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农村经济》2010,(9):55-55
微灌地膜是在原生产聚乙烯薄膜本体上,按照微灌技术的要求,利用塑料成型原理,加工成一种薄膜覆盖的微量灌水系统,具有膜下微灌的型式。水流由毛管两侧微孔流出,遇地膜而呈线源方式湿润土壤,直接供水到作物棵间与根部,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水、气、热状况,它具有微灌和覆盖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种田的普及,农地膜在农村的用量越来越大,这些农地膜使用破损后大多废弃田间,是一个很大的浪费。近来年,塑料原料日趋紧缺,价格不断上涨。若能将这些废旧农膜收购起来,进行净化再生,即是再生塑料原料。这种再生塑料原料,可用于多种塑料制品加工,如生产硬质塑料管、仪器装置壳体、多种日用品等,用途十分广泛。另外,由于再生料价格低,市场非常畅销。一、选料选料是这项加工的第一关,选料必须选性质相同的同时还得晒干无杂质的。不具备这两点就会给以后的生产和收益带来不利因素。农地膜大多是聚乙烯、聚氯乙烯两种。1.…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目前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的原因和"白色污染"现状的分析,认为残留地膜降低了土壤的渗透性能、蓄水量和含水量,这样会严重削弱土壤的抗旱能力。同时,残留地膜又会阻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土壤中残留地膜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农作物减产。本文针对这种状况,提出了关于治理"白色污染"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1978年地膜覆盖技术从日本被引进国内以来,地膜在农业生产中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产量和效益的提高.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业生产力的飞跃。每个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地膜覆盖技术也有其负面影响的一面,因此而带来的污染问题,残留问题,既影响农作物的生产生长,也污染着农业环境,因此清楚认识农用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利与弊.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这项技术,更大限度的为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前,白色污染已成为农村环保的一大问题。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和处理,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种负面效应的污染,因为这种塑料垃圾往往是白色,故这种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大部分农村对垃圾的处理,是直接的物理处理,即掩埋。而塑料制品绝大多数在自然环境中是难以降解的,在地下几十年也不会分解掉,这种污染持续时间相当长。塑料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农民收入降低;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吞食后,容易导致动物死亡;一些农村还直接焚烧…  相似文献   

6.
一些农民朋友购买地膜时,常靠经验估算用量,其实地膜的规格不一样,不同农作物的覆盖率也不同,往往难以正确估算出该买多少地膜。为避免盲目购买,可根据地膜的密度、厚度、土地面积和覆盖率等因素来计算用量计算公式如下:G=ρPhsk  相似文献   

7.
如何确定地膜用量实行地膜覆盖栽培所需的地膜用量,由地膜比重、地膜厚度、覆盖田面积、理论覆盖率四个因素决定。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用于农作物覆盖栽培的地膜主要是聚乙烯塑料薄膜,常用的有厚度为0.15毫米左右的高膜,0.01毫米左右的线型膜,0.005—0....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地膜覆盖技术在农村不断推广运用,对提高农作物产量起了积极作用.但有5种类型的土地,不能搞地膜覆盖.1.沙土地.沙土的热容量小,地温变化大,覆盖地膜后,地温过高,在干旱严重情况下,反而造成农作物减产.2.贫瘠土地.贫瘠土地覆盖地膜后,不便于追肥,播前未施足肥料的覆盖地膜也不能增产.3.纯旱田.虽然地膜能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但在干旱的情况下,盖地膜反而不抗旱.4.重粘土质.这类土地坷垃多,整地难度大,地膜不易把土盖严实,刮风易将地膜吹开.5.杂草多的地块.杂草多的土地,春天杂  相似文献   

9.
地膜覆盖栽培这一增产技术,在我国已大面积推广多年了,其增产效果明显,已被实践证明。但人们往往只注意地膜的增产作用,却忽视了它的危害性。残留地膜的危害性就是所说的“白色污染”。残留地膜不仅给土壤带来污染,影响土地生产力,而且对牛、羊等牲畜危害也很大。残留地膜是土壤的大敌。目前生产上用的地膜是以聚乙烯为原料制成的,它是一种长碳链化合物,不易风化,在自然条件下也难以分解,每年农作物收获后,废地膜自然就残留在田间。有试验表明,如果残留地膜不及时清除,连续使用五年地膜,每亩地碎膜的残留量可能达到32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业地膜覆盖技术被广泛应用,但由于人们环保意识淡薄,没有正确的处理好使用过后的残膜,致使地膜对土壤和作物生长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本文针对农膜的危害性分析我国目前地膜危害严重的原因,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治地膜残留污染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地膜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覆膜种植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带来农作物增产、品质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如"白色污染"等。为进一步提高农田地膜回收利用的比例、减少残膜对生态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对地膜覆盖大省——河北、内蒙古、四川的地膜使用及回收再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方法]文章从地膜使用情况、地膜残留、地膜回收、农户认知程度等角度分析典型地区的地膜使用及回收、区域性的补贴情况等。[结果]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目前存在新国标地膜市场占比不高、地膜回收利用产业市场化运行难度大、农户购买国标地膜和主动回收地膜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结论]为加强地膜回收、推进地膜污染治理,需要从源头控制,加强全程监管。据此提出加强地膜市场监管、探索回收补贴政策、拓展媒介宣传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要及时搂收废旧地膜项云田地膜栽培在农村广泛应用取得了十分可喜的经济效益。但塑料地膜、农膜不能自行腐烂,它在地里由于风化破碎和耕作,变成小碎块混在土壤中,不仅影响植物根系生长发育,还造成"白色污染",对农业发展危害极大。而农民一般习惯于春耕播种前再到田...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聚乙烯保温地膜最近在吉林省辽源市问世。 这种新型聚乙烯保温地膜是在聚乙烯树脂中添加保温材料,经挤出吹塑制成。关键技术为保温材料的活化和均匀分散及地膜生产工艺。它通过添加保温材料,能使薄膜具有阻隔红外  相似文献   

14.
《农民科技培训》2006,(9):33-33
地膜机械覆盖技术是指农作物铺膜作业采用机械来完成的一项机械化作业技术,即采用铺膜机实施地膜机械化覆膜作业的一项农机化作业新技术。机械化覆膜较传统人工铺膜有着显著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常规计算法和全要素生产率计算法,对地膜栽培四个因素在粮食生产中的贡献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栽培技术最高为49.81%,其次是资金投入占24.48%,而劳力投入和面积增加均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国内信息     
《上海农村经济》2004,(7):46-47
夏粮生产扭转连续4年减产局面今年全国夏收小麦增产25亿公斤 我国夏粮生产扭转了自2000年以来连续4年减产的局面,今年全国夏收小麦亩产比去年提高10公斤以上,总产增加25亿公斤左右,产量增长幅度约3%。占夏粮90%的夏收小麦增产,意味着夏粮丰收大局已定。 上述结果是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列全国小麦种植面积、长势、土壤墒情和单产进行多次监测和估  相似文献   

17.
经田间试验观测,进行大培土后行沟覆盖地膜处理的甘蔗平均每株有青叶6片,比不盖膜(对照)4.4片多1.6片,多36.36%;株高增长22cm,单茎重增0.07kg,蔗茎产量亩增产370.5kg。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大培土后行沟覆盖地膜可起到一定的抗旱保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客观了解黄淮海蔬菜主产区露地蔬菜地膜使用、回收和残留情况。[方法]文章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安徽省和县、河南省扶沟县、山东省寿光市和天津市武清区等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并采用样方法开展土壤地膜残留试验研究。[结果] 4个县(市/区)地膜使用量相差较大,从大到小依次为:寿光市>武清区>扶沟县>和县;覆膜厚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占比较低;地膜回收率相差较大,武清区、寿光市地膜回收理想,分别达到100%和97.16%,和县为71.15%,扶沟县最低,为34.13%;回收的地膜处置方式相似,主要是填埋或废弃;和县、扶沟县和寿光市地膜平均残留量分别为18.10、3.31和1.39 kg/hm2。[结论]黄淮海蔬菜主产区的地膜使用量较大,覆膜厚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占比较低,地膜回收率差异大,一些地区回收率不高,回收的地膜以填埋或废弃为主要处置方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地膜残留问题。为加强地膜回收利用和降低残膜污染,需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农户配合的源头控制、过程管控、末端循环利用等全过程管控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一种取代传统地膜并可有效防止白色污染的液体地膜,能通过常规农用喷雾器均匀喷洒于农田、苗床和叶片上,可抑止水分蒸发,这一新型地膜上市,将为农民有效的节约用水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20.
【小麦】1.世界小麦连续第五年减产根据美国农业部2002年12月份预测数据,2002年世界小麦产量为5.6872亿吨,较2001年下降2%,这是世界小麦产量自1998年以来连续第五年减少。2002年世界小麦单产和收获面积均较2001年有所降低,但同前几年的减产情况有所不同。前几年主要是因为国际市场小麦过剩,价格低迷,美国、中国等主要小麦生产国主动调减了小麦播种面积。而2002年世界小麦减产主要是因为天气因素。2002年出现的严重干旱,使得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小麦产量大幅减少,美国小麦还受到了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