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逸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按目前通行的分类方法,乡村旅游主要分为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景点三个基本类型。休闲观光园区是一种农村产业新业态和生态旅游新类型,现正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从国内外的探索和实践看,发展休闲观光园区是农旅结合、城乡统筹的重要载体,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内容,扩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无论是作为休闲度假和产业融合的重要产品,还是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园区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目前已成为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荥阳市在做好农业开发工作的同时,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因荥阳市的休闲观光农业刚刚起步,其经营方式还在探索,发展模式还不够丰富。  相似文献   

3.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发展改革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改革成人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安庆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市,2005年末全市共有乡村人口512万人,农村劳动力达306万人。农村劳动力过剩,人力资源闲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就业、制约了农民增收。近年来,安庆市劳务输出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统筹城乡发展,将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来抓,使得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已逐步形成规模,并渐趋稳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宜昌市现有农村人口272万人,农村劳动力147.52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98万人,人均耕地1.5亩。面对增收致富任务和人多田地少的现实,宜昌市把组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提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来抓,深入展开了一场农村富余劳力向非农业发展、向非农村转移、向非农民转变的持久战,解决农村劳动力供需矛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并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新格局。2004年底,全市在外务工就业的农民为25.93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17.6%,实现劳务输出收入15.58亿元。  相似文献   

6.
《中国乡镇企业》2014,(11):48-55
一、新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新政办发[2010]21号文件,明确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局承担休闲观光农业指导服务职能。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部署,我局切实履行职能,以繁荣农村经济、带动农牧民就业增收和推进农牧业现代化为目标,以科学制定规划、落实扶持政策、典型示范创建等工作为切入点,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全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对做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伟 《活力》2007,(1):55-55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现象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种必然趋势,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已是历史的必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已被国外经济的发展所证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的提高,剩余劳动力数量急剧增多。据调查,我国农村常年剩余劳动力大约可占农业总劳动力的45%左右,有近1.7亿人,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开辟了多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农民的增收效果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当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诸多问题,并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指出,要引导乡镇企业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实现健康发展,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结合广西实际强调,发展乡镇企业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是加强地方财源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因此,各级党委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措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促进农民增收、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全省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万人,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6个月以上共计2047万人,约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平均年递增6.6%。2009年,农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为2497元,同比增加233元,增长103%,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达48.8%,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广阔空间和重要动力,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都市型观光农业是一种特殊的农业形态,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一产三产化”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的心情日渐迫切,都市型观光农业对都市居民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都市型观光农业的涵义及发展阶段,分析了滨城区都市型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为滨城区发展都市型观光农业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程殿洪  陈世娟 《活力》2010,(14):186-186
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已超过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2.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种夏 《中国就业》2006,(10):21-22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在全县47.2万农业人口中,有农村适龄劳动力27.47万人,富余劳动力11.7万人。在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过程中,济阳县坚持“内转”与“外移”相结合,有组织、有培训、有保障地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走出了一条由简单的劳务输出到劳务产业进而形成劳务经济的新路子,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今年以来,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余人次,累计达到13.3万人次,其中有组织地转移9万余人次;全县劳务经济年均收入达9.46亿元,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乡镇企业的现状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乡镇人口近80%,农民就业、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托就是乡镇企业。到2007年,我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5090万人,占农村劳动方总数的29.13%,比1978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极大地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优化了农村劳动力结构,同时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条件,加快了农民致富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资讯点击     
《中国就业》2014,(9):15-15
关键词: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专业化要实现全年农民收入增长7.5茗以上的目标,还要有针对性地挖掘外部增收空间。要加快农村劳动力分化,促进农村劳动力专业化,转变吸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方式,让更多农民融入城镇。此外,加快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也能有效拓展农业外郎增收空间。——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  相似文献   

16.
王琪  陈莉  史维学 《活力》2010,(4):I0002-I0002
2010年,五大连池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办公室将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思想认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以“全民创业是经济发展之基、农民就业之本、农村崛起之途、农业和谐之策”的理念,大力开展培育壮大农村市场主体、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扶持农民创业大户。坚持以农村产业大户带动农民就业创业、以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弘扬农民创业精神、培育产业创业主体、拓展农村创业空间、加强农民创业服务为重点,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业活力,为把五大连池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独具魅力和商机的“矿泉旅游名城,休闲养生之都”而努力。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近年来,泰宁梅口乡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目前,梅口乡共拥有“农家乐”家庭旅馆68家、旅游餐厅10家,并发展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涉及企业6家,投入经营水上摩托伞降、水上高尔夫等运动项目和“茶一梅一桃”等观光休闲农业。2012年,梅口乡共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0万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近6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00个,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600余人次,以休闲农业旅游为主导的旅游经济已初具规模。2012年12月17日,泰宁县梅15乡被省农业厅评为2012年度“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乡镇”。  相似文献   

18.
临漳县辖14个乡镇425个行政村,总面积744平方公里,总人口59.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78万人,是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近年来,为促进农民增收,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劳务输出和向非农产业转移作为一大富民产业来抓,按照“党委政府推动、劳动就业牵头、部门协调联动、社会齐抓共管、政策措施驱动,强化培训带动”的工作思路,围绕扩大劳务输出和向非农产业转移,全面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截至目前,已实现外输和向非农产业转移9.6万人,占农村富余劳动11万人的87.2%,劳务收入达5.7亿元,占全县GDP经济总量三分之一,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使已有的农村劳动力更加过剩,解决农村劳动力出路是今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所在。就业是民生之本、增收之源,必须把农民就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农村人口数量巨大,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数量。因此,要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展农民的就业空间,发挥城镇化在扩大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休闲观光农业的概述和意义 休闲观光农业是为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而开展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农业。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习、品、考、书、画、摄、购的现代新型农业经营形态,是旅游与农业之间交叉性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