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个月,央视节目曝光说所谓意大利品牌"卡尔丹顿"其实是纯国产品牌,并使用了"空壳洋品牌"这样的字眼来形容这个拥有10余年历史的国内高端男装品牌。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与喜临门达成品牌战略规划的合作意向时,中国软床垫市场正面临一场变局,本土品牌受到洋品牌和虚拟洋品牌的挤压。  相似文献   

3.
不少国人崇尚“洋品牌”,似乎只要贴上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的品牌就好卖,这已成了一些行业公开的秘密。人们漫步国内大中城市一些大商场,洋品牌举目皆是,但名字“洋气”的品牌是否真的就是国外品牌?消费者对此分辨不清,也无从查证。近日,笔者在江苏省无锡市调查发现,注册“空壳洋品牌”只需交点代理费即可,且操作简单。门槛极低。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油墨市场上,哪家企业的销售量是位居首位的?看到这个问题,可能很多行业朋友的脑子里会闪现出"东洋"、"迪爱生"、"富林特"等洋品牌的名字,不过所有这些猜测都是错的。目前,在中国油墨市场销售额方面独占鳌头的品牌是"洋紫荆",一个诞生在中国香港、服务于中国大陆的本土品牌。为  相似文献   

5.
在如火如荼的老品牌复兴热潮中,崂山可乐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每一个老青岛人都对这个老牌子记忆犹新。本文从探究崂山可乐的品牌视觉识别设计为起点,分析其品牌复兴之路,通过与成熟的"洋品牌"进行对比,针对本土化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全新视角,转变思维,打破陈旧设计老品牌的视觉识别理念,使老品牌在视觉表现上表现出自身特有的文化底蕴,吸引消费者的眼睛,产生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摩配》2006,(11):63-63
中国加入WTO后,洋品牌叫嚣着中国摩托车行业将会开始新一轮“洗牌”,企图重新占领中国的摩托车市场。面对洋品牌的冲击和中国的巨大市场,国内摩托车企业开始加紧反攻洋品牌。洋品牌觊觎中国摩托车市场已非一两日。据资料统计,早在1997年我国摩托车产量就达到了1003万辆,雄踞世界第一;近20年来,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600亿元,实现利税200多个亿,出口创汇近20亿美元。单看这些数字就足以让众商贾眼睛发亮。于是,2002年的摩托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中国与日本、印度等国的洋品牌混战不休。近年来,国产摩托车品牌已逐渐开始进军海外市场,定位集…  相似文献   

7.
LG“爬高”     
这个最像中国本土品牌的洋品牌, 正试图通过走高端路线,摆脱低端市场价格战的泥淖。LG电子在青岛的工厂位于西海岸小珠  相似文献   

8.
李敏 《中华商标》2005,(4):22-24
洋品牌变脸?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跨国大品牌在中国连番遭遇多米诺骨牌般的信任危机。亨氏→宝洁→卡夫和金宝汤→肯德基→强生和立顿,一度深受中国消费者信赖的洋品牌频频触雷。这也许是洋品牌的"黑三月",一  相似文献   

9.
狐朋狗友的疑问:同一档次的车,自主品牌的要比洋品牌便宜几万元;而价格只要到8万元以上,自主品牌就几乎难以立足。长期以来,自主品牌几乎成低档次的代名词。但是,自主品牌要想做大,必须要突破品牌天花板。基于这样认识,自主车型不断地向中高端发起冲刺,它们能成功吗?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中国的本土服装行业面临巨大危机。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经历上世纪90年代的巅峰时期后,如今中国服装业风光不再。全球消费疲软,出口受阻;中国本土市场中,年轻消费者成为主导力量,本土品牌吸引力却持续降低。一不小心濒临悬崖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服装市场走势一度紧俏。许多本土服装企业赚得盆满钵盈,其中不乏一些虚拟洋品牌。特定的年代会形成特定的路线及时代的产物,打着洋旗号的中国品牌在一网知天下的今天原形毕露。  相似文献   

11.
如果物业公司只是停留在收取服务费这样的简单赢利模式上,是不可能形成品牌价值的。如果有一天,本土品牌企业的人性化管理也被洋品牌尽收囊中——中为洋用,或许本土企业才能有所觉悟。  相似文献   

12.
刘小勇 《汽车观察》2011,(1):127-127
“十二五”之后,中国车的市场份额必将超过所有洋品牌的总和,成为市场的真正霸主。从对一汽奔腾自主度的质疑到关于上汽荣威是不是自主品牌的讨论,再到今天MG荣获自主品牌年度车型大奖,短短5年时间里的这种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汽车观察》杂志推出中国第一个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的时候,为自己定了一个当时看来颇为大胆的目标:只评选5年.理由是"当自主品牌产品在总量上超过洋品牌的时候.我们的评选甘愿寿终正寝"。换句话说.这个为自主品牌的成长而生的评选的未来.与当时的自主品牌一样.在一开始就成了一个大大的悬念。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事天下知"的今天,虚拟洋品牌路线对于今天的服装行业显然不再适用,越加精明的消费者练就了一双堪比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披着"洋皮"的本土品牌会被轻易打回原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中国的本土服装行业面临巨大危机,惊现悬崖效应: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是世界著名的"制造工厂",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遍布世界各个领域。2012上半年,国内42家上市服装公司总库存达到438亿元,累积存货可卖3年。  相似文献   

15.
什么才算是合理的利润?到底有多高的技术壁垒?在中国家电市场,很难找到这样一块产品领域:没有价格战,甚至没有多少中国品牌。洗衣机市场就是如此,市场份额前十名中有7个是洋品牌,剩下的3个是海尔、小天鹅、荣事达。没有中国品牌的市场,价格战成为永远也打不起来的口头幌子。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童装市场今非昔比,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下,本土童装短时间内走向品牌化。与此同时,国外童装品牌快速进攻中国市场,很多地区的高端童装市场被洋品牌垄断。但不得不说的是,国外高端品牌的进入,不仅仅为国内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对童装消费理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消费者的这种变化,则为国内童装企业带来更多商机。  相似文献   

17.
当"智能电网"时代来临时,我们的民族电力企业准备是否充分,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会不会出现"洋品牌"瓜分中国市场的尴尬?可能,这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疑问.  相似文献   

18.
著名营销学家莱特指出 :“未来营销是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 ,唯一拥有市场的途径是先拥有市场优势的品牌”。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 ,品牌互争高低愈演愈烈。中国企业面临众多“洋品牌”挤压的严峻挑战 ,如何在市场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 ?树创品牌战略 ,叫响中国产品世界品牌已是当务之急。然而 ,长期以来我们的企业缺乏品牌战略思想 ,一些企业仅仅满足于成为国外品牌企业的“打工仔”,许多品牌缺乏科技与知识产权的强有力支撑。专家指出 ,中国产品融入世界品牌 ,关键在于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力度 ,赋于品牌更加丰富的科技内涵 ,全面提升中国产品在…  相似文献   

19.
耿建 《中华商标》2008,(5):31-3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拥有中国商标品牌的商品也大量涌入世界市场,与各种各样的“洋品牌”展开竞争。在发展中国家自主品牌的过程中,国际贸易摩擦和知识产权纠纷特别是商标争端不可避免。但是我国企业无论在资金实力、科技研发水平、管理能力方面还是在知识产权和法律应用水平方面,与国外跨国公司差距悬殊,从而造成我国企业在涉外知识产权诉讼中频频失利。  相似文献   

20.
萧大圣 《汽车与社会》2011,(19):I0103-I0103
前不久,有位大手笔买下了某意大利服装品牌的中国企业家来我们办公室作客,想寻求如何把自己买下的洋品牌在运营公关等各方面与国际接轨的建议。他言谈诚恳,姿态低调,确实让人感受到一股踏实勤奋不懈打拼的企业家精神。但凭良心说,他的穿着打扮实在平庸得让人无法想象他能经营好一个奢侈品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