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把作业成本计算和CAD集成在一个成本信息系统中,从而对产品整个寿命周期的成本(包括一般管理成本)进行预测.该系统将设计决策和与其相关的各生产过程包括在一个扩展的CAD数据模型中,从而推导出产品制造所必需的各个过程.对生产方法、生产资源和生产时间进行合理分配以后,计算出产品的作业成本,并分别从产品结构和生产过程角度对产品作业成本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2.
一、作业成本管理概述 作业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所获得的信息进行作业管理,以达到不断消除浪费、实现持续改善、提高客户价值,并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一系列活动。具体来说.它是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本依据,对产品生产或经营过程中成本发生的动因加以正确分析。选择“作业”为成本计算的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费用,进而达到控制和节约成本目的的一种全面成本管理制度。其中,成本动因分析、作业成本信息获得、强化控制并帮助决策是其三大特征。  相似文献   

3.
作业基础成本法简称ABC法或作业成本法,是按各项作业消耗资源的多少把成本费用分摊到作业,再按各产品发生的作业多少把成本分摊到产品,通过这样的微观分析和详细分配,使得计算的成本更真实地反映产品的经济特征。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生产工艺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制造费用占成本的比例不断提高,传统的成本制度已不能真实地反映成本的构成。为此,学者们提出作业成本迭,以弥补传统成本法的不足。ABC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该方法认为,产品(或成本对象)是由一系列用以促进生产的作业或活动所形成的,而这些作业要耗费一定数量的资源。这些资源的耗费就是引起该项作业的产品的成本。在作业成本法下,作业被认为是由生产引起的,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产品消耗作业,作…  相似文献   

5.
作业成本计算对成本管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业成本计算能将成本与它们真实的因果关系联系起来,所以方便了成本计划的编制。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编制成本计划最大的特点是以作业量及作业为基础,并通过作业中心来编制计划,从而减少了传统成本计算法编制计划中责任不清的问题。通过较好地揭示成本发生的因果关系,能够较准确地制定出产品的单位成本。因而能够较准确地确定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正> 一、成本计算对象与基本思路 1.作业成本的计算对象及其与传统成本计算对象的区别。在作业成本法下,企业的生产经营被分为互补互斥的若干作业。这些作业分别以各自不同的形式吸纳资源价值,又分别以不同的方式为最终产出提供服务。产品成本表现为各类资源流出的价值,即经由作业流入产品这个物质聚合体的价值和。由于每种资源被多种作业吸纳,每项作业又服务于多种产品,因此要计算产品成本,并同时满足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7.
企业工序核算是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成本的一种方法。2000年我厂开展了作业工序核算。通过一年的运作,2000年完成产品产量比1999年同期增长31.34%;可变成本与1999年同期比较,累计节约317.9万元;合格铸件可控费用成本比1999年累计节约240万元,全年为公司减亏增盈557.9万元,做到了增产节支创效益,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彦军 《冶金财会》2006,25(7):27-28
任何产品成本按时段细分都存在着产前成本(投资成本)、生产成本(作业成本)和产后成本(销售成本)。新产品也不例外。本文从新产品的投资资本预算管理,投产前设计阶段的质量——成本分析及生产过程中作业成本管理的分析中向我们提示了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进步一定的条件下,产品成本中的物资消耗的下降是有限的,降低产品成本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新开发产品的成本不应仅仅从事简单的事后核算,更应加强事前、事中的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9.
王敏 《冶金财会》2023,(4):35-37+41
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互联网信息传递高速化等的发展,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因此,企业在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已然成为企业整个生产经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钢铁企业生产流程长、原料和主副产品繁杂以及参与运营的人员多,以致其成本管理工作相当复杂,因此,传统的成本管理工作无论是在数据统计的时效性还是在反映生产实际的准确性方面的劣势日益凸显。在ERP系统下将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相结合应用于钢铁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分析了其在降本增效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方面的优势,并结合钢铁企业的实际提出了改善成本管理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邢台机械轧辊(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邢机)结合生产特点,建立起作业成本管理体系,以作业为中心实现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取得了显效果。因为这样做不但能计算最终产品成本.还能反映出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环节的成本水平.从而加强与之相关的专业管理工作,以适应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1.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西方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业成本法以资源流动为线索,以资源耗用的因果关系(动因)为成本分配依据。其基本原理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通过对企业作业、动因的划分和选择,将资源成本按资源动因  相似文献   

12.
关琳 《冶金财会》2005,(6):22-23
成本费用的严格划分和准确确认,是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和核算工作的基础工作,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企业成本费用的合理性。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一是从企业原材料的采购开始就寻求价低、质好的原则来降低采购成本,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二是在原材料的储备过程中强化库存物资管理,降低库存材料费用。三是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标准成本的管理模式,来控制生产中的费用,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四是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办法,严格控制产品生产过程及销售中的费用,增强企业产品质量意识。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保定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自2007年起,遵循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立成本标准体系,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和全过程成本管理,实现成本管理方式转型”的要求,探索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开展作业标准成本测算工作,并尝试在年度成本预算中运用作业成本法,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现场生产成本控制是产品制造过程中对物资消耗、劳动消耗和各种支出的控制,它是企业成本控制的组成重要部分。现场成本控制有两大特点:首先它是根据企业统一计划和有关制度规定进行的成本控制工作。全公司成本控制中心,根据企业成本控制的目标,通过分解,为生产现场规定各种成本控制的具体目标,还规定进行成本控制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成本工程”技术是9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成本管理的成功模式,它对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传统成本管理是基于财务成本信息的管理,通常的过程是:先进行市场调查、预测,然后进行产品设计,再计算出成本,最后再估计产品是否可能有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重点是采取多种措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并在市场反馈的基础上再努力改进设计、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6.
浅析成本领先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成本管理范围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过程 ,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 ,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 ,使企业未能获得全面的竞争发展战略。然而 ,对于处于开发型、竞争型市场环境中的企业来说 ,成本管理更有必要注意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应该把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放在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虑。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 ,它表现为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及外的“价值链” ,通过了解整个行业的价值链来进行成本管理 ,更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17.
现代经济社会中,成本控制必须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一、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1.产品成本费用控制。成本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物化劳动消耗与活动劳动消耗的总和。成本费用控制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和考核,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努力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较为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是采用工序成本法。工序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  相似文献   

18.
<正> 企业界流传着这样一条古老的公理:80%的销售量由20%的产品生产(即所谓的80/20法则)。今天,当许多企业转而采用多种成本动因,实施作业成本计算法(ABC法)时,却惊奇的发现20%的产品(或顾客)竟然产生了225%的利润。这条被卡普兰称之为20/225法则的新公理表明:许多产品实际上正侵蚀着企业的利润,而这一点在传统成本计算系统却是无法觉察到的。在现代企业的制造环境中,传统成本法计算的成本到成本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东洋工程公司(Toyo engineering Co)的专家认为,当今制造业的生存三要素是信息技术(IT)、供应链管理(SCM)和成批制造技术。使用信息技术就是由依赖人工的作业方式转变为作业的快速化、高效化,大量减少人工介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供应链管理是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出厂的整个生产过程,使物流资源的流通和配置最优化。  相似文献   

20.
对基建施工企业目标成本管理,有的施工企业设定从中标价中减去预期利润、应上缴的管理费用等,余下的就是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所能够支出的最大限额,即目标成本;有的施工企业采用全面作业成本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模式;有的施工企业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成本控制中心,明确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责与成本控制职责,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