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结合福建实际,应用当代软科学研究最新成果,采取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透视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间的超循环反馈关系,明确协调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领导提供调控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的海洋政策和工作纲要,1992年本省完成了福建省海洋综合开发战略研究课题。1995年省委、省政府又将海洋开发、科技兴海列入“九五”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科技兴省决定中,高度肯定了海洋开发在本省跨世纪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规定了海洋开发的艰巨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3.
4.
漳南是指漳州南部的漳浦、云霄、诏安、东山四县,是福建南大门,面积4420平方公里,人口188万。该区域地处亚热带,是福建省唯一既与广东毗邻、又面对台湾海峡的地区。距汕头特区60多公里,距台湾140多海里,全区交通便捷,324国道线由北往南贯穿全境。区内海岸线总长577公里,海岸线曲折多港湾,主要有东山湾、诏安湾、浮头湾等,其中东  相似文献   

5.
最近,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对一季度全省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并在总结现状、判断趋势之后,就下一步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一)一季度福建经济运行状况良好 今年一季度福建国民经济增长平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5%;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一高一低”(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总体运行状况良好;与全国相比,呈现“高”高“低”低(增长高于全国、通胀低于全国)的态势。具体表现在: ——农业生产势头良好。春粮预计增长1.2%;春耕进度快于往年,早稻溶田、播种均比上年增长3.4%。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放在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性战略地位。如何保证在未来15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重大而又紧迫的课题。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靠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求得经济增长,转向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求得经济增长;二是从以增加新项目、铺新摊子的高投入、高消耗为主实现外延扩大再生产,转向已有企业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显然,无论是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还是以企业技术进步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都是只有通过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海外人才特别是海外贸学人才,是新世纪福建现代化建设可利用的重要战略资源,但是,当前我省的海外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仍存在许多亟等解决的问题,为此,必须理清思路,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把海外人才开发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促进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9.
陈成勤 《发展研究》1996,(12):38-39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全省12.3万平方公里土地,百分八十是山,陆上交通不便。“一五”期间,为了国防需要,国家投资修建鹰厦、外福两条铁路,成为福建交通骨干和经济大动脉.为国防和经济建设承担了光荣任务。以后30多年,仅修建七条极短支线。现全省铁路总长度为1027公里,都是依山傍水、弯道多、半径小、坡度大的Ⅲ、级单线铁路,运输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0.
11.
摩根公司从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投资了100多家企业,主要是帮助中国企业上市,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地协助中国石化、中国联通、北京控股、上海实业等企业在海外上市,最近配合财政部在海外发行10亿美元的债券。投资行业涵盖金融服务、电信、IT、消费品、能源、基础工业等,在中国的最大的投资项目是平安保险公司,该公司从当初的年收入1亿美元到现在的32亿美元,我们认为中国市场大、机会多。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项目融资是一个技术性、政策性、法律性很强的复杂系统工程,考虑到我国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在借鉴国外和国内的项目融资经验时,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十五”计划的第一个执行年。2001年我省经济增长如何,直接影响着“十五”计划能否开好局,起好步,为此,我们要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准确把握2001年我省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制定有效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为“十五”计划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思考一:培育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经济圈以增后劲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福建省内的几大经济圈已初步成型。现在,应当根据省内的区域特点、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现有的经济圈,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圈。由于我省现有的九个地级市行政区划是改革开放之初调整的,经过这20年的巨变,前后的宏观格局和微观基础差异极大,经济圈与行政区划自然不可能吻合。因此,我省应审时度势按经济圈结构适当调整行政区划,理顺区域关系,推进经济发展。为  相似文献   

15.
最近,福建省进一步制定和明确了到“十五”末期基本建成全省“一纵两横”高速公路。“一纵”是指:同江至三亚国道主干线福建段福鼎~诏安高速公路;“两横”是指:北京至福州国道主干线福建段邵武一福州高速公路和漳州~龙岩~长汀(赣闽省界)高速公路。“一纵两横”高速公路的里程总长约1300公里,计划在2005年全部建成。其中,2002年完成“一纵”的建设,2003年完成漳龙段的建设,2005年完成三明~福州段、邵武~三明段、龙岩~长汀段的建  相似文献   

16.
经过“八五”、“九五”两个时期经济的快速增长,泉州积累了继续加快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前列“半小时城市群”已具雏形,全市城市化水平达39%,但是,泉州作为今后将建成为福建省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无论是从经济总量、经济运行质量,还是从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化水平,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加强东亚区域合作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在迅猛发展。被称为世界经济三大板块的北美﹑西欧和东亚三个地区中,西欧地区早已经建立了欧洲联盟,北美地区也建立了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内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并力图扩大到南美,建立整个美洲自由贸易区。很明显,只有东亚地区至今未建立起一个统一、有机制的经济组织。这不仅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且在世界经济风险中也处于不利地位。在这种大的环境下,亚洲各国需要加强合作,才能处于有利地位。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亚洲各国的经贸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亚洲的兴衰直…  相似文献   

18.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1,45(4-6):847-859
Economic growth since 1965 has varied inversely with the share of natural capital in national wealth across countries. Four main channels of transmission from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to stun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a) the Dutch disease, (b) rent seeking, (c) overconfidence, and (d) neglect of education. Public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relative to national income, expected years of schooling for girls, and gross secondary-school enrolment are all shown to be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share of natural capital in national wealth across countries. Natural capital appears to crowd out human capital, thereby slowing down the pa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9.
推进山海协作是福建省委、省政府根据福建的省情实际,为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的形势下,全面推进福建山海协作,必须研究适应新形势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并抓好5个方面的重点: 一、切实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 福建山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但要充分发挥山区资源、原材料、能源、林业与商品粮生产基地作用和福建经济向邻省辐射的重要中介功能,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其中最为突出的因素是交通等基础设施滞  相似文献   

20.
The key task in creating balanced employment in the Soviet Union at the present time involves reducing the number of jobs to a level that corresponds to the actual potential for filling them. Such a step will serve as the basis for a more systematic organization of all aspects of the socialist expanded reproduction of labor power and of general social and economic progress. In the future, however, the mass release of workers from material production as a result of the scientific-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may create a manpower surplus. The labor shortage should be eliminated by the year 2000, and the working age population will have expanded, requiring expande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he socialist system of employment must guarantee the systematic employment of the able-bodied population at any qualitative level of social production.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European socialist countries suggests several guidelines for employment policy. Bringing payroll costs closer to the actual cost of reproduction of labor power can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saving and release of worker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technical and organizational improvement of production. A special system must be formed in advance for the retraining, material support, and redistribution of released workers. Finally, cadres must by psychologically prepared for a much higher level of labor mo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