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小麦良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应用近代科学技术选育作物良种始于19世纪末,西学东渐以后,我国的农业科学工作者积极学习外国的先进育种技术,选育作物良种,揭开了我国作物育种史的新篇章。我国最早学习西方运用近代科学技术进行选种的作物是小麦,所以本文简要介绍一下我国小麦良种选育的发展情况。其主要内容包括近代小麦良种选育的历程,含创始时期、奠基时期和发展时期;近代小麦良种选育的成就、含农业院校选育与推广的小麦良种和农事试验机关推广的小麦良种以及小麦杂交育种工作的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代稻作育种事业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近代稻作育种孕育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1919年南京高等师范农科率先按近代作物育种技术开展稻作育种;1925—1926年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先后将穗行纯系育种与杂交育种方法应用于稻作育种,成绩卓著;1933年中央农业实验所统筹各地力量开展大规模稻作育种,我国稻作育种初步走上统一组织、协调发展的道路;抗战期间我国西南地区水稻品种改良及示范推广工作发展迅速。文章分别论述了近代稻作育种方法的改进、育种成就、良种推广,并对我国早期育种工作者的作用及育种工作的经验与展望作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水权制度变迁(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3个历史阶段研究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水权制度变迁:第1阶段为先秦至汉朝,这一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建立、发展时期,国家开始制定正式的水权法律制度,但比较零碎而不成体系.第2阶段是唐、宋、元朝,这一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国家法律为主导的正式制度极为完善和发达.第3阶段包括明、清2朝,阐述中国古代自先秦至唐、宋、元朝水权制度、分析自先秦至唐、宋、元朝各个不同朝代时期水权制度特点,讨论这段历史期间制度变迁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康乾时期的经济繁荣渊源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农业生产的发展又同此期南方的耕作改制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一时期耕作改制的主要内容是发展多熟种植。康熙和乾隆两个皇帝及其下属都曾在长江流域试验示范和推广过双季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他们都未能实现在长江流域普及双季稻的目标。这同有关的政策规定,水利失修、劳力紧张、肥料不足和气候条件等均有密切关系。康乾时期上至皇帝下至省州府县等各级官吏,在试验示范和推广双季稻的过程中,逐渐悟出了这样一条真理:不应该仅仅拘泥于推广双季稻,应该因地制宜地推广多种形式的多熟种植。由于这一时期的官府在耕作改制中遵循着正确的方针,推动了多熟种植的健康发展,并与熟制改革相适应改革了土壤耕作制度,从而取得了增产上百亿斤粮食的显著效果。这个历史经验值得认真记取。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打好种业翻身仗。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这是推进我国种业变革的动员令,是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的冲锋号。粮食是社稷之本,  相似文献   

6.
<正>黄金鲫是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方法,经过8年的试验,育成的鲤鱼和鲫鱼杂交新品种。2007年经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业部批准,在全国推广的淡水鱼类养殖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近代山东,农事试验场是开展农业科学试验和推动农业改良的主体。农事试验场有四种类型,并大体上经历了清末、民国前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三个不同时期。各主要试验农场大都配置了近代新式科学试验仪器和设备,有专门的试验场地和固定的经费、人员编制,并有一定的常年试验研究课题。因此,试验农场的建立与发展,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农业科学试验的发端。农业科学试验肇始于本世纪初,二三十年代有较大的发展。试验内容分为栽培技术试验与良种培育试验,其中尤以后者成效为突出。培育成功的农作物良种,产量比普通品种有大幅度提高,推广后,成为山东各地广为种植的作物良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商品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综合我国国情,并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不同时期对粮食安全所作的不同定义,笔者在此提出我国粮食安全三个阶段的框架,并提出三个阶段的衡量尺度,三个阶段粮食安全问题的重点。衡量这三个阶段的天然尺度有两个,一是粮食的商品量比例;另一个是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比例。第一阶段,是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期,改革开放以前是比较典型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特征是粮食还没有满足消费需求,需要整个社会不遗余力地将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一般这一时期粮食商品量占产量的比例为30%左右;城镇人口比例未达到总人口的50%。这一阶段粮食安全的具体表述为,…  相似文献   

9.
王铭农 《中国农史》1996,15(4):74-78
明清时期是我国传统兽医动物阉割技术成熟和发展的阶段。动物阉割技术由应用于牛、马为主,进一步发展到猪、羊、鸡、狗、猫等中小动物。特别是应用于小母猪阉割技术上的“小挑花法”和“隐睾”手术法影响较大。这一成熟的经验和方法一直沿袭至今,在畜牧业发展上起到了重大作用。这一时期,我国动物阉割技术的经验、方法和器械曾传入国外,深受国外兽医界的重视和赞扬。特别是日本兽医界特地聘请我国传统兽医技术人员进行讲学,传授技术并努力学习这一先进技术。中国的动物阉割技术在世界科技史上独树一帜,它对推动世界动物阉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促进畜牧生产的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从达县地区来看,农业科技后劲不足,目前集中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1.后备技术严重不足。近几年农业科技的推广成效是十分显著的。目前“两杂”推广面积已分别占到水稻、玉米种植面积的90%以上;旱地改制、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也分别达到应推广面积的80%左右。作物的各项技术的增产作用,基本上是围绕良种和增施肥料来发挥效应的。从目前来看,“两杂”的增产潜力已不大;小麦育种尚无新的突破,当家的绵阳品系的麦种已开始感病,使用时间也不会很长;其它作物良种也面临着危机。因此今后一个时期至少是“八五”期间基本上没有较为突出的后备技术,这将严重影响着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事     
《农家之友》2004,(6):6-7
航天育种育出7个水稻新品种浩瀚的太空正在成为中国科学家水稻育种基地。著名杂交水稻专家、福建农科院院长谢华安日前对记者说,迄今我国已有7个航天育种育出的水稻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特优航1号和Ⅱ优航1号今年已进入全国生产试验,推广面积逾百万亩。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将航天技术用于育种的国家。利用航天技术将农作物种子送上太空,通过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场等太空独有的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可使种子基因实现地面上难以实现的有益变异,从而缩短地面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我国航天育种研究始于1987年。目前太空诱变表现最好的是水稻。江西、广西、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前半个多世纪中我国作物育种事业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育良种是提高作物产量,改进作物品质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民向来重视良种选育工作。西学东渐以后,我国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又学习外国的先进育种技术,选育作物良种,揭开了我国作物育种史的新页。我国新的作物育种事业,发端于十九世纪之末,到新中国成立,大约有五、六十年时间。在这五、六十年中,主要力量集中在稻麦棉三种作物上。其他作物如谷子、玉米、大豆、大麦等,虽也育成一些新的品种,但用力比对稻麦棉少得多,成就也不能和稻麦棉相比。叙述这五、六十年间稻麦棉三种作物育种的历史,完全足以说明我国近代作物育种事业发展的历程和趋势。下面先就稻麦棉三者近代主要品种的育成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中棉所45是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将Bt+CpTI双价抗虫基因导入晋95-1选系961027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原名:中221、ZGK9822。2003年通过国家品审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棉2003002。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建议加强原种生产和良种繁育工作,适宜在河南、山东、河北南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棉区作麦棉两熟春套品种种植,应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一、畜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加大生猪良种结构调整力度 ,二元杂交良种母猪饲养量达到 6 0 0 0头 ,比 1 999年增加 2 0 0 0头。二、加快畜禽良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速度一是引进一定数量的奶牛、肉牛进行试验示范 ;二是搞好家禽良种基地建设 ,选择兴国灰鹅和中华宫廷黄鸡进行引种试验。三、加大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力度全年重点推广低成本养猪、脆稻养猪、种草养牛等项新技术。一是种草养牛、养鹅技术 ;二是搞好脆稻养猪技术开发 ,并抓好试验示范点 2个 ;三是稻谷低成本配方养猪技术 ;四是全县推广民星“871”系列饲料 5 0 0吨。四、加大防…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花,名闻遐迩。经考证,古代茶花是一类山茶科山茶属可供观赏的常绿花木。据文献记载与当代实地考察表明,云南一带既是山茶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又是该属植物的起源中心;无疑,我国是茶花的主要发祥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山茶的文字记载。古人引种驯化野生茶花,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历代茶花分布,局部抵达黄海沿岸和黄河流域,但大量分布则在长江以南地区,这可供当前发展茶花生产,确定推广地域时参考。古人长期种植茶花,先后培育几百个名贵品种,为世界花卉业作出重要贡献。茶花栽培的历史经验值得借鉴,过去品种选育主要是通过发现变异,再用嫁接繁殖实现。应用此法选育品种,虽属有效,但进程迟缓。当前须发挥我国山茶属植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在采用传统育种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杂交育种,以选育具有各种优良性状的全新品种,同时须加速良种繁殖,推广先进栽培技术,使茶花生产得到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津新乌鲫,曾用名乌龙鲫,是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采用常规选育和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历经12年育成的我国首个黑体色三倍体鲫鱼新品种。2013年通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业部批准全国推广(登记号:GS-02-002-2013)。现已推广到辽宁、天津、河北、北京、山东、重庆、江苏等14  相似文献   

17.
一、立题背景湖北省是中国主要产棉省份之一,常年棉花种植面积700万亩左右,年需棉花种子1000万公斤以上,棉花生产主栽品种主要是荆州农科院等科研单位选育的品种。由于我国种子产业体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组织上政、事、企不分的“三位一体”,机制上责、权、利分离,技术上育、繁、推脱节,科研与种子生产经营长期分属两个体系运转。这种种子体制问题已障碍着种子产业的发展,表现在育种单位与原种场、种子经营公司、技术推广机构分设,造成育种科研与原种生产分离,原种销售与技术推广脱节,良种不能良繁,良种没有良法…  相似文献   

18.
晚清末年湖北农业改良述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凯希 《中国农史》2004,23(1):27-33
晚清末年是湖北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阶段,侧重发展生物技术,大力发展农业教育,成为这一时期湖北农业改良方面的显著特点。在张之洞等人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随着西方农学思想逐步传播和商品性农业较快的发展,湖北农业无论在农作物的良种选育、推广,以及发展农业教育和传播农业知识等方面,都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且在许多方面开风气之先。同时也为近代湖北植棉业和棉纺织业确立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创造了条件。通过张之洞等人的多方努力,使处在人口不断增长和严重水患压力下的湖北农业,仍有缓慢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正"十二五"时期,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不断加强,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业科技成就举世瞩目,涌现出一批重大成果,主要粮食作物育种、重大病虫害防治以及以基因组学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两县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验:一是加快粮经结构的调整步伐,千方百计扩大多种经营,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在具体调整过程中,坚持“稳定种植面积、推广良种良法、优化品种结构、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方针。如甘蔗品种主要推广新台糖系列,种植方法重点推广“等高槽型深沟板底双芽单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