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英迪 《魅力中国》2009,(14):106-107
音乐鉴赏教学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音乐具有“不可翻译性”但是音乐鉴赏教学需要“翻译”。目前高中鉴赏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违背了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音乐审美需求,本文尝试从“翻译”音乐的角度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把“谋”与“磨”误读为同一个音。后经师者提示,方知有讹。校准了读音,偶然间,让我对这两个字产生了联想,感悟出人世间成事立业、成长成才者无一不需“谋”与“磨”。  相似文献   

3.
胡思鸶 《魅力中国》2014,(2):247-247
新的社会出现新的气象,尤其音乐教育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广大教师依据音乐新课程的新理念,不断探索、实践、创新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让高中音乐鉴赏课变得“活”了起来。但是,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也在教学实践中凸现了出来:如何正确看待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学科综合问题?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处理学生的音乐理解与作曲家内涵不一致问题?如何真正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怎样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人根据自己对音乐鉴赏教学的多年实践和思考,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的现状,谈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三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却存在了普遍的误读和轻视。提升“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的有效性,要明确该目标的内涵;在设计上,要认清目标的主体,规范目标的表述,关注目标的适切。  相似文献   

5.
郝文新 《魅力中国》2013,(8):339-339
本文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说起,介绍了闻一多先生关于新诗的“三美”理论,分析了《再别康桥》这首诗,分别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了鉴赏评价。  相似文献   

6.
王诚 《魅力中国》2013,(16):90-90
纵观中国漫长的古代音乐史,音乐的“雅”“俗”关系,一直是颇具争议的核。问题之一。而“郑卫之音”这一现象。作为中国古代音ft.文化中“雅俗之争”的焦点。一度引发不少哲人儒者的评论阐发。笔者通过对“郑卫之音”历史背景、概念界定、学者评断、影响等方面的探究.来阐述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雅俗之争”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7.
顿薇 《魅力中国》2013,(13):214-214
音乐教育是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同时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以审美体验为核心,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与需要为出发点,通过“识谱”、“唱歌”、“欣赏”、“乐器”等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姐妹艺术的学习,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到“表现音乐”,最后发散思维创造音乐,使学生产生自信心理,减少畏惧心理,在饶有兴趣的情景下学好各门功课。  相似文献   

8.
董娟 《黑河学刊》2012,(2):64-66,68
“知音”概念与伯牙子期的故事最初是分别产生、独立发展的,二者的结合最迟不过汉代。伯牙子期故事的流变使“知音”一词的内涵经过了几次转移与扩充,使其在精通音律的本义之上同时具有了文学批评、政治知遇、朋友之义等多重引申义,而每一层含义的产生都反映了不同的文化意蕴。“知音”不只是一个阐释学的概念。它经过了创作发生论与阐释学平衡的话语语境向阐释学语境的发展过程,也经过了从文艺学领域向政治、伦理学领域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事件。  相似文献   

9.
潘亮 《环球财经》2011,(6):40-45
“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重大发展,又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货不藏己,力不为己”的大同理想存在着一种内在精神上的延续,在这样一种理想下,某些舆论人为地将“国”与“民”分割、对立,制造出“国进民退”、“国退民进”等明显对立的、吸引人眼球的概念和范畴,从好里说,是对中国传统与现实的误读;从坏里说,不排除利益使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郭咏梅 《魅力中国》2013,(5):102-102
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时丰富高中学生的知识内涵、成为高素质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就如何进行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探讨分析,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学习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兴趣、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崔佳 《走向世界》2011,(24):84-87
古琴原名“琴”或“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至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不仅为“四艺”之首,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八音之首。“古琴音深邃苍远、空灵飘逸,古琴文化儒、释、道思想于一身。”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门“生死之学”的国际关系学,“误读”乃大忌,且在不断上演。误读“他者”,难以做到知彼,误读自身,难以做到知己。长久以来,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主要是以“他者”为特定研究对象,对自身的研究似乎并不在学者的视野之内。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相应提升,在我们努力避免误读“他者”的同时,将中国自身纳入国际问题研究视野并予以准确解读和定位,无疑成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在这方面,拥有雄厚实力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已走在了前列。  相似文献   

13.
孔倩 《魅力中国》2013,(13):84-84
民歌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民歌歌种繁多、风格多样。不同地域特点形成与此相对应的不同色彩风格。民歌因其流传于不同的地域,而被赋予了不同的地方色彩。地方色彩是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一、地方色彩的形成民歌地方色彩意味特定地区民歌音乐上的独特个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个性,构成不同的美感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地方色彩”。民歌色彩的形成由来已古,早在先秦汉魏时期中国民歌就有南音北音东音西音之别,以后更有楚声粤曲吴歌秦音之异。这种现象至今犹存,很象中国的方言文化,各地民歌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方言”,以此展示出其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14.
白红梅 《魅力中国》2014,(12):112-112
音乐欣赏教学是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以赏为主,使听者从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音乐欣赏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强对音的感受、体验、听赏、评价能力,并发展想象力和丰富的情感,促进精神境界的升华。本文论述了构建充满活力课堂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创新 《魅力中国》2014,(19):112-112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其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一、【二八板】类唱腔腔音的构成“讴”,民间又称之为“讴戏”、“河南讴”、“河南高调”、“靠山吼”等。戏曲之韵在于曲,曲调之韵在于腔,腔调之韵在字调、“豫剧”之称谓.探讨豫剧【二八板】类唱腔的腔音构成,以河南方言语音的特点为切人点,采取实证的方法对豫东方言和豫西方言进行采样,通用音乐分析系统”对豫东方言和豫西方言进行测音,并以测音数据为凭证,提出了豫东方言不仅在语音调值变化幅度上小于豫西方言语音调值的变化幅度,而且语音调值的递变过程也明显小于豫西方言,由此产生了”豫东调”腔音递变量小于”豫西调”腔音递变量的结果,因而形成”豫东调”和”豫西调”腔音自身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北京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已经来临。这不仅在说室外的温度,也在说音乐的热度。进人暑期以来,各式各样的音乐节、音乐会使北京的夜晚热闹非凡,其中最具人气的要数“音乐教育领域的奥林匹克”——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以下简称“音教会”)。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所描述的“通灵宝玉”,其原型便是产于南京地区的雨花石。雨花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收藏、鉴赏历史。自六朝以来,雨花石便有了鉴赏的趣闻与记载,如梁朝“云光法师天降雨花”、“南齐潘淑妃九鸾钗”、“唐代同昌公主雨花石嫁妆”、“五代南唐后主李煜以雨花石二枚续聘小周后”等故事。  相似文献   

18.
去年11月底,2011中国食品-博览会举办“中国最具影响力食品企业/品牌”评选,我市食品企业“颗粒无收”。宁波发展食品行业先天优势明显,却在国内影响力有限,原因何在?有专家称,宁波乃至浙江食品存在两大“软肋”:一是地域性限制,因其口味“选择性”较强,仅在江浙沪一带有知音;二是宁波海鲜产品价格过高,影响了市场认知度。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9.
郭英 《西部大开发》2011,(12):24-24
音乐教育通过乐理、视唱练耳、声乐、乐器、音乐欣赏、歌曲写作等教育形式,培养人们表演和音乐鉴赏及辨别等核心能力,从专业角度使人们掌握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音乐创编能力;但从社会和人文角度来讲,音乐教育有助于人们诠释情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音乐教育对人类情商的培养与发展也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从音乐与情商的基础概念出发,探究音乐对情商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浅析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刘美 《环球财经》2012,(7):118-119
最初观看张华敏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影音集》,记者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已被很多人遗忘的词语——“MTV(音乐电视)”。可是用网络搜索那段记忆中的历史时,却被编辑百度百科的网友无情告矢口:MTV或“音乐电视”这个词是“错误的”,已经被“学术界”纠正;所谓“音乐电视”这种东西根本不存在,只不过是“央视对音乐视频的错误称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