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个别单位的“现金”科目余额过大,甚至达到数10万元之多。通过实地盘点发现,余额过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察布查尔县某单位是全额预算拨款的国家行政机关,2007年被列入会计监督检查计划。2007年5月,笔者在该单位实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发现:2006年度该单位会计账目“现金”科目年初、年末余额分别为80307.30元和130657.44元,与当年单位出纳现金日记账年初、年末余额一致。2007年5月25日现金日记账的余额是30806.00元。  相似文献   

3.
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会计核算中,财政总预算会计要增设“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科目,行政事业单位则要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这种零余额账户,以往从未有过,现将它们对比介绍。 “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科目它是在改革中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资产类专用科目。用于核算财政国库管  相似文献   

4.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年度终了,“事业结余”科目应无余额;“经营结余”全数转入“结余分配”科目,如为亏损则不结转。《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年终“结余”科目贷方余额为行政单位滚存结余;有专项资金的单位应将结余分为经常性结余和专项结余进行明细核算。可是,在部门决算报表中,均有单位产生“负结余”。以山西省2005年度部门决算数据为例,有132个预算单位的年终结余总额或部分预算科目中出现负数,其中:事业单位113个,经费自理事业单  相似文献   

5.
《上海财税》2001,(12):45-47
一、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对现金核算部分,明确了现金短缺或溢余的处理方法。对于企业每日终了结算现金收支,以及财产清查等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核算,待查明原因后再分别情况处理:如为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员赔偿的部分,通过“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科目核算(如已收到应由责任人员赔偿的现金,直接通过“现金”等科目核算);属于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通过“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6.
预支旅差费一般在“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报销时应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交回余款时借记“现金”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但在有的企业里,却作了错误处理:即第一步按照预支数借“现金”贷“其他应收款”;第二步按照报销数借记有关科目,贷记“现金”科目。如此处理错在: (1)处理失实,科目的对应关系搞错。一般情况下,报销人不会先按预支数交回现金再办理报销,现金出纳人员也不会在有预支旅差费的情况下按报销数付以现金。会计是一门科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对某厂进行审计中,发现元月份50号凭证“在建工程”科目中支出96,245.32元材料费,出票人是某工业供销总公司。当审查2月份41号凭证时,又发现“应付福利费”科目中支付3,710元,开票人是某副食品综合商店。经验证,以上两张发票出于同一人手,且均以现金形式支付。为什么两个不同的单位,却是一个人开具发票?对此,审计人员先作了记录。当审查3月份44号凭证时,发现“应付福利费”科目中支付23,040元,出票人是某糖烟酒百货商店,时间为3月10日,发票号码为1910717。当翻阅到8月份28号凭证时,又发现“制造费用”中列支56,000…  相似文献   

8.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欣 《财政监督》2005,(6):36-37
预算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没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预算单位、基层单位、代理银行等环节制约机制相对松弛,职责分工不明。二是除年终额度结余划转基本户以外,正常执行中也存在同户名划转的现象,现金支付量偏大。三是会计核算处理方式不规范。首先是关于用款额度的核算问题。大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未增设“单位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或类似科目。另一种是增设“单位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或类似科目。  相似文献   

9.
对零售企业分摊商品进销差价计算公式的探讨西藏民族学院秦国华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的科目使用说明中,第143号科目“商品进销差价”,对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差价率=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月末“库存商品”科目余额+月末“...  相似文献   

10.
财会园地     
《理财》1998,(4)
财会园地基建款为何不结转?前不久,我们在对一企业财务收支进行审计中,了解到该单位已建成办公综合楼一幢,并投入使用,但帐面上既未显示固定资产增加,又未发现“在建工程”有变动,却发现现金帐面余额高达57万元的异常现象。经对库存现金实地盘点,终于查出了办公...  相似文献   

11.
坚持按会计核算流程记帐黄辉笔者最近在工作中,发现个别单位、少数财会人员在月终为了突击赶编会计报表,凭记帐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帐,即编制会计报表送报上级,就算完成己任。结果,忙中出错。会计报表送报主管单位后,发现总分类帐余额与明细分类帐余额不...  相似文献   

12.
新密市审计局今年4月份通过对某单位2000年度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查处了该单位利用“其他应付款”账户截留应上缴财政收入273,37949元的违纪问题。审计人员在查账过程中发现,2000年12月底“其他应付款”账户中的“罚没收入”明细科目余额69,96480元结转后期末余额为“0”。根据以往的审计经验,审计人员意识到:期末余额为“0”的往来账户不能轻易放过。于是,审计人员找出记账凭证作进一步审查,果然发现其中另有“文章”。原来,该单位将69,96480元并没有按规定上缴财政,而是通过转账的形式结转至…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近日下乡,看见一村级股份合作制企业财务公开栏中四个醒目的粗体字“重要更正”: “1.上期公布的库存现金余额1751.50元中包括1050元‘白条’抵库金额,实际金额应为701.50元。 ‘白条’金额现已分别由责任人郑××(575元)、许××(322元)、朱××(153元)兑付清楚,存入银行0019账号内。2.本期‘财务费用’科目余额975.17元,未扣除利息收入  相似文献   

14.
81年会计制度将“工资”科目改为“应付工资”科目,从资金占用方改为资金来源方,是一项较大的改革。由于“应付工资”科目月终有余额,与73年制度中规定的“工资”科目月终没有余额不同,引起一些同志的怀疑,有人称之为“闷葫芦”(见《上海会计》第6期)。最近《财务与会计》第6期发表的财政部会计制度司二处的问题解答,作了明确的说明。“应付工资”科目的贷方记本月实际发生的应计工资总额,也是应分配的工资数,其计算公式是: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财务检查中,发现某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未及时办理结账和转账手续,致使往来款余额过大;二是擅自将一些专项资金通过基层单位转入应付、暂存款科目;三是对超范围、超标准、超定额的一些不合理支出和超预算的专项活动支出,长期挂在应收、预付等往来科目上;四是各种个人借支款项过多,缺乏约束。这些做法,一方面隐瞒了单位收入,造成截留、转移、挪用、坐支或拖欠国家财政性资金;另一方面隐匿了单位支出,使这部分支出失去了应有的监管。对此,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切实加强管理。第一,要…  相似文献   

16.
我国行政、事业、企业等单位现在使用的会计科目,是分别由中央各主管部制订下达的。由于事前没有通盘的规划,因此,有些经济内容相同或相似的科目,叫法各异,给教学和工作都带来不少困难,亟有统一的必要。 这种矛盾现象表现为: 一、经济内容相同或相似的科目,叫法各异。例如:“现金”:这一科目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上称为“库存现金”,而在国营工、商企业的会计制度上则叫“现金”;“银行存款”: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上叫“经费存款”,农村人民公社会计制度则叫“存款”,而国营工、  相似文献   

17.
正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对日常收到现金的业务,其账务处理一直延续着一种方式,即出纳收到现金后,会计人员暂时不进行账务处理,待出纳将该笔现金存入银行后,再以银行进账回单作为账务处理的凭据,其科目处理为,借方银行存款,贷方为相关科目,而并不实事求是从"库存现金"这个科目进行体现。据了解,这些单位的解释是:一是库存现金的持有数能从财务账面体现出控制在限额内,二是能避免出纳人员坐支现金等。  相似文献   

18.
袁继安 《上海会计》2000,(12):26-27,24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实施两年多来 ,在贯彻《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制度》在收支核算和收支结转方面有几个问题似尚待改进。一、关于事业结余《制度》要求“期末”将与计算事业结余有关的11个收支类科目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这11个科目是 :收支类5个科目———“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 ;支出类6个科目———“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  相似文献   

19.
[案情]A是某实业集团的总经理,任期十年没有接受过经济责任审计。2010年12月至2011年1月,内部审计部组成审计组对A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审计人员在抽查凭证时发现计提费用科目原始单据的合计数与记账凭证的数据不符。追踪审查发现:计提费用科目贷方出现现金,意味有现金流出,但无支付凭证。  相似文献   

20.
“171现金”科目是用来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和由此而产生的不确当的做法,即认为开出现金支票就是现金结算,于是,凡是以现金支票结付的款项,都要先通过“现金”科目再付出去,而不是直接借“有关科目”贷“银行存款”。如此处理,显然欠妥,既不符合结算制度的规定,也不符合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如此处理的缺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