能否有效实现,关键在于电子政务信息能否共享。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政府机构拥有3000多个大型数据库,拥有的信息量占社会信息资源总量的80%。然而,长期以来政府体系一直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电子政务信息的共享程度低,这一状况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因此,研究如何实现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对于推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訾凌寒  顾文容 《经济研究导刊》2013,(20):226-227,230
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政府管理公共事务中的应用,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等一些全新的概念也很快产生。政府网站作为政府运用信息化手段管理政府和提供服务的重要窗口,贯穿于电子政务建设始终,是电子政务的核心。随着地方政府门户网站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其进行绩效评估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必然。在立足于对我国地方门户网站的绩效评估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阐述我国地方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的起源,分析其现状,找出其问题和不足所在,探讨出改善我国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的路径,以期能对当下地方政府建设门户网站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辛玲  李灿 《经济师》2006,(12):66-66,76
电子政务评价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监测和指导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政府信息化应用水平、电子政务组织建设水平及电子政务效果四个方面构建了电子政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电子政务进行准确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1.
首先界定了电子政务跨越式发展的含义,着重讨论了中国电子政务适合走跨越式发展道路的依据,提出了中国电子政务跨越式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电子政务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会和其它子系统进行持续不断的能量交换,以保持自身的动态平衡。基于生态环境视角,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制约电子政务发展的各种因素,为我国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寻找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申静  秦莽 《技术经济》2008,27(7):66-69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然后剖析了网格技术在我国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实践情况,据此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电子政务更好地应用网格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Environmental E-gover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gress of uni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building the environment-friendly-socie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E-government and government func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o develop environmental E-government can better the executive a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to manage the environment and serve the public. It can realize the over-all covering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beyond time and space. Also, it can enhance the mutual action between the society and the government,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overnment to manage the environment as well.  相似文献   

15.
刘杨  吕枫 《经济研究导刊》2011,(30):235-237
近年来,中国电子政务GIS的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的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为不同层次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提供了地理空间数据支持。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离不开地理空间信息和以GIS为代表的3S技术的支撑,GIS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形成了电子政务GIS的专门研究和应用领域。主要分析了当今电子政务的发展特点以及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空间数据挖掘和网络构建等新技术,对电子政务的建设、组织、管理进行探讨,并对推进电子政务的给予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行政生态学为理论根据,以我国地级城市为研究样本,通过收集现存统计数据的方法对行政环境与政府门户网站绩效二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级城市行政环境对政府门户网站绩效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从行政生态学角度探索电子政务发展的潜在规则,研究结果为营造有利于我国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实施电子政务运行环境的主要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电子政务的建设热潮目前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本文作者认为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发展电子政务还存在许多运行环境上的障碍,不予清除就达不到我们的预期目标。为此,作者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养老保险转制中的困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伟  贾巍 《经济与管理》2005,19(2):8-10
为了应对老龄化的挑战,中国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在转制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困境,理性剖析,明确价值取 向,界定政府的责任,以实现中国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调控上的博弈色彩越来越浓,中央政府"地根"调控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均衡有序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其决策是符合全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的.但是,作为具有"经济人"思维的地方政府,也有与中央政府利益不一致的地方.研究发现,由于中央对地方政府在土地调控中的投机行为不可能百分之百查处,加之官员任期存在阶段性,现有的成本收益布局决定了地方政府会在土地调控中采取欺骗行为,造成中央土地调控政策的梗阻.制度创新、GPS等技术手段的运用等改变成本收益布局的措施,将有利于减少地方政府的投机行为,增强中央宏观调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利益关系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有着不同的利益,利益关系成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问题,两者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地方经济增长问题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许多新的利益集团和利益群体。地方政府为了显示政绩,与利益集团联盟,在经济上为GDP和利税进行竞争,在政治上为晋升而竞争。为了改变地方政府从辖区利益出发解释和执行中央宏观经济政策的现象,我们有必要从制度上创新,构建和谐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