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温历史,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民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伴随民营经济成长的另一面是一大批叱咤风云的民营企业家的涌现。无疑,这是我们整个企业家群体的骄傲。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巨大成就.我觉得中国的企业家.本土的企业家.或者说管理中国企业的中国企业家,对此的实际贡献不是很大。因为现在中国经济的增长,GDP的增长被三大因素驱动.一个是有大量的外资进入,二是有大量的出口.第三有大量的政府投资。我们中国企业家必须清楚地知道,中国的企业并没有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成长而成长。今天中国的经济和美国的经济总量相差7倍.可能五年前是11倍;但是中国企业的平均规模和美国上市公司的平均规模是在拉大.而不是在缩小。中国很多地方官员讲“不求所有.但求所在”,GDP在很大程度上给了中国很虚幻的一个光环,同时给了中国企业一个非常容易满足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张维迎 《经济界》2010,(2):23-24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就是:最有才能的人究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做政府还是在做企业?如果他们做企业,他们是在做什么样的产业?中国过去30年的体制转轨和经济的高速成长,是一个企业家队伍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和励炼成熟的过程。不理解企业家精神,不明白中国企业家队伍是如何形成的,就不可能理解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把握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8%~10%的高速增长至少可以维持到2025年!”这是我在广州出席“第五届南方企业家论坛”时作出的判断。对于目前各地奖励民营企业家股权的做法,我鼓励民营企业家要大胆拿.而对于目前实行的股权分置改革,我认为当初设置国有股不能流通的原则是错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哪里?如何把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挖掘出来并保持下去?这些问题在当下已成经济学家、企业家、官员们费尽脑筋、冥思苦想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10—2012年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的宏观经济数据和企业家能力的微观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分析企业家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不同市场化进程下企业家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差异化贡献。研究发现,企业家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社会责任能力越强,越不利于经济增长;相反,企业家关系网络能力和战略领导能力越强,越有利于经济增长。在不同市场化水平下,企业家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市场化水平越高,人力资本水平和社会责任能力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越弱,关系网络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将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建立了一种经济增长模型,强调企业家通过创造性破坏即创新,以对技术的试错,生产新产品,或以新技术、新方式生产旧产品。以此来改进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增长,创新,即是对原有要素组合的革命性破坏.、熊彼特特别强调,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集中表现。结合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我认为,内生于经济体系的技术变革,知识资本和企业家精神,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令人鼓舞,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脆弱性,看到中国经济作为新来者,竞争的根基其实并不牢靠。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激情的同时,还需要“冷静的脑”。这一点,对于企业家们来说,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王育琨 《新前程》2006,(11):26-28
为什么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30年中,涌现了一大批世界级的企业家,而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20多年中,却鲜有举世瞩目的企业家出现?这个发人深思的问题,部分答案可能在浮躁的企业家明星化之中。  相似文献   

10.
论东莞民营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的企业家数量越大.则经济创新和结构转换的能力就越强.经济增长就越快.经济发展的集约化程度就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企业家经济。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而企业家角色的灵魂在于企业家精神。美国自1991年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经济增长,相当一部分要归功于政府鼓励创立新企业的政策取向以及个人勇于创立新企业的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一头牵引着8亿农民的手,要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日子;另一头更牵引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内需。8亿农民的需求,将为中国下一轮的经济增长带来无限的动力,而一向关注政策动向的企业家们,自然从中嗅出了巨大的商机,洞察先机者更是早已出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中国29个省域地区1997—201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企业家才能配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家才能的生产性配置和非生产性配置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分别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这一估计结果在控制了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经济变量和人口变量后依然是稳健的。平均而言,个体就业比例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使该地区当年的人均GDP增长1.511%;国有就业比例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使该地区当年的人均GDP降低0.418%。本文的结论表明能否制定有利于企业家才能生产性配置的制度和政策对于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企业经济》2013,(4):48-53
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利用包含企业家精神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将私营部门雇佣比率和自我雇佣比率分别作为企业家精神的度量指标,使用1990-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口变量和制度变量后,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各省区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因此,政府应为个人和企业的创业及其竞争提供更好的软硬环境,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已有很多研究证明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文章采用新建企业比例和非公企业比例作为企业家精神的度量指标,探寻企业家精神在制造业行业经济增长及产业升级中的作用。通过对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和一阶差分广义矩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新建企业比例和非公企业比例均对制造业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存在正效应,其中非公有制企业比例的当期、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对行业工业增加值均有着显著影响;而将制造业行业进行聚类分析分组研究后发现,在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较高的行业中,企业家精神对行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中国企业的变化却相对较小,中国企业家的成长也相对缓慢,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阶层。这不是因为中国人不行,不适于做企业家,而是由于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缺少形成企业家阶层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一、当前中国企业家队伍的状况 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运行轨迹,我们不难看出企业家在其中的作用,如果缺了企业家这一核心要素,其变迁和转轨便难以发生。新一代的企业家不再是靠敢打敢拼起家,而是逐渐成熟的稳健经营、扎实管理型的全新的经营者,他们目光长远、思路超前、理念新颖、境界崇高。我们从这些精英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大批新一代的企业家正在成长,我们更看到了我们中国步入世界前列,且必然强大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科技与企业》2005,(3):12-14
过去一年,中国的热点投资行业有业绩,也有泡沫和问题。2005年,在经济增长减缓的大背景下,作为投资主体的企业家们看好哪些行业?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年.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一个从火星来的人到了地球.来观察世界上各国的经济情况.来观察中国.他会看到什么?他看到的是中国经济空前的繁荣。他看到拥挤的餐馆.得出了消费旺盛的结论;他看到了繁忙的建筑工地,得出了投资强劲的结论.同时他也看到了非常繁忙的港口.那么他知道中国的出口非常强盛,因此有过经济学训练的火星人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经济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的确非常繁荣。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你去询问中国国内的人们.会发现国内的人似乎是感到空前的困惑.不仅是企业家感到困惑.政府官员感到困惑,连一贯非常自信的经济学家们也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19.
一年前.笔者在《2005:跨国并购的价值冲突》(《中国企业家》2004年12期)一文中呼吁业界高度关注:“与虚张声势的中国企业浩荡出行相反,真正藏龙卧虎的全球公司却在悄悄地进村。”“跨国并购从来就是双向的通道,在我们的企业家对陌生的国际舞台跃跃欲试之时.需要清醒地看到.跨国并购的真正战场是在中国本土。中国企业的最大价值是赢在本土,中国经济就是全球经济的主战场.无论我们如何机敏.主场的败将很难成为客场的胜利者。与日本当年以市场开拓为主导的海外并购高潮相比.我们还处于散兵游勇阶段.远远谈不上来自中国企业的威胁。”今天看来.这一判断仍然不错。  相似文献   

20.
资讯集萃     
《宁夏审计》2004,(2):50-51
我们为什么要感谢中国;中国有能力化解经济增长过快引出的问题;中国耕地7年减少1亿亩;2004年中国面临着导致经济紧缩的10大因素;我国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