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的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主要有“原罪说”、“害怕浮动论”和“中间制度消失论”。这些理论都是针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当时的现状提出的。随着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理论引起的争论可能会越来越大。汇率制度的选择应随国别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货币升值的根本原因在于实体经济因素,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是采取有一定弹性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汇率制度变迁下实际汇率水平、内外部均衡目标的实证研究发现:钉住一揽子货币制度能较好的实现内部均衡目标,经济绩效显著;相对浮动汇率制度在内部均衡目标实现方面的经济绩效不显著,却能有效的促进外部均衡目标的实现;固定汇率制度能促进内部均衡目标的实现,国内经济绩效显著,却不能有效促进外部均衡目标的实现。我国汇率制度的变迁揭示,汇率变化要与国内经济结构和市场能力相适应。当前人民币升值虽然是趋势,但要循序渐进缓步推进,给予国内经济结构和出口行业留有转型时间和空间。我国均衡汇率的逐步形成,需要实现国内经济绩效和国际经济绩效的协调同步,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间与两极汇率制度选择——趋势研究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空论",本文采用IMF官方事实分类法对147个样本国家1999~2006年的汇率制度发展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中间汇率制度并没有要消失的趋势.文章选用了13个能够反映最优货币区理论、恐浮理论、货币危机理论以及政治经济理论对汇率制度影响的典型变量,采用随机效应广义多元排序选择模型对147个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资产和负债货币替代程度(外债债务比率和事实美元化程度)的提高、实际资本开放程度的加深会提高采用两极汇率制度的概率,而货币错配的加深(国内商业银行负债美元化程度的提高)、财政盈余的增加以及历史平均实际GDP增长率的增加会提高一国采用中间汇率制度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微观基础和跨期替代形式上,考虑技术研发存在着显著的外部效应和垄断效应,将Romer内生性增长模型、Obstfeld和Rogoff粘性价格跨期模型相结合,建立一个两国模型,从技术进步视角研究汇率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结果显示:汇率制度对经济增长有一定解释能力;在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汇率制度与经济增长的联系方式不同;中国有管理的汇率制度以及现阶段实行的人民币盯住美元政策使有效劳动力、经济结构等因素更好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本文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汇率制度的选择与通货膨胀之间表现为复杂的关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考察汇率制度是否会引发金融危机,需要结合汇率制度的特征和特定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来分析。中国在钉住汇率制下保持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在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增强时仍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6.
自从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汇率制度从本质上讲是盯住美元的盯住汇率制,直到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旨在探讨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下这种汇率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及其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武 《西部金融》2009,(6):25-26
汇率制度是开放经济下非常重要的一个对外经济联系制度,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其最新的理论成果突破了传统的理论.本文对汇率制度选择的最新理论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国际汇率制度选择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宏观经济绩效是衡量与选择汇率制度的重要依据,随着汇率制度分类方法由法定分类向各种事实分类转变,需要重新审视汇率制度对宏观经济绩效影响的结论。近年来,一些文献单独使用各种事实分类法,或者混合使用事实和法定分类法,研究汇率制度对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其结论可供政策制定者参考,分析方法可供进一步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现行货币危机理论分析后 ,讨论了我国汇率制度的不足之处 ,提出了应改革我国汇率制度 ,使之更具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赵武 《全国商情》2009,(9):52-53
汇率制度是开放经济下非常重要的一个对外经济联系制度,本文通过对不同汇率制度下的经济表现的实证分析,包括汇率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基本宏观经济变量,以及比较不同汇率制度下经济调控和稳定的能力,以期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目前采取固定钉住汇率制度的原因,然后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走势对固定钉住汇率制的缺陷和管理浮动汇率制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才是我国汇率制度的最佳选择。最后笔者对我国汇率制度实现由固定向浮动转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四种汇率波动模型进行简要介绍与说明,指出中国渐进式的改革和开放决定了入世后人民币汇率的制度调整也应是渐进式的,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应实行目标区汇率制。  相似文献   

13.
汇率制度及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汇率制度适用于所有国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适合国情、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汇率制度就是好的制度。汇率的形成要坚持自主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要重视外汇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而言,当前要进一步释放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积极培育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可以促进市场机制在汇率形成中发挥作用。应积极开展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规律的研究,通过放松对即期外汇交易的限制,尝试开展外汇间衍生产品交易,逐步发展中国的外汇衍生产品市场,推动汇率形成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深入。  相似文献   

15.
一年来,人民币汇率改革总体平稳推进,但道路并不平坦。面对改革的风风雨雨,我国睿智应对外部复杂环境,并通过强化内功以保持内部稳定,从而使人民币汇率改革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向市场化转轨的理论、制度和政策框架,包括坚持以国情为主的改革思路、创新国家宏观金融管理框架组合等。这场改革,增强了中央银行的调节能力.促进了外汇市场的快速形成,提高了商业银行运营和风险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今后,人民币汇率改革,应以促进经济发展、稳定金融运行为目标,以增强基础实力和强化市场功能为取向,不断强化金融综合战略意识,以稳健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的竞争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不同决定了汇率目标区制中类型的不同。在中央银行强有力的干预下,中心汇率和目标区公开是最具吸引力的一种目标区制。其根本特性就在于其汇率形成机制的内在稳定性,从而也有望成为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中期设想。  相似文献   

17.
坚持人民币汇率不贬值 ,“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政策背景下 ,重新审视我国的汇率制度 ,改进汇率的形成机制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汇率决定理论的角度 ,剖析了我国汇率制度的缺陷及汇率形成机制缺失原因 ,探讨了当前改进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对策以及汇率制度在中长期的改革取向。  相似文献   

18.
在宏观经济学模型中,一般以一价定律为基础,且贸易品价格被设为按生产者货币定价,即汇率对进口商品的价格是完全传递的.然而已有的研究表明,不同国家之间的同种商品的价格并不满足一价定律.汇率的不完全传递所导致的支出转换效应、短期价格粘性、货币冲击会对一国的消费和产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该国的最优货币政策选择.而货币政策反过来也会对汇率传递程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货币政策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汇率制度的选择直接影响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力。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运行存在多方制约,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必须重新选择我国的汇率制度。我国现实经济条件决定了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中期目标和近期选择是建立汇率目标区,长期目标则是建立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近年来研究者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梳理:人民币汇率是否存在低估?人民币升值是否可以缓解国际收支失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怎样改革?最后作者做出了评述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