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不断提高成纱质量以满足后工序的要求,我们通过不断引进新型细纱纺纱器材,试验优选工艺配置,实现了成纱质量指标的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2.
一、国内棉纺企业采用清梳联的情况 清梳联作为世界纺纱工艺的新技术已被普遍采用。它是纺纱生产为稳定提高棉纱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是纺织行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的必然;也是纺织行业清梳工序技术改造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经济与技术意义。清梳联的推广应用是纺纱工艺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全国棉纺行业采用清梳联装备已超过500多套,可供600多万锭生产,占纱锭总数15%左右。我们浙江省从1989年开始,为了提高纱线的质量与档次,在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领导的重视下,围绕以扩大优质精梳纱…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藕丝纤维的主要性能和制备方法以及藕丝纤维产品的性能。为了提高藕丝纤维棉混纺纱的成纱质量,根据藕丝纤维的性能特点,分析了纺纱工艺配置情况,介绍了生产中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韩佳升 《中国纺织》2009,(5):136-137
纺纱是以纺织纤维为原料加工成纱的工艺技术。新型纺纱技术则是除环锭纺纱以外的机械化纺纱技术,具有流程短、产量高、卷装大、质量精、特别是需要全程网上作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讨论了目前新型纺纱技术中最为成熟,最有价值的几种方法:转杯纺、喷气纺、紧密纺和复合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认为它们在纺纱机理、成纱结构、成纱性能、应用领域等方面各有特点,提出应充分利用不同纺纱方法的不同特点来开发产品,同时还需进一步完善这些纺纱方法的技术及其装备。  相似文献   

6.
随着机械、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纺织企业对纺纱设备生产效率、能耗以及成纱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适应用户对纱线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公司2011年引进2.7万锭日本丰田赛络紧密纺细纱机,用来生产高档纤维素纤维纱线。运用赛络纺和紧密纺相结合的生产技术生产的赛络紧密纺纱线具有条干好、强力高、毛羽少的特点,是传统环锭纺纱线无法比拟的,与赛络纺纱线相比布面更光洁、顺滑,开发赛络紧密纺细号纱,是提升产品档次的重要途径,附加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中国纺织》2021,(1):46-47
创新智能化纺纱解决方案 自2000年开始,经纬智能化纺纱解决方案进入了发展"快车道".2000年,经纬纺机公司的清梳联、自动落纱细纱长车实现了产业化应用;2010年,经纬e系统实现了产业化应用;2013年,国内第一条国产粗细络联产品投产使用;2014年,粗细络联产品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应用;2015年,国家数字化纺纱车间...  相似文献   

8.
三、新型纺纱的应用领域。3.1、转杯纺:转杯纺的成纱特性多优于环锭纺纱,故转杯纺纱产品应用领域比较广,尤其是在粗中支机织物和针织物两大系列面料应用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转杯纺纱可纺支数在3Ne-40Ne范围,尤其是6Ne-32Ne纺纱支数内几乎可以覆盖应用环锭纺的产品。目前,我国转杯纱在机织、针织的应用比例约为9:1,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先进全自动转杯纱设备的引进,转杯纱在针织用纱领域的应用将会较大增加。近几年来,浙江、江苏、新疆等许多棉纺厂均在引进全自动转杯纺机上开发生产17Ne-32Ne转杯针织纺纱,由于成纱各项指标优于同支环锭纱,故…  相似文献   

9.
清梳联实现了清梳工序的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是棉纺织厂实现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棉纺纱技术发展的趋势,日益成为棉纺织厂技术改造的重点。 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因我国未能开发出稳定成熟的清梳联设备,所以付出高昂代价从国外引进了近200条清梳联生产线。进入  相似文献   

10.
紧密纺纱技术因其在减少成纱毛羽,提高纱线强力和耐磨性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比普通环锭细纱机具有明显优势,已成为我国纺纱领域的热点。国内企业近几年相继研发、生产了国产紧密纺装备,并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完善着这一技术。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作为学术交流组织机构,适时推出的紧密纺经验技术交流会在推广新技术、新装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99年,法国巴黎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上展出了生产紧密纱(compact yarn)的环锭细纱机,成功地减少了细纱产生的毛羽飞花,并能提高纱线强力及耐磨强度,在普通环锭纺纱技术基础上有了突破性的进步。生产这种紧密纺环锭纱的立达公司及绪森公司,清泽公司已向市场投放整机设备。紧密纺环锭纱不仅使纱线外观、纱线结构及物理性质有很大提高及改善,而且为高档织物及服装的生产提供了优质的原纱,本文对紧密纺环锭纱的有关问题作了详细讨论,认为紧密纺环锭纺纱技术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我国大约有70多万头转杯纺纱机在运转生产。如何提高转杯纺纱的接头质量,减小因接头质量不好对成纱质量造成的影响,是众多厂家关心及着手解决的问题之一。转杯纱的几种接头形式如图1所示。良好接头形式如图1-a,长度在15mm-22mm,粗度约是原纱直径的1.5倍~1.8倍,其强力约是原纱条的80%左右,接头处应紧密光洁,两端应平滑过渡。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接头处会产生以下几种典型的不良接头情况,接头处为枣核状、蚯蚓状和毛虫状(分别见图1-b、图1-c及图1-d)。这些不良接头必将影响络筒工序的效率或织物的质量。提高转杯纺纱接头质量的措施主要从…  相似文献   

13.
超越传统 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成纱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锭纺纱的优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环锭纺纱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纺纱技术,自从近200年前发明该技术以来(大概是1830年左右国外发明了该项技术和设备),由于其卷绕和加捻同时进行的特点,特别是成纱质量的特点决定了他的市场占有率的绝对优势.该技术发明的时,国际上主要以短纤维纺纱和应用为主,合成连续长丝纤维还没有进入到工业应用的阶段,因此,环锭纺在短纤维成纱方面的优势没有其它技术可以比美.  相似文献   

14.
纺织机械的机电一体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奉磊 《中国纺织》2005,(3):154-156
国际纺织技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以新材料和高精度自动化机械加工技术为基础,运用光、机、电、气动、液压等传感技术和变频调速等传动技术开发研制了一代又一代现代化新设备,实现了纺织生产过程中各种工艺参数的在线检测、显示、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实现了设备运行的自动监测、显示、超限报警、自停、甚至故障自动排除、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设备能严格按照设定的工艺要求,以定性、定量、规范化的机械动作实现传统纺织生产中依靠操作人员技术熟练程度完成的各种简单重复的手工操作,保证和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成本,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Elite纱短程纺纱线称为Elite纱,与传统纱相比,短程纺纱线强度提高了25%,伸长率增加20%,生产能力提高50%;使用乌斯特(uster)方法测的毛纱率减少30%。85%以上的短程纺纱线,因条干不匀率(CV%)降低及纱疵数减少,都可以达到上述的优良特性。短程纺纱线的优异特性对纺织品的生产产生很大的进步和效果。德国绪森公司(Suessen)将他们的短程纺纱系统命名″Elite纺纱系统″。目前市场对Elite纱需求极其旺盛。特别是机织、针织和整理等下游工序的设备制造商在不久的将来,将深切体会到短程纺纱未来的优势,进而提升对这种新纱线的市场的需求。未来属于…  相似文献   

16.
一、喷气纺纱的特点 喷气纺是利用高速旋转气流使纱条加捻成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喷气纺采用棉条喂入,四罗拉双短胶圈超大牵伸,经固定喷嘴加捻成纱。纱条引出后,通过清纱器绕到纱筒上,直接绕成筒子纱。 喷气纺可以纺制30-7.4tex(20-80英文)的纱线,适用于化纤与棉的纯纺及混纺。因喷气纺的特殊成纱机理,喷气纱的结构、性能与环锭纱有明显的差异,其产品具有独特的风格。 喷气纺纱及其产品的特点: 1、纺纱速度高。喷气纺采用空气加捻,无高速回转机件(如环纺中的钢丝圈),实现了高速纺纱,纺纱速度  相似文献   

17.
清梳联(Blow Yoom & Card)是纺纱工序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清梳联生产工艺是棉纺织厂实现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不仅使传统的清梳联生产工序取消棉卷生产、输送、接头等繁重劳动,更重要的是清梳工序实现连续化后,通过气流作为载体使原棉在抓取——开松——混合——清棉——分梳——集合过程中化纤束渐进,减小至  相似文献   

18.
目前,非棉纤维纺纱技术主要有环锭结构纺纱技术、喷气涡流纺技术、转杯纺技术。青岛大学纺织工程系主任邢明杰指出,三种技术在一些关键环节尚需改进。环锭结构纺纱技术在目前的新型环锭结构纺纱技术中,紧密纺、赛络纺、低扭矩纺、嵌入纺等四种新型环锭结构纺纱技术,不但显著提升了环锭纺纱线品质档次,还拓宽了环锭纺纱的应用领域。专家点评:未来,新型环锭纺纱技术需要改造加捻部分、喂入牵伸部分等机构,改善成纱品质。  相似文献   

19.
杨崇明 《中国纺织》2014,(5):130-131
钢丝圈是环锭纺细纱机在纺纱过程中,完成牵伸、加捻、卷绕成型通过的最后一个关键专用元件.钢丝圈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成纱质量,更换品种和纺纱效率,对于发挥主机综合效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重庆金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通过近几年的大投入、大改造,使其装备技术水平、研发出的科技成果新产品、完全可以与国际同行媲美,无论在产品质量档次、生产规模、还是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在行业中保持遥遥领先的地位,小产品实现了行业发展的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纺织专利     
名称:导纱钩申请号:200720040883.4公开号:CN201065452公开日:2008.05.28申请人:张长珠专利摘要:发明所述导纱钩包括导纱杆及与导纱杆相连的调节杆。其特征在于导纱杆与调节杆均由NiCr材料制造,导纱杆中部设有卷绕成环状的过纱通道。该实用新型采用NiCr材料制造,有效地提高了导纱钩的抗磨损和抗划伤性能,延长了导纱钩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保证了导纱通道长时期的光洁平滑,使纺纱张力稳定,断头率降低,有利于提高成纱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