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企业业绩评价研究回顾及卡普兰和诺顿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以业绩评价指标为主线回顾了业绩评价研究的产生与发展。伴随着企业管理实践的发展,业绩评价指标经历了简单产出指标阶段后形成了长期以财务指标为主的局面。针对财务指标的不足,产生了“调整”与“补充”两种弥补思路。在回顾的基础上,阐述了卡普兰和诺顿所提出的平衡计分卡对业绩评价的理论贡献。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它是综合的业绩评价方法;另一方面,它是基于战略管理的业绩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2004年以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主导下的国企绩效评价体系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难度系数,这在我国国企业绩考核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国资委之所以采用难度系数,其目的非常明显,就是用统一标准来考核国企,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使用财务指标,二是使用难度系数。本来财务指标已经解决了企业绩效的可比性问题,但由于财务指标固有的缺陷,它所表示的绩效水平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企业主观努力的程度,例如,同样是增加100万元利润,大企业要比小企业更容易;而同样是提高净资产利润率1个百分点,小企业要比大企业更容易。因此,国资委引进难度系数,以图消除企业问因诸如此类因素所造成的差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3.
对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由美国杜邦公司所创立.利用财务指标间的内在关系,对企业的综合经营、理财状况及经济效益进行系统分析评价的方法.在我国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限制了它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其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的财务指标名称与含义不够准确.影响了正确应用:二是对财务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理解不深.对它的科学性认识不足.影响了分析效果:三是借助于该体系进行纵横对比分析的力度不够,影响了分析的广度:四是对财务比率分解方法的灵活运用理解不够.  相似文献   

4.
一、Z-score模型基本理论“Z-score”模型是一种多变量预测财务风险的模型。它不同于常采用的单变量分析法,“Z-score”模型是将多个财务指标综合起来加以分析判断,从而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5.
张丹莲 《数据》2003,(8):46-48
企业作为经济实体,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企业财富的最大化。股东权益报酬率反映的是企业投入资金的获利能力,反映了企业筹资、投资和生产运营各方面经营活动的效率。通过这项指标可以揭示企业各种财务指标比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综合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这种分析方法因由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创造的,故称杜邦分析法。一、衍化和延伸的杜邦比率分析法的提出及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有人提出一种“六要素比率分析法”,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分析,这种方法是衍化和延伸后的“杜邦财务比率分析法”,不同的是它用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  相似文献   

6.
曾晶 《会计之友》2007,(11Z):69-70
指标分析法是财务分析的常用方法,但是由于财务指标因素之间时间口径不一致.对应关系和因果关系不严格以及财务指标评价标准模糊不清,导致了财务指标的有用性大为下降。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经营者需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分析时通常会利用会计报表和财务指标进行。但单独分析任何一项财务指标或一张会计报表都难以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必须进行相互关联的分析.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标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杜邦财务分析系统是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它通过几种主要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全面系统地揭示出企业的财务状况.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调整财务政策和经营方针的“晴雨表”和“预报器”。能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采取有效措施.使经营管理活动按既定的目标轨道运行。但目前我国普遍采用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三因素分析.因此有必要还杜邦财务五因素分析的原貌。  相似文献   

8.
外资并购绩效的全局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公司财务业绩来评价并购绩效主要存在两大方面的分歧和困难一是财务指标的选择,二是对财务指标进行评价方法的确定,尤其对指标权重确定的困难较大.本文采用的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于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有所突破.通过对1995年-2002年间被外资并购的26家国内上市公司的业绩分析表明,所研究的上市公司并购前后四年中业绩都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外资并购当年综合业绩低于并购前水平,但随后两年业绩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石油行业上市公司绩效与产业整合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刚  刘慧芳 《企业经济》2006,(10):84-86
本文根据多元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对2004年度石油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公司经营绩效和产业整合做出分析评价。笔者认为,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财务指标不失为一种评价公司运营状况的客观方法,它为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评估和公司管理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赫 《企业导报》2014,(12):97+99-97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即: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中存在的缺陷以及针对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中存在的缺陷所采取的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2021年房地产上市公司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共选取了75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数据,构建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4个方面的9个财务指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发现,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是影响我国房地产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探究我国房地产企业在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内部条件和外部约束两个维度分析企业同股不同权决策的影响因素,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和调查问卷确定因素及指标权重。研究发现:内部条件和外部约束均会对企业同股不同权决策产生影响,且外部约束的影响程度略高于内部条件;在内部条件中,企业家对企业同股不同权决策的影响更大,而在外部约束中,影响更大的是制度环境;实际控制人类型、创新活动产出、投资者保护完善度、竞争程度分别在企业属性、企业家、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中占有最大权重,是决策时需重点考虑的指标。据此,应完善公司法,强化投资者保护;深化市场改革,维持合理竞争;培育企业家精神,增加创新活动产出。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个情结一直在影响着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一是《三国》、《水浒》中的论英雄,排座次;另一个就是农民起义时常提出的:不患寡,而患不公,这两者中后者是症结,而前者是方法,我们今天的职位评估与之可谓“似是而非”,所不同的是,它不是“义气”,而是科学。  相似文献   

14.
杜邦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构建财务指标体系,综合进行财务状况分析的方法。本文以紫金矿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杜邦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指出该分析法中存在的局限,并进行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系统正式的或临时非正式的,企业业绩评价活动一直都是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传统的经营业绩评价存在着不少缺陷,它重短期业绩评价,轻长期业绩评价:重过去财务成果,轻未来价值创造;重有形资产业绩,轻无形资产价值;重财务指标体系,轻非财务指标系统:重结果“秋后算账”,轻过程“适时评估”:重局部“分布业绩”,轻整体“组和效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曾晶 《会计之友》2007,(32):69-70
指标分析法是财务分析的常用方法,但是由于财务指标因素之间时间口径不一致,对应关系和因果关系不严格以及财务指标评价标准模糊不清,导致了财务指标的有用性大为下降.  相似文献   

17.
关于因素分析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因素分析是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因素分析法一般有定基替代法 (分别用分析值替代标准值,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与连环替代法(依次用分析值替代标准值,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而连环替代法有不同的替代顺序,这就存在因素分解方法的选择问题。如某产品的标准成本为20元/件,其中标准单价为10元/公斤,标准耗量为2公斤/件。2004年的计划产量为10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的不断成熟,给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带来显著提升。但近几年的疫情给电商行业造成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对其进行经营绩效分析,可侧面反映企业存在的问题。因素分析法能测算出各因素对综合性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及方向、分析经济指标变动的原因,评价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水平。因此本文以苏宁易购做为研究案例,运用因素分析法分析苏宁易购的经营绩效,选取净资产收益率这一财务指标,并利用杜邦分析体系将其分解为(EM)权益乘数、(ROE)净资产收益率和(ROA)资产净利率,构建数学模型,分别计算EM、ROE和ROA三个指标的影响程度,进行客观评价,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因素分析法的应用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内蒙古财会》2002,(12):30-31
因素分析法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影响经济目标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经济目标的偏差受各因素变化的影响程度,二是计算影响经济目标诸因素的变化会对目标各自产生多大的影响结果。前习惯上称为因素分析,后通常叫做敏感性检验。  相似文献   

20.
潘煜双  周燕峰 《财会通讯》2009,(1):75-78,82
权益结合法一直是充满争议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要求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本文重点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进行分析,通过对合并前后财务指标数据的分析,揭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时,将对存续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状况和财务指标等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对存续企业在合并前后股价的影响。同时还通过对购买法的模拟运算,对比分析企业在合并过程中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财务指标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