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玉山庄似乎已经成为误撞入地产界的黄紫玉的标志性的事业颠峰。其实,在黄紫玉的生意词典里,做地产生意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尹洁艺术简介尹洁,1943年生,重庆市人,1965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师承苏保桢、李际科、郭克等教授,擅长花鸟、人物画。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和美术编辑工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三峡画院副院长,重庆市渝中区美协副主席,重庆市职工美协秘书长。作品《开发大西南》、《果露凝得》、《陈然》、《山妹子》分别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第三届全国年画展、第二届中国体育美展等国家级大展并获奖。作品《春华秋实》、《喜庆图》、《珠圆玉润硕果香》为北京中南海、茅盾纪念馆等收藏;《版纳风情》、《圆缘》、《凝香》、《红荔双鸡》等约800余幅,被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人士收藏。1999年在深圳大剧院举办《尹杰中国画作品展》,2001年、2002年两度受邀赴新加坡举办《尹杰中国画展》。近年来,发表出版国画、油画、水彩画等美术作品1000余幅,参加全国各级美术展览20余次。他的成就被辑入《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美术选集》、《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世界名人录》、《中日现代美术通鉴》等。  相似文献   

3.
也许是老天和我开了个玩笑,粗枝大叶的我竟然和会计结下不解之缘.我眼中的会计,是心细的,是木讷的,是刻板的,是不容得出半点差错,天天拨拉算盘珠子,带着老花镜整天和数字打交道的那个神秘的机械人.我依晰清楚地记得我成为会计人的那一天、那一刻.我忐忑,我迷茫,我能做好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际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差别,我在实践中去感受、体会、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始了我无悔的会计人生.  相似文献   

4.
思雨 《秘书工作》2007,(6):48-50
我向来喜欢读书.在五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我有四十多年的读书生涯.是书籍启蒙了我稚嫩的童年,是书籍给了我知识和智慧,是书籍为我诠释了生活的哲理,是书籍给我带来了阅读的享受.书,已成为我最忠实、最友好的精神伙伴.  相似文献   

5.
赵艳丽 《人力资源》2016,(11):87-89
“我的顶头上司是一个乱七八糟的人,他总是在桌子上不停地找来找去,他根本没时间和我探讨职业愿景,这真是让人愤怒.渐渐地,我的这种态度开始流露出来.我觉得他一定知道我不喜欢他,不久,他就用一些微妙的方式告诉我,他也不喜欢我.当然,自此以后,他分配给我的工作都是最无聊的.我希望我的职业生涯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因此,我开始努力寻找他的优点.慢慢地,我发现他十分善于倾听,而且他体育方面很精通……后来,我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好转.”  相似文献   

6.
我的书架观     
我梦想一种实用的、可心的书架,已有许多年了.我不敢妄称自己是个读书人,但我确是个爱书的人.成家前,我的工资,将近半数用在买书上.书多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存放问题.我想,这情形,如同爱鸟的人不免要想到鸟笼一样,有了好鸟,得给它一个住的地方;甚至可以说,这如同人自己,总要有一个家,一个安身之所.我要给我心爱的书造一个好“家”,这就是我多年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吕征宇 《经营者》2014,(20):150-152
各位朋友,非常高兴又跟大家见面了.我从去年5月份到香港工作,到现在已经大概一年半的时间,今年4月回来后开始给自己放假. 前不久,贾可博士找到我,问我最近在忙什么.我说忙身体健康,忙思想升华.他随后问我有没有兴趣参加一个我们的评奖活动.老实说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抗拒. 我在汽车行业工作了20多年时间,没有参加过评奖,但是被评奖过很多次.我去年离开中国大陆的时候还被评了奖,到香港后,也被东南亚和其他很多国家评奖了60多次,包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基本上不胜其烦.这些奖项实际上并没有实际的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8.
许敏 《经营者》2014,(20):144-145
第二届轩辕奖启动了,我非常激动——尤其我们尊敬的老领导也参与到评选当中,给我们增彩不少. 我回顾—下,去年到底是怎么做的,我讲讲我作为参与者的感受. 2013年五六月份的时候,贾可到上海找我,邀请我参加这个奖,我当时觉得这个评奖很好.的确需要一个“独立于商业、独立于权力、独立于关系”的、公正的第三方的奖.我本人也参加一些其他评奖,我个人原则也是这样——独立与公正.  相似文献   

9.
电话的变迁     
记得上小学时,常听老师描绘"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好生活,但在我老家苏北农村,我只是在看露天电影时见过银幕上的手摇式电话.电话对当时的我而言,充满了神秘感.在念公社初中时,我第一次看到了手摇式的电话.记得当时,我傻傻地站在校长室门口,心里激动极了,真想走过去摸一摸神奇的电话.之后,我又考上县城的高中,但还是一直无缘接触电话.……  相似文献   

10.
天涯人归来 2006年底某一天,我走在英国中部一个很大的购物中心里面,到处是圣诞商品,琳琅满目.这一年一度的场景对我来说应该非常熟悉,而今年的场景却让我感到陌生,也许是我正在酝酿着回国工作的缘故.走着走着,我发现,我并不属于这个国家,尽管我来到这儿已经14个年头了,我的心仍在中国.后来,我把这个感觉告诉了很多在国外和曾在国外现已回国的朋友,他们深有同感.14年,让我留恋,让我回忆,却不能让我归属,而这种感觉随着在国外的时间越长越强烈,这也是自己为什么有资格却一直没有加入英国国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季羡林先生是我在北京大学东语系读书时的系主任.1953年我考入北大东语系时原想学习日语,经季先生与贺剑城系总支书记分别动员,我才把泰语列为第二志愿报了上去.结果,与我相同的另外三位同学一起分去学习泰语.我们班最初只有我们四人.季先生对我们这个全校最小的班当然印象深刻.有时候,季先生骑自行车到外文楼上班,碰到我时也曾问我学习情况.1957年反右时,我们班一个右派也没有.  相似文献   

12.
老家的风景     
过往的岁月往往只留下一些碎片式的记忆,但在这些碎片里,有些却是永生难忘.也正是因为这种难忘,当我们回溯往事时,我们就会经历一次精神之旅,让我们变得不再孤独和忧伤.这或许就是我们活着的意义之一. 在我的记忆里,让我终身都不能忘记的是老家的风景.无论我走向哪里,无论我是处于清醒和睡梦之中,也无论我愿意还是不愿意,它们总会闯进我的意识里来.  相似文献   

13.
花开的时节     
叶子是我大学时的同学.和她第一次见面是雨天,阴天,还是下雪天,我已全不记得了.只记得六年前一次放学途中,由于火车挡道,我和她的自行车停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大家彼此点头笑了笑.就在那列火车最后一节车厢呼啸而过时,我听见她大声对我说:“我好像在哪里见到过你!“我笑了:“开学都快一个月了,同班同学,你当然见过我……“她也跟着笑,急急申辩:“不,我说的是以前……“.那一刻,仿佛春风拂面,那灿烂的笑容在我心底形成了一朵静美的云.……  相似文献   

14.
《冶金企业文化》2014,(6):61-61
大家好!从小到大,就没有人夸过我能干、聪明.也没有人说:“马云,你有一天会做成大事.”从1994年,我就开始做互联网.在北京中关村树起“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这个牌子的时候,我已经创业半年了.那时,在中国做互联网我感到非常孤独,所有人都认为我是骗子,我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说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是因为我完全不懂计算机技术,但是每次演讲,总感觉听众眼里对未来的遐想.  相似文献   

15.
关于真理标准讨论问题 对于真理标准讨论问题,会议第一阶段讲的人不多.有人讲到这个问题时,一般也是和"两个凡是"问题、《红旗》不表态问题联系在一起说的.例如,当有人说到提出"两个凡是"的社论时,耿飚插话说:我是奉命发表.我是反对"两个凡是"的.后来耿飚在发言中又提到这件事,他说:对这篇社论我不负责,我是奉命发表.当时我说,登这篇文章等于"四人帮"没粉碎.这话反映到中央,说我发了牢骚.这时,金明插话说"两个凡是"是"按既定方针办"的变种.耿飚接着说:我赞成这话.领袖每天要讲多少话,如果每句都要正确,那就太苛刻了.  相似文献   

16.
杨乃超 《数据》2002,(8):37-39
也许,我与统计有缘;或者,我与统计同命运.1953年,我参与了统计的创业.在我"运逢华盖"的21年零1个月里,统计也遭受挫折和摧残.1979年,我重回统计局,又赶上统计的复兴.  相似文献   

17.
我的生日快到了,我希望这一天在吹灭生日蜡烛的时候能许下一个特别的愿望.我来到了公园里,碰到了坐在长椅上的一名乞丐,他正在观赏着池塘边的两只鸽子,他那惬意的模样和脸上似乎永恒的微笑引起了我的好奇.我想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开心。 我也想通过和他谈话,让自己为所拥有的一切感到骄傲,因为我是一个什么都不缺的人,我的工作可以让我赚很多钱。当然了,我这么努力工作怎么可能没有钱呢?由于我的努力,我的孩子们也不缺什么,他们想要的玩具都可以得到.我的辛勤工作也使我的家庭富足无优. 于是我走到他身边坐了下来,我问他:“先生,您会在生…  相似文献   

18.
赵炜 《秘书工作》2006,(1):8-10
&;lt;秘书工作&;gt;杂志社的同志约我写一篇关于周恩来同志讲究礼仪的文章.刚开始时,我有些犹豫,不知从何下笔.我对他们说:“让我考虑一下再答复你们吧.“谁知这样一说,竟放不下这件事了.我曾经长期在周总理和邓大姐身边工作,周总理那总是恰到好处、近乎完美的礼仪风范,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打开记忆的闸门,件件往事涌入脑海.我越想越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故事,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就这样,我开始动笔,写下周恩来同志注重礼仪的点滴往事.鉴于周总理注重礼仪在对外交往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篇文章主要就讲外事礼仪方面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我的心里话     
今天,我能坐在这里,借这次冶金部劳模大会机会,向给予我第二次生命的党和人民表述一下我内心真实的感受,我感到非常激动.我深深地感谢关怀过我的各界领导,新闻界朋友以及在我伤重的时候给予我关心、支持和鼓励的冶金战线的同志和朋友们.我真心地感谢你们,谢谢你们了!  相似文献   

20.
我创业有二十几年了,现在有两个核心企业,一个拥有中国醋饮料领导品牌天地壹号,另一个是拥有中国最大高端土猪肉连锁品牌壹号土猪,这两个都属于传统行业.传统行业从小做起,生命力往往会更强大尽管在创业的道路上我有过很多尝试,做过房地产,后来又卖酒,卖饮料,卖猪肉,但一直以来我都不敢大规模投资.因为我知道一个传统的行业,表面上看简简单单,但实际上有太多的道道,太多各种各样的东西.很多老板不懂我们做企业,如果是传统行业,我们慢慢做,生命往往会更强大.比如我养猪,刚开始的时候,尽管我们很有钱,但我都是小心翼翼的.我先养殖几百头猪,甚至我跟农民订单,先养一点点,之后我发现这个东西还行,然后我在慢慢扩,这几年我才大规模地扩.但很多老板不懂这些.我记得5年前,有一个老板的饭馆开业,非常豪华,他原来是做房地产的.但是我一到那里,他请我吃第一顿,我就知道他绝对撑不下去,尽管当时是免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