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红 《商业科技》2014,(22):144-144
本文主要简单的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力就业的关系,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来探讨促进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力就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以改善我国劳动力就业困境,提高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益。据此,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从需求出发,我们不难引申出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大关键要素,同样,对劳动力、资本、土地以及创新的分析是研究供给侧不可或缺的前提。在劳动力总量无法继续增加的大背景下,通过调整劳动生产率来改善供给侧的劳动要素势在必行。本文以劳动力要素为主线,分析其存在的重要意义并探讨如何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劳动关系的治理体制、法制保障来促进供给侧改革的顺利推进。最后对改革浪潮中的大学生就业劳动力群体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广东省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且劳动生产率变动往往先于GDP的变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既可推动经济总量增长,又能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提高:经济增长虽不能由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决定性地解释,但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对广东省经济增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推动作用已逐步减弱,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带动作用已明显增强:广东省应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以促进就业.实现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中存在着高增长与低就业并存的现象.从宏观总量的角度看,消费需求较投资需求具有更高的就业提高作用,且长期最终消费支出的就业弹性要高于资本形成总额,这种现象主要源于经济增长方式对投资需求的依赖.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缺陷在于经济增长依赖投资需求,但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却大于投资需求.正是这种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陷阱,导致经济需求无法持续提供就业需求,从而在长期形成高增长与低就业并存的局面.为改变这种高增长与低就业并存的增长方式,从政策层面来看,应该考虑的是采用更高工资水平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提高最终消费需求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而形成新的就业需求.提高普通职工工资水平,在短期内可能形成对利润的挤出,但是从长期来看,必将形成收入分配差异的优化,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且形成持续的就业需求,在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保持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特点是:劳动力供给潜力呈现下降趋势;社会抚养负担较重;人口老龄化进程较快;存在虚假的人口红利。选择实际就业人员作为劳动力投入、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资金投入,与经济增长一起构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定量分析表明,黑龙江省劳动力的产出弹性远远高于资本的产出弹性,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增加劳动投入或将对黑龙江省经济复苏带来较大助益。为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经济增长,黑龙江省应重视劳动力资源外流问题,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养老产业。  相似文献   

6.
<正>一、人口数量的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人口增长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当前我国劳动力人数增长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劳动力人数增长速度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呈反比关系,我国的大部分生产部门对新劳动力投入的吸纳度较小,有的部门甚至不需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影响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城镇就业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能拉动城镇就业提高0.1862个百分点,原因在于近几年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增长。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就业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因果关系,原因在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过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以及农村居民劳动时间弹性较大。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城镇就业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能拉动城镇就业提高0.1862个百分点,原因在于近几年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增长。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就业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因果关系,原因在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过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以及农村居民劳动时间弹性较大。  相似文献   

9.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严峻考验。在持续增长的固定产资投资中,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显现弊端。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中,出口低迷,投资不可持续情况下,后危机时代我国必然选择扩大内需的经济增长模式。本文通过对我国出口导向型及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当前困境的深入剖析下,认识扩大内需必然性,在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等提出几点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对劳动就业的一些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劳动力市场既存在着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所共有的特点,又存在着计划经济时期残存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严重影响我国劳动就业态势。结合现代劳动经济学中的若干就业理论和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劳动就业的政蓑制定应遵循就业政策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一致,坚持效率优先和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并注重以促进投资的增长政策为主来促进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加速市场化改革进程,改革不利于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体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