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信托为手段践行农村土地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萍 《特区经济》2014,(1):149-151
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是一种新型共有制实现形式,是农村土地制度的一次深刻变革,本文在定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托的基础上,阐明了"二次代理"机制,并依此构建农村土地流转信托的交易结构,进而分析了交易结构的信托关系人的权利与义务、运用结构和风险保障措施,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托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产权导刊》2014,(1):74-75
正第一次土地改革1949年后,中国确立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同时宪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这就形成了旧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主要特征:一是土地无偿使用,二是无限期使用,三是不准转让。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于30日公布施行。《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3.
土地问题历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第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允许土地流转的决定。《决定》一经公布,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支持者们认为这是中国的"第三次土地革命"或者"农村第二次改革";反对者们则认为此次土地流转无异于"圈地运动",随之而来的将会是大量的流民产生、18亿亩耕地的红线失守,终将引起社会的不稳。本文将运用比较的方式,从土地流转与圈地运动的实质出发,论证我国的土地流转与前西欧的"圈地运动"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空间需求分析"课题报告的浓缩本。该课题由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火炬中心、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中国开发区协会等9个单位和从事高新区发展研究的专家共19人组成的课题组历时一年完成的。该课题对高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二次创业发展空间需求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高新区如何突破土地瓶颈问题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及目前存在的矛盾新中国的成立至1978年以前我国土地制度经历了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三次变革。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农民土地所有制。在土改基础上,农村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建立初级社时,实行的是农民个人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成为石家庄高新区实现二次创业亟需破解的"瓶颈"问题。可喜的是,经过首期调整此项工作初见成效:已盘活土地457亩,涉及区内6家企业。  相似文献   

7.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谈到小岗村.在一次又一次地为小岗送上各种赞美语言的时候,我们也应看到小岗人的迷茫.是继续走"大包干"的道路决不动摇,还是放弃单干重走"合作社"道路?是学习华西村和南街村将小岗村也变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村庄,还是鼓励农民抛弃土地进城成为市民?时间在变,社会经济大背景在变,小岗村和承包制也必须与时俱进.变,是唯一的希望;解放思想,永远没有终点.  相似文献   

8.
钱学森院士提出的"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沙产业理论在实践中的提升和发展防治荒漠化和沙化,是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五分之一的人口,陆地面积  相似文献   

9.
"改土"是指革除土司制,"归流"是指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一样实行"流官制"——由中央派遣有一定任期的官吏制度。清代雍正年间所成功进行的"改土归流"是一次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0.
解决土地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共领导的解放战争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而西柏坡时期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是中共在民主革命进程中制定土地改革政策的一次重要会议。研究此次会议召开时国内具体而特殊的历史状况,不仅有助于全面认识其时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土地问题方面决策的有效性,而且对现今制定各种惠农政策、探索解决"三农"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