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吕斌 《老区建设》2006,(3):29-30
近年来,九江县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县域经济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综合实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一、立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第一要务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必须坚持平稳持续的经济增长不动摇  相似文献   

2.
2006年,胶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3211”奋斗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更加重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态势,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社会明和谐程度明显提高。在最新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中跃居第26位,列全省第4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张懿笃 《发展》2007,(4):11-12
2007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从县外大环境和县内小环境比照分析,临洮经济发展总体上又处在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
傅国民 《唐山经济》2005,(12):15-17
古冶区过去一直是唐山市的经济小区。着眼于迅速提高本区经济实力,古冶区委、区政府把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提出了“小区要有:大作为,加快向全市中等县区迈进”的奋斗目标。通过几年的努力,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后劲。2003年至今,全区共安排建设项目261项,计划投资106.48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3项,1-10亿元的7项,已完工162项,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开平区作为以工业为主导的中心城区,近年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加快发展促进和谐,以统筹兼顾推动和谐,以明进步引领和谐,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2亿元,财政大口径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1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和1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42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9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和5%。跨入“十一五”,站在新起点,开平区紧密结合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努力建设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和谐新开平。  相似文献   

6.
刘岩 《辽宁经济》2006,(6):12-12
"十五"期间,大连市围绕"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工业经济保持了稳定、健康和较快发展.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了127%和143%;"十五"累计完成技改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比"九五"增长140%和69.2%.一批企业通过调整改造,实力大大增强,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达到10户,其中,石化股份、西太平洋石化超过300亿元,冰山集团成为全省装备制造业第一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迁安市综合经济实力第一镇马兰庄镇,总面积48平方公里,总人口14540人。近年来,该镇按照科学、和谐发展的新思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打造现代化小城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05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26亿元,完成全部财政收入5.39亿元,年均增长79.8%,占全市的近1/6,人均3.7  相似文献   

8.
《浙江经济》2006,(4):F0002-F0002
“十五”时期,是诸暨历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之一。诸暨市实施“工业立市,开放兴市,文明强市”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主题,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金桩 《北方经济》2009,(23):27-29
近年来,镶黄旗紧紧围绕保护草原生态、推进经济转型的总体要求,坚持"夯实基础、保持增长、调整结构、做大总量"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综合经济实力和地区竞争力迅速提升,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0.
11.
《宁波通讯》2006,(4):27-27
近年来,下应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亿元,同比增长1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700美元;财政综合收入达到3.72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8亿元,位居全区第三位,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区第五位。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力,对于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农业、农村的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迁安在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洋县最根本的就是紧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围绕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三产活县战略,致力改善民生,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突破发展。洋县是农业大县,发展潜力巨大。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不懈努力,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后劲渐显。2008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2007年全省跃升18个位次、获省争先进位奖的基础上,完成生产总值33.7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居汉中市第一,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但还存在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经济结构层次不高、管理比较粗放、  相似文献   

14.
从张家口看,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镇域经济弱、工业经济小、民营经济少、特色经济慢,2004年县域人均生产总值只有5215元,不足市域人均额的60%。因此,尽管我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逐年增强,但在发展中落后的局面还没有大的改观。据有关资料,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水平排名后30位中张家口市约占三分之一,全市13个县中有11个县仍为国家级扶贫重点县,2003年,13个县生产总值和一般预算收入的总和均不足全省的4%j县域经济已成为制约张家口市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瓶颈。  相似文献   

15.
石门县是湖南西线开发的龙头。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示范城镇、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省文明县城等殊荣。目前,石门县又迎来了第二次战略机遇期,10年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投资将达到200多亿元。如何把机遇转化成大发展、大跨越的动力?关键在于抓住机遇,科学运筹,乘势而上。打造五大支柱工业,构建大工业优势。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行工业化战略。从石门实际出发,应重点在提升电力、建材、化工、机械、食品加工等五大传统产业上下功夫。盘活机制活工业。理顺产权关系,摆脱家族式经营管理的…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间,田阳县将通过实施“工业大县、农业名县、经济强县、和谐田阳”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广西经济强县,努力构建和谐田阳。 一、跨越式发展的2006年  相似文献   

17.
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未来。“十五”期间,滦县县委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改革推动、开放带动、科教拉动”战略,时间和成果证明了我们这一战略的正确性:2005年,我县完成生产总值95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4%;完成全部财政收入5.8亿元,比2000年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32.9%;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5倍。2002年以来,我县始终位居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30强行列。“十五”期间,滦县经济和社会取得跨越式发展,就是因为我们一贯坚持了“三动”战略。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环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天津市公共交通四公司(以下简称四公司)发展速度的加快和我们企业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落实天津公交集团公司党委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如何使四公司综合实力得到提升,使四公司能够在激烈竞争的客运市场中得到持续高效的发展,这是摆在公司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此,四公司党委审时度势,结合四公司生存发展的实际,  相似文献   

19.
《唐山经济》2006,(4):21-22
近年来,遵化市始终把项目建设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抓,一二三产业一起上”,通过做大做强项目这个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促使该市完成了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市的转变。中冶集团、上海阳晨、上海复星、上海宝钢、上海华篷、广东宏远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慕名到遵化市投资兴业,成为项目建设主战场的生力军。从2002年至2005年,遵化市连续四年名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分别位居77、76、61、55位,位次逐年提升。依托项目建设的有力支撑,该市又响亮地提出了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双百强”,把遵化建设成经济、政治、化、社会全面发展的中等城市。综观遵化近年的发展,可以说咬定项目不放松发挥了关键作用,该市抓项目的做法给人以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闫丽梅 《发展》2005,(5):8-9
2.以夯实基础为重点,扎实推进"工业强州"战略,努力提高工业经济质量.巩固和完善企业改制成果,大力营造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工业发展环境.选择重点集中扶持,对各类优势企业和重点企业进行分类排队,制定相应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采取灵活有效措施,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坚持走传统优势产品提升与新产品研发相结合的路子,建立一批能够代表甘南工业形象的特色品牌和知名品牌,以突出工业品牌的甘南区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