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利益,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一项意义深远而又迫在眉睫的任务。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的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通过经济、法律、教育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节约型社会),已经列入“十一五”规划纲要,其重要性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国际经验表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是富有远见的战略选择;但是不能忽视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需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推进发展模式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者相辅相成。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人们将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追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节约型社会是在生产、流通、消费诸环节,通过深化改革、高速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节约型社会包含节约型的产业结构、节约型的城市化模式和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4.
刘蕊 《经济导刊》2012,(2):42-43
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摒弃不利于资源节约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一种新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这将是长期的历史的任务,也是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抓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个核心,紧紧把握发展循环经济这个重点,以多样化的经济、技术和政策措施,推动社会全面转变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5.
企业如何开展节约型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资源消耗的巨增和资源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政府在积极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强调经济发展应与资源节约相协调。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生产经营销售也要体现节约精神。  相似文献   

6.
随着资源消耗的巨增和资源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政府在积极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强调经济发展应与资源节约相协调.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生产经营销售也要体现节约精神.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我国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有关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以及节约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设计能够综合反映节约型城市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指标体系,其中重点测度节约技型城市的资源节约水平、要素产出水平和环境友好水平.在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研究基础上,还进一步分析比较了长沙市与湖南省重要地市及全国其他省份城市的节约型城市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我国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有关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以及节约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设计能够综合反映节约型城市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指标体系,其中重点测度节约型城市的资源节约水平、要素产出水平和环境友好水平。在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研究基础上,还进一步分析比较了长沙市与湖南省重要地市及全国其他省份城市的节约型城市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9.
一、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依据与节约指数(一)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依据。准确把握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是开展节约型社会评价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在我国目前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先天脆弱、承载力十分有限而经济增长方式又比较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经济增长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作出的一项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兴衰的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和选择。它要求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  相似文献   

10.
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过去我们强调的“勤俭建国”相比,建设节约型社会内涵更广泛,层次更高,它把节约的理念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而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从生产的角度讲,节约型社会要求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单位产出对自然资源的耗费或浪费;从消费角度上讲,节约型社会是指在满足一定消费需求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对资源的依赖,获得更多的发展收益;从供给和需求关系角度讲,节约型社会要求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建立一个良性的循环,生产要以需求为导向,建立以消费为导向的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  相似文献   

11.
以税收杠杆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资源节约、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实质是节能降耗,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最小的能源资源代价实现最大程度的发展,尽可能不给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主要靠自律,当然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是激励和约束并重的政策手段,对促进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要科学规划,建立健全合理利用资源的税制与税收调节体系,与其他政策手段配合,形成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建立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在社会生产、消费、流通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节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缓解资源瓶颈对经济发展制约的选择,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石油、煤炭、电力等资源越发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瓶颈,使中国社会各界深感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性。但是应当怎样建立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节约观形成于不同的时代,产生于不同的原因,并拥有不同的制度保证机制。资源的节约直接与宏观经济效率相关,生产投入的节约直接与微观经济效率相关。我国现阶段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容应该是资源节约和生产投入的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举措就是必须完善现代市场经济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一、“两型”社会的科学内涵 “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礼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礼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一决策指导我国备行备业在生产经营服务等工作中要时刻遵循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原则。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园,节约型校园的创建离不开高校后勤管理。改进并不断完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将有利于建设节约型校园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建设节约型社会,克服资源浪费,能够减少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各方面浪费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需要树立节约观念、建设节约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需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王璐 《当代财经》2006,(5):5-11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节约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和深刻内涵的重要概念,它并非简单局限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节省,也不仅仅等同于传统观念中的消费节俭;相反,正是以劳动时间节约为基本概念,将节约范畴与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相联系,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财富积累和经济增长等现实问题相联系,甚至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与整个社会的和谐统一相联系。因此,从节约与消费相联系的角度探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节约思想,对于指导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新型节约型社会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晔 《经济问题》2006,(8):79-80,F0003
山西省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十分突出,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可持续发展能力匮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提高山西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的工作重点和目标,提出山西“十一五”期间推进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大量消耗资源来实现的,资源约束矛盾变得越明显。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资源粗放利用和透支利用资源的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有效解决环境资源瓶颈制约,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途径,是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号召,旨在扭转当前的园林绿化建设方向。节约型园林绿化,就是以最小的资源和资金的投入,实现园林绿化最大的综合效益,促进城市园林绿化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是要按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循环与合理利用的原则,就是要在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佳的室外人居环境。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约型园林”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