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基于2013~2018年俄罗斯的粮食资源出口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量化并实证分析影响俄罗斯出口到中国及各个国家粮食资源的各种因素。经过测算各国粮食资源贸易的效率和潜力,得出贸易双方国家人口总数、出口国经济水平、是否临海及FTA协定对粮食资源贸易有积极促进作用;两国之间距离对粮食资源贸易产生抑制作用;进口国GDP总量、关税水平、海运基础设施对粮食资源贸易影响不显著;同时得出中俄粮食资源贸易效率较低,即潜力巨大。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促进粮食资源国际多元化合作、挖掘并提升国际间粮食资源潜力及效率、发挥新疆地区优势来推动粮食资源走廊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来源于国际国内宏观环境波动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在微观层面致使企业经营业绩下滑、在宏观层面降低国际贸易的潜在市场需求,影响微观企业主体的经营业绩,进而负向影响制造业国际贸易增加值。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国际贸易增加值具有抑制效应,且出口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贸易抑制效应大于进口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间品、复杂全球价值链贸易增加值的抑制效应分别大于传统最终品、简单全球价值链。此外,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制造业国际贸易增加值的关系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流向及跨国分工程度等因素影响,其中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发达国家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国际贸易增加值的抑制效应最大,而跨国生产分工越深化的行业受到的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3.
社会生产和消费活动中的资源产品消耗在增进消费者效用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污染排放,污染排放又会导致消费者效用水平的下降。在这两种效果的共同作用下,资源价格与污染排放的长期关系具有不确定性。本文从生产性排放的视角,在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下,研究了开放经济中资源性产品国际价格与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基于理论模型的分析显示,稳定状态下的污染排放水平与资源中间品国际价格呈正比,基于80个能源进口国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也支持了上述结论。这意味着,在开放条件下资源品的高价并不能抑制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4.
2018年3月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面对美方贸易制裁,我国采取了包括对大豆等农产品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却也暴露了农业产业安全面临的深层次困境:一是我国作为最大农产品进口国具有“大国效应”和贸易依赖,陷入了“贸易困境”;二是我国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农产品价格“倒挂”,形成了“价格困境”;三是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受内外条件制约而面临着“补贴困境”;四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农业产业该如何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全球化困境”。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行径不应动摇我国捍卫经济全球化的决心,未来我国农业产业只能是更深度参与农业资源全球配置。基于此,我们提出“口粮自给,休养生息,因粮于敌,大权在握”的十六字破解方针,即将国内有限农业资源集中于口粮生产、建立和完善休耕制度、发展海外屯田、着重培育本国农业综合企业和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产品交易中心。  相似文献   

5.
2007~2008年世界粮食作物价格的急剧上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各国长期的农业政策。从农业贸易看,农业贸易限制程度远远高于工业贸易,这不利于粮食作物产量在全球的分配;从农业生产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完全不同的政策导向,导致了全球农业生产的低效率。应对世界粮食价格飙升最有效的长远机制是全球粮食贸易自由化,减少甚至取消贸易扭曲的农业生产和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将国际贸易推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泥沼,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采取大量不合理的贸易限制与贸易救济措施。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首当其冲,遭受了众多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成为首要目标国和最大受害者。贸易争端数量居高不下、强度增大;涉及到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领域;除“双反”措施之外的技术性、绿色壁垒开始增多;摩擦议题也升级到经济体制层面;同新兴发展中国家摩擦日益增多。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争端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大顽疾。面对这种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在平常心面对的同时,需要反求诸己、深化改革,礼尚往来、法律抗衡,坐而论道,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7.
从产品空间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基于1995—2017年全球贸易数据,探究出口产品间的相关性、进口国家间关联与出口国家间关联在中国拓展贸易产品和市场范围过程中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品相关性、进口国关联度和出口国关联度对中国出口多元化均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分产品类别的检验结果显示,随着产品复杂度的升高,产品相关性对贸易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在高复杂度的产品中,出口国关联度对贸易扩展产生了相反的抑制效应。从出口贸易的特征分析,可以认为中国当前处在国际分工的相对低端环节,出口结构存在一定缺陷;地理邻近的国家间不仅存在着交流与合作,也存在着竞争和挤出。应当沿着相关性原则推动贸易多元化进程,基于现有产品优化出口结构,以邻为鉴,建立更多贸易关系,提高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规模和生产能力,向高端产业转型,始终保持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保持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8.
李群 《产业经济研究》2004,(6):40-45,52
管理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不仅具有同样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而且在产业政策取向上具有类似的价值判断。文章首先比较了管理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异同点,然后阐述了两者在产业政策上的价值取向。本文认为,新贸易理论比管理贸易理论更具贸易保护倾向,管理贸易政策既没有抛弃传统贸易理论的精髓,又包容了GATT的原则,还兼顾了不同产业的特点,从而更受发达工业国家的青睐,也得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成本会计在反倾销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明 《新智慧》2005,(6):12-13
一、成本因素在应对反倾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成本因素是反倾销胜诉与否的关键。 根据《WTO反倾销协议》(简称《协议》)规定,如果某一产品由出口国销往进口国的价格低于正常贸易过程中出口国对内销售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围的商业,那么该产品的出口销售被视为倾销。如果倾销产品在出口国国内市场的正常贸易过程中不存在该类产品的销售,或由于出口国国内巾场的特殊情况,不允许对此类销售进行适当的比较,那么倾销产品的倾销幅度应通过同类产品出门至某适当第三国的可比价格加以确定,或通过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上管理、销售和一般费用的合理金额及利润加以确定。可见,在接受反倾销调查中,应诉方举证出口产品不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标准成为胜诉与否的关键。而成本是价格的基本组成部分,产品成本的计算会直接影响价格。因此,成本因素是确定倾销与否的最根本标准,也是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中最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总结“十三五”时期中国数字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国际竞争力上升等主要特征。在“十四五”时期,应抓住全球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快速发展及“一带一路”市场广阔等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中国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出口竞争力日益提升、数字产业基础雄厚和数字经济市场潜力巨大等优势,增强数字技术与产业、贸易的融合能力,推动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和服务贸易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完善数字服务贸易政策促进体系,加强数字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机制,积极参与数字服务贸易国际规则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