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频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及效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直接融资和非存款机构的占比增大,资本充足监管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及完善,中央银行调控目标、方式及技术的转变和完善,我国把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现象将会逐渐改变。  相似文献   

2.
经国务院批准,央行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11%提高到11.5%。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三大工具之一。与调整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相比,调整法定准备金是灵敏度最高、威力最大、造成巨大振荡的货币政策工具。它是决定货币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张丹 《企业导报》2009,(5):115-116
本文分析了2008年利率政策调整的有效性,得出了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利用货币政策对缓解流动性过剩及经济发展过热的效果是明显的,而在经济下滑的形势下,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其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过后,我国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由2008年底的15.5%一路飙升到21.5%,创下历史新高。本文就这一政策的背景、效应进行分析,并对完善存款准备金政策运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动性,即规定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自199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恢复扩大公开市场业务,积极创新货币政策调控工具,这标志着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实现了向间接调控为主的转变。2002年,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货币流动性稳步提高。广义货币M2余额18.5万,同比增长16.8%;狭义货币M1余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境外人民币流程和存量规模不断扩大的视角,分析中国超额货币之谜之成因。从宏观经济环境变迁和微观经济主体交易行为两个层面,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境外人民币流通规模扩张的原因;系统总结和归纳了现有文献中直接法和间接法下测算的境外人民币的流量和存量的规模,并从理论上阐述了人民币境外存量与超额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运用货币乘数理论,估计和测算了1997~2009年间滞存境外的人民币通过乘数作用实际所创造的货币供给。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澳大利亚对于未预期到的货币冲击,汇率和价格的时间调整路径.将Domsbusch的模型加以扩展,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VEC模型,判断澳大利亚的农产品价格是否存在超调.实证结果显示,澳大利亚的农产品价格比工业品价格调整的更快.  相似文献   

9.
评价我国民航业节能减排投资效率,总结节能减排工作的缺陷及改进方向和措施,能够为推动我国民航业绿色发展、提高节能减排效果、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以及有效制定节能减排治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构建不同类型实施单位、不同项目类别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及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我国民航业节能减排投资效率评价模型,对我国中南和华北地区民航业节能减排项目的投资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民航节能减排项目没有达到相对有效,应该从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和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入手改善我国民航节能减排效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