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凌薇 《湖南经济》2002,(5):45-47
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法律设定的条文比较简单,有不少问题认识不一。笔者仅对实践中遇到的两个争议较大问题谈些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同行。关于非诉行政案件申请执行的条件非诉行政案件申请执行的条件,包括实质性的条件和形式上的条件。实质性的条件即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合法,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当然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形式上的条件,则是指申请的主体、申请的对象、标的、申请的时间以及受申请的法院等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本文重点探讨形式条件中申请时间问题。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3.
姜漪 《魅力中国》2014,(16):306-306
日本公法中是否可以适用私法规则以及有哪些民事法的规定可适用公法中一直是学者讨论的问题焦点。日本行政放弃特权与市民同位行使民事执行,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也没有禁止。在德国法系中此制度在中途已废除,英芙法系中此制度已纳入宪法中。因此在日本法律中没有必要禁止英美法系中的司法执行。因此。归纳在日本公法中哪些民事法的规定可适用公法,并借鏊其经验教训,能够有效推动中国法治建设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4.
行政公益诉讼作为维护公共利益和保证社会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已成为我国当前法学界一个热点问题。但这一制度尚未在我国建立,使得许多公共利益遭受相关侵害时,因没有人起诉及缺乏相关法律依据而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济。本文简要介绍行政公益诉讼的涵义和主要特点,分析了行政公益诉讼的法理基础,并从原告资格角度提出了建构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现行的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原则,以行政机关自己执行为例外。该制度存在着诸多不足,有待改进。要想克服现行制度的弊端,只有将行政强制执行权归属于行政机关作为惟一执行机关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彭云强 《魅力中国》2010,(3X):229-230
执行和解制度是执行程序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它产生于当事人意思自治,当事人协商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将对执行程序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的法律未能明确执行和解协议所应当具有的法律地位与效力,且在制度上欠缺救济手段,事实上否认了和解协议的民事协议地位。检察机关介入执行和解,居中协调争议双方权利义务的平衡不失为一项选择。  相似文献   

7.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产生是法治进步的结果,同时又在推进法治发展。这个制度已经在法治先进的国家中建立,并成为行政诉讼的发展方向。随着政府管理范围的扩张,政府损害社会利益的事件日益增多。为了保障公共利益,大众呼吁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因此,文章通过论述行政公益诉讼在我国的现状,分析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提出了如何构建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8.
9.
行政强制执行是我国行政法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当前,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是以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为主,行政机关自行执行为辅。这一制度是在总结世界各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陈倩倩 《魅力中国》2009,(27):168-169
公益诉讼是指法律规定的诉讼主体按照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法律,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确认和保护所诉合法权益,并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的诉讼活动。公益诉讼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可追  相似文献   

11.
在物权法理念和执行理论的指引下.在股权可以被强制执行逐渐被接受的背景下,流通股的股权执行突显出了优位性,流通股的股权执行优先于其他财产或财产权的执行。但流通股的股权执行的优位性并不是绝对的,需要权衡各执行当事人的利益,从而保障其优位性。  相似文献   

12.
车陆洲 《理论观察》2014,(10):83-84
2012年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修订之时,对执行和解所在条款进行了修订,增加了申请执行人在受到欺诈、胁迫的情况下达成协议的情况,并将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主体扩展至当事人双方。但是遗憾的是我国依旧没有从立法层面明确执行和解协议的可诉性。而产生可诉性问题争议之根本则需追溯至对执行和解定义及性质的争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反垄断法》第50条正式确立了反垄断法的私人执行制度,填补了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在法律规定方面的空白。但仅仅一个法律条文的规定使得私人执行制度显得很薄弱,在该制度的具体实施中将会遇到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设想:即采用相对无过错责任原则;建立豁免制度和确立管辖权等。  相似文献   

14.
马卫国 《特区经济》2011,(2):234-236
近年来,我国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急剧增加,为了节约司法资源,有效处理大量涌现的社会纠纷,我国不断扩大民事诉讼法中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许多地区的法院也对简易程序进行了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额纠纷引发的矛盾越来越多,比如人们的日常消费领域,这些领域的纠纷有多发性、标的金额小、涉及范围广的特点,人们在想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往往会因诉讼成本过高而止步,由此只能不情愿地接受商家的不负责给自身利益造成的损失。而传统的民事简易程序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已经不能满足小额纠纷解决的需要,一种比民事简易程序更加简化快捷的程序——小额诉讼程序函需引入。小额诉讼程序强调法官职权化和非证据化,这些特点能够有力地克服目前我国民事简易程序"无力化"的特点,真正发挥快速解决小额纠纷的作用。在我国目前案件数量急剧增加,诉讼周期长、效率低、积案大量出现的时期,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并吸收这一优秀制度成果,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小额诉讼制度,提高诉讼效率,实现诉讼的效益化。  相似文献   

15.
理论界对于行政不作为之界定,目前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虽然观点众多,但是都没有涉及到对公共利益的保护问题,因而忽略了重要的行政公益诉讼。文章旨在通过对行政不作为界定的缺失,引申对行政公益诉讼的思考,强调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亟不可待。  相似文献   

16.
代刃 《特区经济》2007,(12):247-24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行政公益诉讼,公共利益得不到保护的社会谈不上和谐。行政公益诉讼与构建和谐社会在价值上具有一致性,行政公益诉讼通过协调公益和私益间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从而保证现代社会在法律规制的轨道上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童瑶 《魅力中国》2009,(1):86-87
我国目前并没有关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规定。现实中,行政机关有许多违法行政行为限于现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而无从被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在现阶段,如何确立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是我国行政诉讼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华 《黑河学刊》2011,(8):80-82
行政公益诉讼本质上是对公民共同交往行为中公共意志的救济与维护,因此对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防止行政主体滥用职权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行政公益诉讼,基于宪政的视角,结合宪政的法治、民主、人权这三大要义对其进行分析,进而对行政公益诉讼理论与实践的推进提供坚实的理论导向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企业战略制定及其有效执行的思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并确保战略的有力执行。文章从开展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明确总体发展目标与思路及编制战略措施规划等方面对企业战略科学制定的思路进行了阐述;从明确战略管理组织职责、注重战略管理与预算及绩效管理衔接及加强战略实施评估等方面对如何提升战略执行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罗建升 《魅力中国》2009,(20):76-77
有这样一起执行案件,申请人甲男与被申请执行人乙女因同居关系析产纠纷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判决乙女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返还甲男彩礼款7000元。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乙女未按判决内容履行义务,于是甲男申请法院要求对乙女强制执行。案件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按照申请人提供的乙女娘家的住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