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济润 《经济问题》1991,(6):40-41,59
目前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不断沉淀,既增加了自身经营活动的风险,又加剧了农村信贷资金的供求矛盾,阻碍着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信贷资金沉淀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导致信贷资金沉淀的根本原因是掌握信贷权的基层信用社信贷员基本素质差。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和意见。 一、信贷员素质低是造成贷款沉淀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力量日益扩大,一方面经营货  相似文献   

2.
张济润 《经济师》1993,(5):42-42
<正>目前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不断沉淀,既增加了自身经营活动的风险,又加剧了农村信贷资金的供求矛盾,阻碍着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信贷资金沉淀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导致信贷资金沉淀的根本原因是掌握信贷权的基层信用社信贷员基本素质差。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和意见。 一、信贷员素质低是造成贷款沉淀的主要原因 1、缺乏正确的政治思想。现在农村信用社推进主任责任制,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各项具体任务逐级得到了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虽然也在责任制中,但  相似文献   

3.
<正> 今年是质量、品种、效益年,银行要提高经济效益,首先要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因为信贷资金使用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银行的经济效益乃至社会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已追在眉睫,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优化贷款投向,调整信贷结构。第一,贷款向大中型企业倾斜。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大中型骨干  相似文献   

4.
<正>执法监察是行政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能和主要手段。而信贷业务执法监察,是指对银行依据信贷资金运动规律和国家的经济方针、金融政策、信贷营运情况的有效性实施的执法行为,以达到加强信贷人员廉洁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信贷执法监察,也是金融纪检、监察部门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任务。 据笔者调查剖析,当前,直接导致信贷资金运行阻滞和效益低弱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人为因素。一是地方党政的压力,形成奉命贷款;二是个人权力过分集中,产生以权谋私的风险贷款;三是个别信贷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以贷谋私,造成违章、建纪贷款;四是“三查”制度执行不严,盲目贷款;五是贷款发放风险与个人经济利益挂勾不紧,考核不严形成渎职贷款。 以上五个薄弱环节的存在,构成了羁绊信贷资金正常运行的风险,也决定了执法监察工作渗透到信贷业务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广受关注,但有关信贷结构对农村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笔者基于协整理论,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信贷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信贷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以乡镇企业贷款表示的农村信贷投向结构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以农村信用社贷款为衡量指标的农村信贷主体结构限制了农村经济增长.从农村信贷资金投向和主体结构两个方面完善农村信贷市场,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城市信用社按照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改进贷款方式,完善信贷制度,提高信贷资金效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贷款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贷款管理内控机制不健全城市信用社是伴随...  相似文献   

7.
(一)推进信贷机制的改革。我国银行信贷机制从实质看还是供给制。它是产品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不注重资金使用效益的。经济体制由产值经济转化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信贷资金商品化,当然要求信贷机制也要发生根本变化,实行信贷资金的僻贷制。由于信贷资金供给制的存在,会支撑低效,无效甚或亏损企业的继续运行,助长仓业重产值轻效益,保护产值经济的延续,助长了信贷资金的非商品性。而信贷资金借贷制的实行,使得银行在掌握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后,根据企业还本付息能力决定贷与不贷及贷多贷少、贷款期限等问题,这样可以促使信贷资金的商品化,促进产值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正>1.金融业务竞争,加大了农行经营难度。首先是各家金融机构开展竞争,业务相互渗透,营业网点交叉。其次是随着资金市场化向前推进,农村单一的以农行、信用社为主要融资渠道将被多种成份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所取代。如乡镇企业集资、发行债券、股票、农村互助基金、民间高利借贷等。 2.信贷管理不适应。经营机制不健全,贷款缺乏科学管理,形成贷款风险;行政干预和信贷决策者以权代制,命令式货款造成贷款风险。同时,信贷资金“供给制”、“大锅饭”,使得企业对农行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出现了短期资金长期化、长期资金固定化、信贷资金财政化的不正常现象,使资金紧缺的矛盾愈来愈显得突出。  相似文献   

9.
来稿摘登     
对农村信用社来说,贷款是最主要的债权,贷款有风险、有沉淀是客观存在的,也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尽管各地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终未能遏制不良债权这一局面。据调查,河北省故城县24家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为19069万元,非正常贷款就达9801万元。不良债权的高比例占压,不仅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正常经营,也暴露了农村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不良债权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经营管理滞后,效益不佳,造成信用社贷款有借无还;二是信用关系扭曲变型,信用社与贷款户之间的正常信用关系尚未建立起来;三是信贷约束乏力;四是政府行为拉动,行政干预过  相似文献   

10.
当前,要把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要充分发挥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纽带作用。要进一步明确农村信用社的宗旨,端正经营思想,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方向,积极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特别要明确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落实风险责任,使之既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能有效地规避金融风险。目前,信贷资产质量低下,贷款呆账、呆滞十分严重,影响信贷资金的周转,信贷资产质量已成为农村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解决不良债权、债务、优化农村信用社贷款存量,加强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压缩逾期贷款,要根据不同的形成原因区别对待,分层次、分步骤、有计划、有组织地清收逾期贷款。要从多方面入手,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1.
崔建梅 《经济师》2004,(2):272-272
目前 ,农村信用社的主要经营目标是如何降低不良贷款 ,提高资产质量 ,降低金融风险。而改善信用社的经营环境 ,提高农村信用社管理水平 ,是农村信用社的当务之急。为了既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又有利于信用社的信贷管理 ,防止风险贷款的增长 ,农村信用社在发放贷款时就有必要对所支持企业、农户的生产项目、信用程度、发展前景等进行传统的产前、产中、产后“三查” ,以保证贷款的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在此同时 ,为防不测 ,还必须考虑到一旦发生风险所要采取补救的有效方法 ,避免信用社的资产损失 ,为此 ,本文对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  相似文献   

12.
邱林华 《经济师》2000,(10):182-183
江苏省如东县农村信用合作社于 1985年末与农行脱离了行政隶属关系。在短短的几年中 ,全县信用社系统内抓管理 ,外树形象 ,通过全体员工的艰苦努力和奋力拼搏 ,各项业务经营得到了迅猛发展 ,存、贷款余额逐年大幅度递增。到 6月末 ,全县各项存款余额达 19.89亿元 ,贷款余额 13.96亿元 ,存贷款余额一直名列全县各金融机构之首 ,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调整 ,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今年上半年 ,全县信用社系统以业务经营为中心 ,大力组织资金 ,进一步加大了支农力度 ,注重信贷的有效投入。其主要做法是 :一、树立“…  相似文献   

13.
曾瑞  李世瑛 《当代经济科学》1992,14(2):92-92,37
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要求的信贷管理机制,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改善银行自身管理外,还需要有财政、企业、政府等诸方配合,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同步,从目前讲先抓如下: 1.专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以控制信贷规模,盘活存量。专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可以使经营行处以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使存、贷款之间保持一个正常的比例,这样有利于控制信贷总规模。在存款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驱使经营行处提高搞活存量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信贷资金质量,增强银行信贷管理的自我约束力,增强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动性、效益性和安全性,避免和减少风险贷款的形成,同时也通过此约束传导企业压缩不合理的资金占用,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4.
1、村级信用站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性质,并成为联结信用社与农民感情的桥梁和纽带。河南省方城县从1958年至1968年实现村村建站。当时作为人民银行和信用社的下设支农机构,为解决农民的生产、生活困难,支持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农民、农业、农村扩大生产,发展经济的靠山。通过数十年业务实践的锻炼考验,他们知农、懂农、熟悉农村信贷工作,这支队伍一直活跃在农村金融第一线,走村串户吸收存款,协同信用社信贷人员调查发放贷款,参与评估论证的种、养、加等各种农业生产项目贷款…  相似文献   

15.
文运廉 《经济师》2001,(1):122-123
信贷风险是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农村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日益临近、经济金融全球化影响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从农村信用社的特点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现阶段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状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采取针对性的防范和化解措施,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优化信贷资产质量及防化金融风险的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一、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的成因及风险程度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信用社贷款形态的考核指标要求是:逾期贷款余额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不超过8%;呆滞贷款不超过5%;呆账贷款不超过2%。要实…  相似文献   

16.
对农村信用社防范补偿贷款风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祺 《经济师》2003,(10):32-32
农村信用社能否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健康发展 ,避免支付危机 ,关键在于信贷资产的流动性 ,在于如何加强信贷资金风险的防范与补偿。下面仅就农村信用社 (简称信用社 )贷款风险的防范与补偿 ,浅谈几点粗浅认识 :1.建立贷款风险保证金制度 ,风险由贷户与信用社共同承担。在我国 ,信用社历年形成的贷款资金损失 ,是按一定比例提取呆账准备金 ,然后核销。这种方式虽然减轻了信用社经营包袱 ,而“不能还账或不想还账”的贷户没有任何责任 ,造成信用社“花钱买损失”、风险由信用社独担的现象 ,久而久之陷入资产风险大、资本充足率低、财务状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专业银行正向商业银行转轨。如何加固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安全防线,有效地抵制其风险,直接关系到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乃至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本文拟从信贷资金运动规律角度,研究信贷资产运动过程中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及对策。一、信贷资金运动规律马克思的“生息资本理论”不仅揭示了信贷资金的运动规律,还揭示了贷款的本质特征。即信贷资金的一般运动规律模型是GI一GZ——W——GZ’一GI’。其中GI一表示贷款本金;GZ一表示企业从银行获取的资本金;GZ’一表示GZ与其带来增值…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个“以农村常住人口户口为基础,以农户贷款使用证为依据,以信贷全过程程序化为重点,以理顺存量、优化增量、盘活总量、加强管理为核心,以支持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为目标”的新的贷款管理办法正在闻喜县信用社逐步推开,从而使沿续多年的信贷管理旧体制发生了根本变革,为全面加强信贷管理创造了良好开端。最近我们对该县推行信贷规范化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使人受益非浅。  相似文献   

19.
康修江 《经济师》2000,(1):48-48
当前,欠发达地区农行县级支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存贷比例失调,经营效益不尽人意的现象较为普遍。如何帮助欠发达地区县级支行摆脱经营困境,走出经营低谷,本人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肤浅见解。一、当前欠发达地区县级支行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1、信贷资产质量低下,贷款收息率偏低是县级农行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据笔者调查,某行1999年5月各项贷款21225万元,其中:逾期贷款4974.8万元;呆滞、呆帐贷款6170万元。两呆贷款比例29%,不良贷款占比52%,贷款收息率仅为2.24%,信贷资金的沉淀和收息率低下,…  相似文献   

20.
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已严重制约了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一农"难以支"三农"的格局.如何有效地改善经营状况,提高自身经营效益,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