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辽宁经济统计》2009,(7):36-37
中国信息网7月1日转载王敏的文章。作者指出,银行贷款连续呈现出“大投放,高增长”态势,导致了信贷井喷式增长,这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第一,信贷高速增长支持经济复苏不可持续。信贷井喷式增长,与政府刺激内需和减缓经济下滑密切相关。因为,政府投资项目大都是中长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2.
1997年国民经济运行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经济增长处于适度快速的增长水平,物价涨幅继续下降,为1998年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国际环境变化,1998年外贸出口增长的难度将加大;消费需求仍处于平稳增长阶段;适当加大投资力度,下决心调整投资结构,保持投资需求的适度增长,对促进1998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1998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并针对东亚金融危机,政府明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物价水平仍然较高,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前几次通货膨胀有所类似.本次通货膨胀的原因也可归结为中国传统增长模式中常出现的“两难困境”,即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政府投资,银行信贷与货币的发放难以受到控制,经济高增长的同时始终存在着高通货膨胀的风险,而高通货膨胀所带来的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反过来又挤压企业经营利润,从而降低经济增长率.可以预计的是,在货币政策作用空间有限的背景下,此次通货膨胀的压力将持续一段时间.能否处理好总量和结构、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关键取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机配合.  相似文献   

4.
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是,在当今中国,三驾马车却未能并驾齐驱:“投资”一马当先,“出口”如野马奔腾,而“消费”却被远远地抛在后面。国内普遍出现的低消费和高储蓄现象已经趋于“两极化”,过度依赖外资和外贸使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日益凸现,中国经济面临着不可持续的不平衡增长。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战略来看,扩大内需、优化投资消费结构、刺激消费需求,是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发展空间的战略举措,也是缓解国际贸易摩擦、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2005年12月,中国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表示,中国财政在今后5年将支持促进…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不在增长率,也不在通货膨胀,而在经济增长方式。中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过度依赖于出口,而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毫不客气的讲,被坊间一再提起的所谓“稳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安全的催眠药。  相似文献   

6.
《企业与市场》2006,(6):12-13
经济仍呈“高增长、低通胀”走势 由于一季度出现的经济高增长和投资强力反弹,目前许多人认为中国已经有再次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特别是央行刚刚公布了把贷款利率提升0.27个百分点,更引起了人们对政府宏观政策将转入收紧的猜测。那么中国是否真的会进入新一轮的宏观紧缩呢?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持续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这种高增长是伴随着高投资和高能耗而产生的,但是高投资、高能耗的增长是有限的,中国未来经济能否继续高速增长?这是我国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应用计量分析的方法,把我国1978年至2006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了中国经济增长对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倚赖很大,但是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依然比较乐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企业研究》2006,(10):5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近日举行的“中国企业高峰会”上表示,下半年政府将进一步加强以经济和法律为主导的宏观调控,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廖婷 《中外企业家》2009,(18):174-175
当前中国经济呈现的特征是"高储蓄、高投资、双顺差",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长期持续,在经济增长初期,经济增长有赖于储蓄的增长,但随着我国经济已进入买方市场,高储蓄率只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而在储蓄、投资双高的局面下,存在投资效率低下,储蓄不能转化为有效投资的问题,这是我国经济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通过对我国储蓄和投资内在结构的分析,对我国投资与储蓄结构,以及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来,中国正在出现一场关于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从宏观经济的走向看,一方面,经济增长与货币增长加快,经济正在走向“过热”;而另一方面,市场、物价和就业形势又仍然“趋冷”。那么,对于政府宏观调控来说,目前是否需要踩“刹车”呢?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会长王建。王建会长首先指出,1993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以来,连续8年中国经济增长走低,物价形势相应从通胀转入通缩,今年以来出现的高增长,许多人把它看成是中国经济进入又一高增长期的标志,而且许多产业领域的投资上得很猛。为此,有人担心可能出现经济过热,并提出在宏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1992年-2012年的中国教育经费投入和经济增长的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探讨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除考虑教育投资外,我们还引入了消费、企业投资、政府投资以及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过检验我们发现:相对于其他参考变量,教育投资对于经济增长有更明显的拉动作用,并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持续。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对教育投资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之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轨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高储蓄、高投资与高增长的发展历程。这种高储蓄一高投资的模式已经支撑了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这是国内外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学者得出的一个共识。然而,已有的多数研究文献表明,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以来的经济运行中,与高投资相伴随的是投资的低效率。这种投资的低效率经常性地以“过度投资“、重复建设以及大量的投资浪费等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需要战略性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我国政府实施“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取得一定成效,经济保持快速增长,通货膨胀控制在较低水平,部分过热行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但是经济仍处于高位运行的态势,投资增长总体过快,房价上涨过快,表明宏观调控尚需继续。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与宏观调控,暴露了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实施经济战略性转型。一、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新一轮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凸显出经济中的深层次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可以归结为“四高一强”。一是强政府经济。政…  相似文献   

14.
李健 《中国审计》2004,(13):68-69
2003年我国经济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济增长达9.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这标志着我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我国的经济增长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赤字经济”的色彩仍较浓,主要表现为政府直接投资和准政府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份额仍然较大,市场自主的增长机制和动力还没有完全形成。虽然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较快,但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不高。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了较快的高增长态势,去年投资增长26.7%,投资率高达42.7%。今年前两个月投…  相似文献   

15.
左小蕾 《经济界》2009,(6):7-10
受2008年四季度开始的4万亿刺激计划支撑,经济下滑已经划上休止符并呈恢复态势。2009年全年实现以投资拉动为主要动力的8%的增长目标没有悬念。不过经济运行仍存在风险因素:政府投资难以持续、大规模的信贷增长带来“通胀预期”。因此建议未来货币政策“动态微调”。  相似文献   

16.
本轮经济周期波动特征与2005年经济走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我国经济在加快结构调整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2003年和2004年GDP增长分别达到9.3%和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高达27.7%和25.8%,出现局部经济“过热”。2004年以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工业生产、投资和进出口在持续高增长后增幅均有所回落,各种价格指数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2005年是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年,投资是否会出现反弹?通货膨胀的压力是否继续存在?我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的稳定增长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结合马克思的“比例失调论”理论,选取投资-消费比例、第二、三次产业内部比例和经济增长的供给结构内部比例等三个方面对中国目前存在的社会生产劳动总量分布比例失调问题进行分析说明,指出缓和比例失调问题,预防危机的爆发,当务之急是重新科学认识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宏观调控应以矫正遭到破坏的社会劳动分布比例关系为主要目标,这样才能让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获得更持续健康平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观点     
《财务与会计》2011,(10):7-7
国土建设应取代房地产投资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点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表示,未来两到三年中国地产市场增长可能放缓,国土建设应取代房地产投资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点。本轮经济调整的好处是在中国“积攒十几年的房地产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他说,由于“钱来得快”,过去中国地方政府长期依赖土地财政,但这一状况现在必须要改变了,“这一关很痛苦,但必须过。”  相似文献   

19.
<正> 目前,中国经济“过热论”再度兴起,海内外不少学者以及包括瑞银在内的海外著名投资机构都认定,中国经济已经过热。 “过热派”举出的最新证据是,中国目前的实际投资增长速度高达30%以上,已大大超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最过热的93、94年时期,当时的实际投资增长大约才15%。其政策含意义亦非常明显,中国经济眼下的情况明摆着需要政府调控,尤其是着力控制投资最热的房地产等领域。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经济界》2012,(5):1-1
近一年来,虽然民营经济发展遇到较大困难和挑战,面临着成本上升、税费过高、融资难、招工难等问题,但依然展示出强劲生机与活力。本期“经济专论”栏目特别刊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同志在“2012中国(新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上的主旨演讲(《鼓励民间投资助推区域经济发展》。陈昌智主席指出,在当前的背景下,应当认真落实相关政策,多种举措鼓励民间投资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期“宏观经济”栏目特约了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中国经济下行趋势尚未结束》一文。文章指出,当前,决定经济下行的长期因素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中国的经济下行趋势就不会结束。目前的经济反弹,更多的是反映着政府增加投资和贷款供给的效果,对经济来说仍是外生因素,而不是内生性的需求增长。此外,本栏目还刊登了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杨先明教授《实现中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与转方式的有机结合》一文,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