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企业理论发展的一种趋势。论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早期思想、定义与分类进行了回顾:从企业伦理角度、企业社会责任角度、公司财务角度与公司治理角度对研究现状作了梳理,明确了核心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可操作性;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趋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绩效评价越来越多地关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为了综合反应企业的“社会人”以及“现实企业”的责任,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本身的不断发展,关于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也必将深入。其中,在科学界定和分类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及其实现方式,进而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剖析企业绩效的各个层面的方法尤其值得我们给予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4.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与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下称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在我国已有10年左右的时间,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综合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将这一研究引向深入,对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的发展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瑞龙与周业安合著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以下简称《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采取直面现实的研究方法,把主流的企业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相似文献   

6.
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利益要求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群体关注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取向是一致的;共同的利益目标能减少治理成本,提高治理主体的收益,使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在企业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缺陷与未来研究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在对主流企业理论的质疑和批判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迄今为止,它还不是一个非常完善的理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体系,它未来的研究必将致力于自身理论体系的完善,从而使自己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应该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同时,国有企业社会性质决定了其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内在契合。  相似文献   

9.
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通过提出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否仅仅只是提高企业绩效的手段、仅仅只是为了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而对主流企业理论的一种调整和改进的疑问,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了探讨.通过与主流企业理论进行对比,从企业的本质和企业的目标两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深入的阐述,并指出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在经济发展、人力资本不断升值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是企业理论的一种发展趋势,而不仅仅是提高企业绩效的工具.最后通过分析利益相关者的优劣势,大胆推断该理论的应用趋势为核心相关者管理.  相似文献   

10.
利益相关者相关者理论在我国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1999年后的研究文献中。研究成果体现在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分类、排序等17个方面。我国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虽然在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分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这些研究成果中,规范性和描述性研究成果居多,实证和运用研究成果少,运用研究成果缺乏可操作性。今后我国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应加强实证和运用成果的研究,增强运用成果的可操作性,同时提高研究的质量,以便更好地指导企业经营和我国的企业改革活动,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增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12.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该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首要贡献是提出了利益相关者这一重要概念,并在实际上强调了应重新审视企业社会再生产的整体性。但该理论在企业本质和目标、利益来源与生成以及数量分析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我们必须利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对该理论进行研究,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企业治理、财务管理、绩效评估、伦理管理、价值链经营战略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与支撑。从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来看,多属规范性研究,实证研究较少,主要涉及利益相关者的概念界定及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14.
企业社会责任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学者们形成了多种理论研究路径,利益相关者理论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不可否认,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因此,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的学术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利益相关者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在对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股东至上”公司治理实践的质疑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理论界一种认为股东是企业所有者,股东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即股东中心理论;一种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企业,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拥有企业所有权,即利益相关者理论。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界定、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及发展趋势等问题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丁薇 《经济师》2014,(7):273-274,276
随着企业对社会影响的不断扩大,各种关于企业的安全事件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神经,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再一次摆到了公众面前。为了更加合理的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文章以利益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内部利益相关和外部利益相关两个大类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指供一个参考。最后,就推进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实施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宏辉 《经济管理》2005,(23):93-96
本文通过考察默克公司、壳牌石油公司和BK公司在利益相关者管理方面的实际案例,揭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精髓在干:企业经营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的持续性竞争力取决干管理层对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回应质量;企业要正确认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属性,并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平衡协调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会计收入确认的角度出发,探讨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而非现行的赚取过程来确认收入,研究如何重新设定会计报表要素及收入确认标准的改变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通过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实现有效保护各利益相关者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利益相关者理论吸收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的营养,在20世纪80年代后获得快速发展。从经济学的契约观、管理学、社会网络分析和社会资本视角出发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关注效率问题,从经济学产权观、伦理学、政治学视角出发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关注公平问题。两大关注焦点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从微观层面上协调效率和公平问题开辟了新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20.
配股和增发的相关者利益分析和政策研究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本报告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配股和增发这两种发行方式对于非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 (包括参与增发的老股东、不参与增发的老股东、参与增发的新股东、参与配股的流通股股东、不参与配股的流通股股东 )等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发现在目前国内证券市场 ,配股比增发更有利于各方利益的均衡。同时 ,实证研究发现 ,配股折扣率与流通股股东超额收益率显著正相关 ,而与每股净资产增长率相关性不显著。这表明合适的折扣率配股方式在促进非流通股股东净资产大幅增长的同时更能保护流通股股东的投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