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招聘是最容易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它可以简单到走走过场就完事。不论以后发生了什么问题,招聘的经理可以理直所壮地说:“所有该做的我都做过了。”抛出又是最困难的事。说它困难,是因为你即使穷尽所有的标准流程,仍然难以在短时间内识别应聘者是真人才,还是假人才。  相似文献   

2.
尽管按照某网站的调查,约60%的网友认为这所学校建得有点“浪费”,但是,笔者却想反问:为什么学校就不能建得豪华?为什么希望小学就非要“朴素”、“简洁”?难道最美最好的建筑不应该是学校吗?至于那些指责,看似“理直气壮”.其实真的没什么道理。  相似文献   

3.
有的人,原来明明是清官,甚至能直接跟行贿者叫板“你休想过我这一关”,为什么最后却沦落为巨贪?在进行了大量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之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许燕教授为解答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心理学的解释,她将之命名为“心理绑架”。  相似文献   

4.
组织文化     
《经济纵横》2008,(4):12-12
你也许会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们公司的主要问题在于我们的文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缺乏创造力,为什么那些不合适提升的人得到晋升,为什么我们没有很强的领导力的根源之所在。”这些抱怨有些是真实的,而有些则可能产生许多不良后果。组织中的培训和绩效专业人员很理解,组织义化很容易限制许多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补肽热”、“肽健康”正在世界范围内勃然兴起,它是一种“时尚”和“潮流”吗?不是;它是一种“盲目”吗?也不是;它是一种“炒作”吗?更不是。它是现代文明的需要和必然。过去的人不补肽,为什么现代人要补肽?  相似文献   

6.
我亲爱的Echo: 大约两个月前吧,晚上临睡前,你问我:“人为什么要死?我不想死。”我安慰你说:“我们就像现在这样,天天去游泳,肯定能活很久。”你似懂非懂地睡了。  相似文献   

7.
邵建 《开放时代》2001,(8):101-106
自由应当从“人与人”的关系说起,是人与人而非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自由的指涉所在。妨碍人之自由的不是自然,而是人所由产生的强制力量。和“自由”构成对应范畴的不是“必然”,而是“强制”,或“奴役”。  相似文献   

8.
仇富仇官是中国历史上普遍存在的历史文化现象,在社会主义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后,这种心理又突然出现了,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为什么中国人会有所谓“根深蒂固”的仇富仇官心理?并且好像“轮回”一般出现?这种“轮回”为什么都是在相似的条件下存在?如果深入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梳理和思考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晚上七点多了,在深圳祥通电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林锐的办公室,林锐和技术部经理方良胜正争得面红耳赤,争论的焦点是研发人员是否需要绩效考核。事情缘于技术部在2005年下半年的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歧。“技术部开发的一个产品模块,在最后提交使用后, 被证明不符合客户要求而没有上线使用。按常理,部门考核是不合格的,年终奖金的分配受影响肯定是合理的。”林锐对此理直气牡。  相似文献   

10.
立于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要求和谐;群与群之间追求和谐;国与国之间力求和谐。和谐已经成了人类的时尚,这个理论能在众多的理论当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她在传统文化中具有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当今社会又把她升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思想和标准。尤其是对处于转型期的林业企业来说更是特殊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高度繁荣充分开放的中国林业面前“和谐”更应该是家和万事兴的“精装版”。但是目前确有一部分人把和谐社会理解为“天下大同”,你有的我就得有,你没有的我想有.大家都有的我更应该有。更有甚者,为一已之利,不择手段,下流之极,以品头论足发泄私愤,以谩骂、诬陷、诽谤等下三滥手段恐喝他人,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  相似文献   

11.
“殖民文化”的沉渣泛起,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比如,在一些地方,店名、招牌以起“洋”名为时髦,中国人看不懂,外国人也不明白。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某些领域,爱国之士受到贬辱,汉奸文人及其作品却被重新发掘出来,大肆吹捧。仿佛以往对他们的严正批判,也不那么理直气壮了。在对外交往中有失国格人格之事,也时有所闻;一些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更有甚者,有的商店将鸦片枪当作工艺品出售,以猎奇赢利。某些人只顾赚钱,不顾国家声誉,确是利令智昏。凡此种种,表明“殖民文化”有沉渣泛起的苗头,不可等闲视之。 然而,人们对这类现象的看法并不一致,存在着种种模糊认识,是需要加以辨证的。 其一,警惕“殖民文化”的苗头,是不是“小题大  相似文献   

12.
黄谷 《经济论坛》2005,(5):118-118
古代有一位画家,这天被请进王宫为齐王画像。画像过程中,齐王问画家:“你认为什么东西最难画呢?”画家回答说:“活动的狗和马,是最难画的,我画不好。”齐王又问道:“那你认为什么东西最容易画呢?”画家说:“画鬼最容易。”“为什么呢?”“因为狗和马这些东西人们都熟悉,经常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只要画错一点点,就会被人发现,所以难画。  相似文献   

13.
在大学里许多失恋的男生,经常抱怨“为什么受伤的人总是我”!这是他没掌握谈恋爱的五大法宝,门当户对,爱你有理,舍得花钱,死缠烂打,创意惊人。否则失恋的也不会是他,该是那女生了。 其实,做广告与谈恋爱有许多相似之处。广告好比欲追美女的“男生”,你的目标顾客就是那“美女”。  相似文献   

14.
一、一道世界性难题 不知你所在的企业有没有这样的现象:明明单位规定早晨8:30上班,偏偏有一部分员工总是姗姗来迟,而且理直气壮地对罚款表示不满。他们的理由很多:堵车了,忘记打卡了,忘记交“外出单”了……总之,我迟到可以,你扣钱没门!  相似文献   

15.
成功金字塔     
桌上摆着两本书,一本书是被誉为世界第一经理人的杰克·韦尔奇所著的《赢》,另一本是约翰·伍顿所著的《全力以赴——让每一个人激情飞扬》。与杰克·韦尔奇充满了咄咄逼人的竞争之气相比,约翰·伍顿却认为成功并不是战胜对手,夺取桂冠,而是“如果你能够全力以赴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你就是成功的;假如你自己没有尽力做到最好,你就是失败者”。约翰·伍顿曾带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篮  相似文献   

16.
不知为什么,每当我忆及前些年关于人的本质的纷纷议论时,常常情不自禁地诘问:流行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规定,为什么偏偏忘掉了生产力一流行的观点认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段著名论述——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7页),是关于人的本质的唯一科学的论断。与之相异的看法,均系“抽象人性论”的体  相似文献   

17.
李申 《开放时代》2002,(4):117-126
在葛兆光教授看来,“中国学术界”或者“汉语学术界”的“麻烦”、“困惑”和辩论,都是诸如“科学(science),“哲学”(philosophy)、“宗教”(religion)、“文学’(literature)这类“舶来词语”带来的。中国人用这些概念“描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乃是“穿一件不合尺寸的衣衫”。并且认为,中国人之所以要穿这样的衣衫,不过是阿Q精神,要和人家比高低:你有的我也有,甚至比你阔多哩。而且在葛教授看来,这些争论都是“定义之争”,而定义之争就是“伪问题”。 本文不敢苟同“伪问题”说,而是想从讨论“舶来语”和“伪问题”入手,谈谈中国人为什么要穿这些不合身的衣衫。不过在文章开头,我要先说出自  相似文献   

18.
萧楠 《新经济》2004,(5):64-70
以“二”字为号的玩意儿大体上都不是那么令人舒服、不太干净。行业协会在近年也被人号之为“二政府”,假政府之名行刮钱之实故也。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协会被全国人民重炮轰击,终致除名,可见企业对此积怨之深。行业协会一事古今中外都有,新中国以来也有几十年历史了。行业协会本来是人类道德文明、商业文化、科技昌明的重要载体,如今在中国的全面退化和异化,令人扼腕。我们无意全盘否定,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而已。但是在今日中国经济体制大变革的时分,该对行业协会来个脱胎换骨的大手术了。  相似文献   

19.
人与人有个气场,气场内的人互相成就或干扰对方的性格发展。与不同的人在一起有不同的感觉,会令你有不同的表现。气场是一个人各种“气”的综合的、外在的表现。它的本质是一种关系。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就是指人与宇宙的关系。一个人要“养气”,就要处理好人与己(灵与肉)、人与人、人与天地(环境)的关系。领导干部要“养气”,就要把握以下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20.
《经贸实践》2004,(10):63-63
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辱骂别人,听话人当然很容易能听出来,如果说话人是利用会话隐涵来侮辱人,听话人就更应注意了。听话人不仅要菩于听出对方的恶意,而且必要时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对方一个含蓄的回击。据说,有一位商人见到诗人海涅(海涅是犹太人),对他说:“我最近去了塔希提岛,你知道在岛上最能引起我注意的是什么?”海涅说:“你说吧,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