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村容整洁、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生活宽裕几项要求,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的角度,阐述改如何统筹发展的方略、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来完成这一关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发展农业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加快农村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新村建设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宿州市的新农村建设为例,通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意义概述,简述科学发展现下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张文丽 《经济问题》2006,(12):44-46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方略,也是落实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重要抓手。根据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突出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形成新的发展机制和工作机制,分阶段、分步骤,统筹协调,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大通镇坚持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走出了一条“有特色、讲和谐、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同时大通镇在新农村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需要着力解决。大通个案是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大通经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在增强发展协调性,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的五年,是石狮市主动呼应、主动融入、主动对接省委、省政府和泉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实现石狮“十一五”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为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因势利导、突破障碍,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是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本文在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进而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发展思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玉枝 《经济师》2006,(9):248-24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概念,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新理念,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举措。文章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如下观点: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二要突出发展的关键,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12.
张晓燕 《经济师》2007,(3):252-252,254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找到符合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规律的有效路径。文章从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等方面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旧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目前某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滞后,农业地位仍然薄弱,农民增收依旧缓慢,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道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阐述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的内涵和特点,在全面分析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市经济不完善、农民信息意识差、信息网络人才缺乏、基础设施差、政府主导不强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信息意识、加强信息素质培训、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搭建信息平台、建立基于网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培养农业息化人才等一系列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国内学者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思想观点进行梳理,以期对现实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茂林 《经济师》2007,(12):282-28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拉开了我国农村新一轮建设序幕。文章对孝义市贾家庄村新农村作了全面调查。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贯彻实事求是的作风,发展农业科技,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地处粤东的金史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转型发展和经济实力快速提升,新农村建设取得很多成就,但在农村发展与建设中,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农村居民点“散、乱、空”和日益严重的空心化现象,造成了土地资源、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9.
柯昌波 《经济论坛》2006,(16):8-8,2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调整城乡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实施策略,选择推进战略实施的突破口,是重庆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农村信用社如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祺 《经济师》2006,(7):284-284
农村信用社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拓宽视野,加快产品创新和服务拓展步伐,为农村拓展新功能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大力支持特色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社农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