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ERP软件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制约因素(一)落后的管理水平在我国,企业管理水平长期落后于信息化要求,如很多企业存在基础数据不全、信息失真的问题,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内部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创新的动力不足,采用信息技术处于被动状态,信息管理机构不健全,信息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到位,现场管理不严格、不规范,信息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企业税负不平等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一地区不同企业承担着差异化的税收负担,增加了企业的税负痛苦指数。本文利用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财政竞争对企业税负不平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税收竞争会缩小企业税负不平等,财政支出竞争会扩大企业税负不平等,作用效果在高融资约束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并且主要作用于企业所得税税负不平等。作用机制表明,财政竞争会改变地方政府的税收努力,这会导致企业间税收征管差异,进而影响企业税负不平等。本文提出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在制定减税降费以及税收优惠政策时,尽量降低税负不平等程度以减轻企业税负痛苦指数;压缩税收努力的弹性决策空间,弘扬依法征税精神;改革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机制,规范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遏制企业逃避税行为。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对现代企业来说,社会责任不只是一个责任,更是企业生存、发展、参与竞争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对这些方面的知识欠缺,导致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质量不高,这也直接影响到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判。本文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已实施,然而由于我国公司制企业改制不彻底,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动力不足,效果不佳,严重制约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有鉴于此,笔者就其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以加快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促进企业规避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5.
企业需要及时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来控制物流、资金流。然而,目前我国相当多企业的信息严重不透明、不对称和不集成。出于各自的利益,企业管理部门间不愿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人为制造信息孤岛,企业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更为严重的是,企业各层面都在截留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使得汇总起来的信息普遍失真,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有时合并的会计报表还掩盖了子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6.
由于增值税是间接税(价外税),虽然它在货物流转过程中经由企业收付,但最终则转由消费者负担,因此它不属于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导致企业权益的增加,也不构成企业的费用成本(国家规定税额费用化部分除外)。为此,在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界定增值税不属于企业收入及存货采购成本。  相似文献   

7.
一、非上市企业兼并的操作规范问题 1.兼并主体不规范。首先企业产权关系不明确,难以塑造企业兼并市场的交易主体。兼并主体资格问题是兼并行为的首要问题,企业产权界限不清,严重影响企业兼并活动的发展。在我国,除了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等组织形式的企业产权关系较明晰外,其他诸如全民所有制企业、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等企业的产权关系较为复杂。企业兼并是企业所有者的行为,它要求企业所有者把企业当作商品带入交易市场。由于产权不明确,由谁来做兼并决策,产权转让得到的价值归谁所有,兼…  相似文献   

8.
一、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突出问题1.信息失真,难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现代企业管理最根本的是信息的管理,企业必须及时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来控制物流、资金流。然而,目前我国相当多企业的信息严重不透明、不对称和不集成。出于各自的利益,企业管理部门间不愿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人为制造信息孤岛,企业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搞不清楚下面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企业各层面都在截留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使得汇总起来的信息普遍失真,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  相似文献   

9.
世界著名管理学家霍曼·梅纳德说过:未来属于企业,社会中心将是企业,因为企业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经济基础,是左右世界的力量。文化对于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社会的重要作用,不会因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影响它的价值。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很重要,你不了解不等于它没有作用,它今天没有作用不等于明天不会产生作用,特别是经济业态向更高层次发展时,企业文化的作用地位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10.
规模不经济的原因——管理不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集团越来越多,大规模企业也越来越多。企业的内外部坏境越来越复杂、多变,这使得大规模企业在应对内外部变化时的问题逐渐凸现出来,而且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大,规模不经济也逐渐显露出来。本文从规模不经济的原因之一-管理不经济入手,利用瑞星公司的案例分析管理不经济,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太林 《发展研究》2011,(10):102-104
中国企业年金肇始于1991年,经历了制度初建、改革试点、走向规范的不同发展阶段。至今,企业年金初具规模,制度基本成形:企业和个人缴费、个人账户积累、市场化运营、法人治理结构等。但仍然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如企业参与不积极、发展水平不平衡、治理结构不健全、税收政策不完善。需要从企业年金内部制度构建和外部发展环境两个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对规范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大型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部各自为政,与总公司争利而不管成本的现象十分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观念滞后,企业与项目部之间定位错乱,企业对项目成本核算不科学,项目管理的运营体系不完善,以及合同管理不规范。对此,企业须用制度明确企业与项目部的责权利关系,并对项目实行全方位监控。  相似文献   

13.
现今企业,尤其是中外合资企业,对外籍员工的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已成为制约企业对外籍员工管理的瓶颈。分析了企业中对待外籍员工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形成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作为众多企业的集合,供应链管理系统也存在一些社会心理问题:成员企业的积极性不够,核心企业的开拓精神不强烈,很多企业难于维持现状、做到不亏损就心满意足,或者是受到外部的压力而退缩不前,丧失进取心。我国的供应链企业在激励中存在哪些问题呢,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供应链中企业的社会心理问题,使整个供应链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15.
树无根不活,企业文化无根不立。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企业文化愈加为企业所重视,成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法宝。同时,许多企业在完成了企业文化的第一步,即凝练出文化理念的表象工作后,都会遇到如何落地生根的问题,根的深度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效果,这个深度就是企业文化的“深植力”。笔者认为,实现“知行合一”,是提升企业文化“深植力”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家投资报酬、企业债务水平及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分析表明,若企业项目是高质量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可使企业项目市场价值和债务水平提高;反之,若企业项目是低质量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可使企业项目市场价值和债务水平减少;外部知情投资者比例的变化与企业家报酬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与企业质量有关。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利于企业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17.
为维护企业利益不受损失,预防不安全情况发生,必须加强电厂保卫工作,特别是技防工作,切实做到为企业安全稳定保驾护航。本文结合水电厂实际,在总结分析企业治安保卫技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当前形势下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保卫工作,为企业及电网的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支持。  相似文献   

18.
陈梅  茅宁 《经济管理》2004,(18):16-20
本文应用期权博弈的基本思想对处于不确定环境中的企业性质做了新的解释。本文认为,在不确定情况下(包括市场环境的不确定和竞争者行为的不确定),企业本质上可看作是实物期权的集合,企业投融资的过程实质上是与竞争对手进行期权博弈的过程,企业边界应该确定在等待的期权价值和抢先进入的战略博弈价值均衡之处,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变化,企业边界在动态变动中寻求均衡。  相似文献   

19.
夏源 《新经济》2014,(19):25-26
一、OEM企业面临的问题 1.缺乏核心竞争力 经济危机打击下,众多加工企业纷纷倒闭,如今形势转好,重新得到订单的企业再度开工生产,在经济危机中幸存下来的企业无不开始思考企业发展方向,很多时候加工企业就只靠一笔大订单或者一个大客户来维持生计,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厂房里工人加班加点不停歇的生产,无暇顾及技术培育和人才培养,如此模式下企业难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忽视培养核心技术,企业职能部门不完善,管理模式简单粗放。  相似文献   

20.
企业并购失败率缘何居高不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水英 《时代经贸》2006,4(7):34-36
由于企业并购可以实现企业超常规发展,因此倍受企业青睐。然而,纵观国内外的并购案例,效果却不令人满意,并购失败率总是居高不下。据统计,我国的企业并购失败率高达90%,其原因错综复杂,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企业并购动机不理智;对目标企业不甚了解;政府行政干预过度;企业并购成本过高、并购支付方式不当;并购后未进行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