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王庆民 《中国市场》2010,(22):107-108
荀子的人性论集先秦诸子人性论之大成,然他的人性论是平面的、静态的,未能在动态中、实践中去论证他的人性。本文试图以此为契机,从自然主义、人性改造论两个角度来展开对荀子人性论之偏颇的论证。  相似文献   

2.
传统人性论是王安石人性论形成的理论来源。传统伦理思想史上的人性论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苟子的性恶论、世硕的性有善有恶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论、扬雄的性善恶混论和韩愈的性情三品说。王安石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的人性论成果,形成了他的“善恶由习”的人性论。他的人性论给传统人性论注入了新的内涵,开拓了新的境界,因而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冯贞 《中国商办工业》2010,(15):285-286
韩非子的人性论思想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他的政治理论中。在他关于人性的论述中,都贯穿着一条主线:人本性是趋利避害的,并且这种本性是没有什么善恶之分的。这既是他对先秦诸子人性思想的批判继承,又是他历经人情冷暖对当时社会观察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冯贞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285-286
韩非子的人性论思想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他的政治理论中。在他关于人性的论述中,都贯穿着一条主线:人本性是趋利避害的,并且这种本性是没有什么善恶之分的。这既是他对先秦诸子人性思想的批判继承,又是他历经人情冷暖对当时社会观察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善恶之分     
荀子的人性论,其立足点是区分人性的善恶问题,并进而说明人性是如何由本能之恶,最终归之于善的。可以这样认为,荀子之所以要首先区分性与伪,是要来说明善与恶的问题,所以他讲“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性近习远说应从孔子对学生进行人格观察的教育学角度加以理解,而不是从人性论的角度去理解,但也包含有一定的人性论内容。孔子对人性的看法是现实的、辩证的。  相似文献   

7.
潘永辉 《商场现代化》2005,(27):279-279
孔子的性近习远说应从孔子对学生进行人格观察的教育学角度加以理解,而不是从人性论的角度去理解,但也包含有一定的人性论内容.孔子对人性的看法是现实的、辩证的.  相似文献   

8.
儒家思想中的“人性论”及其管理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论是管理哲学的基础。孔子、孟子、荀子是儒家的三个代表人物,他们分别坚持"性相近"、"性本善"和"性本恶"。虽然他们对于人性有不同的认识,但三者的人性论共同指向了"人性可塑"。基于他们的主张,儒家管理哲学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以人为本、德礼并行和修己安人。  相似文献   

9.
李涛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227-228
人性善恶的话题是古今中外哲学家、伦理学家争论的焦点。从价值形态来看,善恶是人性价值的正反两个方面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因素;从中西方人性论的传统发展来看,中国传统是坚信人性本善的,而西方传统则抱持人性本恶的基本信念。通过叙述中西方先哲对人性争论的焦点和对其价值取向的睽异来管窥二者对中西方治国建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骆萍 《商》2014,(44):108-109
人性论在中国伦理思想吏上占据基础地位,中国的很多问题都围绕人性问题展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苟子的“性恶论”。孟子认为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是人天生就具有的,但人性可失,所以要通过修身养性、反身内省等方法找出人本身的善良之心。所以孟子说:“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而荀子却认为人性向恶,他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的自然本性,但人性可化,所以可以通过注错习俗、进行师法之教,从而成为圣人。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虽不同,但他们却有着一致的伦理目标,就是成为圣人。  相似文献   

11.
性伪之分     
在儒学发展的历史上,一般认为苟子是所谓的“性恶”论者,以与倡导“性善”论的另一位先秦儒学大师孟子相区别。然而事实上,苟子的人性论,不只是提倡所谓的“性恶论”,它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他的人性论,是由一系列命题构成的人性论思想体系,其中心思想就是苟子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样的论述,这是苟子论述其人性论思想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2.
《商》2015,(52)
<正>在春秋战国时期,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一直存在斗争。荀子批判地继承孔子的学说并吸收道、墨、名诸家之长,形成一个体系庞大精湛的儒家社会思想体系。韩非作为荀子的学生,却成为法家社会思想的集大成者。本文通过对荀子与韩非的社会思想的梳理比较,找出在两种思想影响下提出不同社会治理手段的根本原因,并诠释"礼""法"之关系。一、论社会运行(一)论人性与社会关系荀子把人性论作为社会思想的基础,强调人性本恶。人的本性——  相似文献   

13.
注错习俗     
关于“注错习俗”的论述,是苟子人性论思想体系中又一重要的内容,所谓“注错习俗”,“注错”通常指人们的地位行业,“习俗”通常指人们的生活环境。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说明了他的“化性起伪”的人性改造论,所强调的是后天的环境在人性之陶铸与改造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说明,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贤,这些都不是人的天性所致,而是受到环境的影响,经过训练以后才养成的,因此强调了人性改造与陶铸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弗洛姆对消费异化的伦理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志伟 《消费经济》2005,21(4):73-77
弗洛姆的消费异化论建立在其人道主义总体人性论的基础之上;消费异化使人性毁灭,把人变成被动人格,扭曲人们的幸福观,并带来了生态危机;要摆脱消费异化,必须进行总体变革和道德更新。  相似文献   

15.
管理人性假设中制度制约的必要性与各种人性假设息息相关,从性恶论(X理论)、性善论(Y理论)、人性可塑论(超Y理论)出发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超Y理论貌似全面但是却不够准确,本文力图从修正的人性可塑论出发,为管理中的制度约束问题进行更为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把西方管理学不同人性假设的理论理解为人性假设理论的前进发展,尝试从人性的角度找出推动人性假设不断前进发展的矛盾。管理中的人性不仅应该理解和表述为客体而且也同样应该理解和表述为主体。在这种观点与标准下划分了讨论人的客体性的人性假设和讨论人的主体性的人性假设,最后人性假设的客体性和主体性统一于人的社会性,从人的社会性方面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的客体性与主体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与域外经验的比较,本文发现我国公司法关于董事义务的宣示性规定仅仅只是跬步之始,董事义务的理论基础、立法设计和司法干预之限度等核心问题在我国当下还有待完善,距离构建真正根植并服务于我国公司制度的董事义务法律体系还需千里之行。充盈立法规则、挖掘董事人性的多元价值支撑、发挥能动司法的规范续造功能是未来完善我国董事义务法律体系的可选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古代哲学家中,就有性善说、性恶说、性有善有恶说、性无善无恶说等等理论。其中以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最具代表性,这两种学说均对后期儒家哲学的人性论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高举天赋人性的大旗,反对中世纪将人性归结为神性的传统,宣扬人的天然平等。而他们所宣扬的天赋人性也就是永恒人性论。霍布斯就曾认为人类的原始社会状态就是战争的状态,是“人对狼的社会状态”。人天然就有自我保存、趋利避害、无休止地追求个人的利益即“求安”、“求名”、“求利”的永恒人性。所以这样的社会就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  相似文献   

20.
西尼尔认为:价值取决于效用。效用为人们的主观评价,其受稀少性制约;稀少性根源于供给阻力;供给阻力根源于生产成本。所以生产成本决定价值。仔细研读,可以看出,西尼尔的价值理论在西方价值理论的演进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试图化解萨伊体系中的矛盾。启下——不仅对约.斯.穆勒有重要影响,而且对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主观价值论和均衡价格论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其历史地位不可小觑,理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