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郭菁 《四川会计》2001,(11):46-47
1993年我国证监会颁布实施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首次规定了上市公司应当披露中期报告,此后一直都由证监会强制上市公司披露中期报告。2001年4月6日,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3号———季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我国才有了第一份自愿披露的中期报告———2001年4月25日上港集箱公司季度报告,随后又有25家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了第一季度报告,其中包括11家ST公司,6家PT公司。为何这26家上市公司会自愿披露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本文将进行探讨。1.代理成本。按照…  相似文献   

2.
李馨  丁岚 《四川会计》2002,(11):58-58
随着季报披露制度的实施,上市公司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这使得长期处于信息劣势的中小投资者增加了及时了解上市公司的渠道,便于他们对上市公司业绩进行贴近跟踪。但季报与别的定期报告存在较大的区别,有其自身的特点,投资者在阅读时要掌握什么要领,笔者在此作一个简要分析,以期对广大中小投资者有所帮助。1.季报有别于年报。由于季报时间跨度较短且无需审计,其内容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都较年报弱。《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3号———季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第7条规定:“公司编制季度报告无需披露完整的财务…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已经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实施,为规范上市公司季度报告的编制及信息披露行为,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3号——季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与此同时,沪深交易所也规定:在2007年4月30日前未披露季报的上市公司,交易所自5月1日起将对其股票及衍生品种实施停牌,同时对公司及相关人员予以公开谴责。截至4月底披露的所有一季度季报数据显示,上市公司业绩出现快速增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2003,(10):64-64
9月24日,上证所发出《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3年第三季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上市公司在10月31日前完成本次季报的披露工作。为避免季报披露过于集中,本次季报披露实行预约披露。上证所原则上每日安排不超过90家上市公司披露季报.  相似文献   

5.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的表现 《证券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二个月内披露中期报告,第六十六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披露年度报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3号》第三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在会计年度前3个月、9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编制季度报告,并将季度报告正文刊登于至少一种中国证监会指定的报纸上,将季度报告全文刊登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的互联网网站上。第一季度季报的披露时间不得早于上一年度年报的披露时问。  相似文献   

6.
《中国总会计师》2007,(5):18-25
上市公司2007年第一季度的季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截至四月底披露的所有一季报数据显示,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了快速增长。剔除2006年之后上市公司,1349家公司净利润总额与2006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长了93.61%。  相似文献   

7.
我国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提出信息披露的要求由来已久,2000年1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中就提出,公司管理层应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估,注册会计师指出以上“三性”存在重大缺陷的,应予以披露并说明改进措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先后发布了内部控制信息...  相似文献   

8.
姜毅  赵凌琦 《四川会计》2002,(11):16-16
截止4月31日法定披露日为止,沪深两市共有1173家公司公布了年报,这些公司2001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6.41%,净利润同比下降21.71%;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136元,比上年同期的0.2025元下降32.84%;沪深两市共有151家上市公司披露业绩亏损,比200年的98家增加了55%,其中88家是亏损一族里的新成员。上市公司业绩整体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国家若干新会计政策的全面实施是上市公司200年度业绩数据呈现新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着重以《企业会计制度》、一系列《企业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于2014年12月25日发布实施《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本文介绍了《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的修订背景,并对《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的主要修订内容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提出做好新《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使用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余海宗 《四川会计》2001,(10):20-21
国新近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编报分部报表。本文就分部报表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我国会计实务对分部报表的编报及信息使用者正确使用分部报表。一、编制分部报表的缘由。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于1965年首次要求上市公司按照行业披露销售额和利润信息,随后这一规定写入了1967年的公司法中。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1969年要求注册的上市公司按照行业分部披露公司的有关信息,197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了其14号“企业分部财务报告”,要求编制分部报告,并于1997年在对原准则修订…  相似文献   

11.
关于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提出信息披露的要求由来已久,2000年1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中就提出,公司管理层应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估,注册会计师指出以上"三性"存在重大缺陷的,应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与第一季报的披露时间底线同为4月30号,存在上市公司年报与第一季报披露时间间隔异常的现象.本文以2004年至2008年第一季度连续存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比较分析了年报与第一季报披露时间间隔在一周之内的上市公司,与披露时间间隔在一周之外的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盈利质量。结果表明.年报与第一季报披露时间间隔异常的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盈利质量都显著低于其他上市公司,并对这类上市公司的监管和投资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与第一季报的披露时间底线同为4月30号,存在上市公司年报与第一季报披露时间间隔异常的现象,本文以2004年至2008年第一季度连续存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比较分析了年报与第一季报披露时间间隔在一周之内的上市公司,与披露时间间隔在一周之外的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盈利质量。结果表明,年报与第一季报披露时间间隔异常的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盈利质量都显著低于其他上市公司,并对这类上市公司的监管和投资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乔宏  林志宏 《会计之友》2007,(11S):27-27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上市公司已经开始按照新会计准则编制2007年一季度的财务报告。从已经披露的1252家上市公司的季报来看,业绩增长幅度非常明显。这既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高的因素,也有新会计准则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新准则对会计信息的主要影响和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舞弊有效的遏制这两个方面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要求上市公司提供中期财务报告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1991年,当时,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股票在该所上市交易的8家公司首次对外披露半年度的中期报告。1992年颁布、1993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未能明确提出对中期财务报告的要求,而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与《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正式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半年度的中期报告,  相似文献   

16.
论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2003年沪深两市T族(ST、IT)公司的财务报表为依据。首先从经营管理和制度背景两个方面对我国T族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上市公司的自我披露为依据,进一步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形成的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薇 《上市公司》2002,(4):45-47
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共披露关联交易1746笔,涉及的关联交易金额多达1876亿元。其中T族公司在2001年披露的关联交易为176笔。截止2001年12月我国沪深证券市场共有T族上市公司63家,意味着平均每家T族公司本年度就发生近3笔的关联交易。  相似文献   

18.
任玲 《财会月刊》2010,(11):73-73
2010年证监会修订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证监会公告[2010]1号),要求上市公司自2009年年度报告起应按照此规则要求编制并披露。根据此一般规定,证监会还相应修订并发布了《财务报告披露格式》,以供上市公司参考。其中,关于上市公司“开发支出”科目的披露在无形资产项下反映,其建议的披露格式为: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的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制度是部分强制披露,即达到披露要求的公司必须进行业绩预告,未达到要求的公司可以自愿披露.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制度实施效果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制度整体实施效果良好,但也存在披露内容缺乏信息含量、公司自愿披露动力不足、不愿或迟延披露坏消息(预亏、预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披露频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的提供频率问题,各国规定不尽相同,概括有两种:一是季报,如美国、加拿大、智利、以色列、墨西哥、挪威以及我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季报;二是半年报,如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家要求企业披露半年报。我国财政部在刚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 (征求意见稿 )》中没有具体规范中期财务报告提供频率问题,但在写法上就没有以半年报为基础,而是考虑了对短于半年的中期报告要求。目前,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我国上市公司有没有必要提供季报是一个值得深入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