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绿色转型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降低绿色产业的融资成本,发挥对我国经济绿色转型的巨大推动作用。文章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估我国2010~2014年的经济绿色转型程度,并且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比较政府绿色投资和绿色金融投资对经济绿色转型的驱动作用,结论表明绿色金融对于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程度大于政府绿色投资。最后,文章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增强金融产品创新等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绿色发展的关键并不仅在于技术的革新以及理念的创新,更在于一套完善的经济政策体系的构建。其中环境经济作为绿色发展理念的着力点,更应当从一个更为完善的角度来审视政策体系的建构。政策体系应当注重和完善突出问题的解决思路、环境经济的原则及其目标以及环境经济政策完善的步骤和总体思路。在我国绿色经济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环境经济的发力必不可少,而政策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更是环境经济发力的动力源泉,应当以发展环境经济为核心,落实环境保护综合名录的建立,完善环境信用评价体系以及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从配套政策机制完善的角度来促进环境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做出政策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李雨昕 《北方经济》2012,(23):95-97
在我国,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两者之间如何分配社会资源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有效解决这一矛盾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平衡和兼顾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绿色金融政策。绿色金融包括三个方面: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金融。就目前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而言,后两者刚刚起步,且规模和作用比较有限,关注点主要集中在银行业,尤其是银行的信贷业务方面,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年的改革,非公有企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蓬勃的动力。绿色经济是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目标的产业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与非公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基于我国非公有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的资源条件、经济环境,研究了非公有企业对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及促进方式——发展绿色产业的产业链、帮助培养绿色科技人才并提供发展机遇与渠道、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环境技术进步、吸引投资者对绿色项目进行投资、助力政府的绿色政策制度。通过对于促进作用的分析找出仍需加强的内容并给出相关建议——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协调性需加强、科技人才的管理方式需要创新、非公有企业监管存在漏洞、绿色创新质量及创新氛围尚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林木西  肖宇博 《改革》2023,(12):78-94
基于2014—2021年城市相关数据,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的实施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试验区政策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研究表明:试验区政策能够显著推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较于非试验区城市,试验区政策的推行可以提升试验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且政策具有空间溢出正效应,结论通过了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试验区政策对不同资源禀赋和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具有异质性。机制检验发现:试验区政策通过资本产出效应和绿色要素替代效应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以绿色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边际效益更大化为指引,及时并有针对性地扩容试验区和推广相关政策,可优先选择资源型城市和低级别城市进行扩容或推广相关政策,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施行区域差异化引导政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201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有效促进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其能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两条路径促进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显著,在西部和东北地区不显著;在有政策扶持的情况下,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政策优势能够提升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今后应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稳步推进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深化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融合,更好地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现代社会移动互联网技术进步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催化下的经济新业态和商业新模式,共享经济的绿色特性及其与绿色消费的耦合性和契合度,决定了共享经济是我国促进绿色消费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文章在梳理绿色消费起源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及共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共享经济促进绿色消费发展的机理机制和理论路径;针对我国共享经济促进绿色消费发展面临的相关制度供给不足、促进绿色消费发展的途径偏少及政策着力点偏离等困境,从顶层设计(政府)、供给端(生产者)和需求端(消费者)等方面提出共享经济促进绿色消费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吴颖 《中国集体经济》2013,(13):102-103
近年来,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作为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色信贷在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源起于政府发布的相关政策.起步较晚.近几年在政府政策的指引下发展迅速。但发展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当前国内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完善、改进的措施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我国2007年出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后一直大力推进新能源,新经济结构和节能减排等“绿色经济的建设.通过深入研究“绿色经济”的理论知识及相关政策,结合浙江省在实行绿色经济与大力推进结构转型的过程中的发展成果和所遇问题,借鉴美国加州发展绿色经济的成功经验,运用归纳对比和总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在发展绿色经济的过程中的财政政策以及产业结构转型中所遇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电力市场环境下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定——借鉴欧盟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碳经济时代,绿色电力在我国能源供应,特别是电力供应中的地位愈加突出,因而,构建持续、稳定、高效的绿色电力市场,形成科学合理的绿色电力长效发展机制,对于低碳电力市场下,绿色电力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立足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在总结欧盟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新型政策工具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并借鉴欧盟经验,提出了中国绿色电力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人力资源均衡配置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富安 《特区经济》2008,(4):279-280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和核心驱动力,人力资源只有与区域经济市场化程度相协调、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才能促使人力资源发挥其巨大效能。为此,应优化区域人力资源配置;注重人力资源区域共享机制建设;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甘西地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旅游市场前景广阔,开发潜力巨大。旅游开发条件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限制因素,严重地制约了该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甘西地区应实施可持续开发战略,以便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从而使旅游业能更好地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李丽  孙琪娟 《特区经济》2012,(4):197-199
陕北能源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但由于能源自身的有限性、不可再生性以及开发利用中的不合理性,能源工业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能源利用效率低,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长期以来,在能源(煤炭)丰富、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节能观念淡薄等因素影响下,能源工业从开采、运输到加工利用环节,形成了一种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这种过度的能源消耗必将加速能源资源的枯竭。因此加快能源资源转化研究显得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丘丽云 《特区经济》2008,235(8):37-38
新型工业化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加强泛珠三角工业合作有助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相互促进,处理好工业化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泛珠三角工业合作对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莉 《改革与战略》2011,27(4):55-57
北京的人口发展按目前的态势增长,会给这个资源稀缺型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文章认为,北京应发展公共交通,把部分职能单一的卧城、大学城、金融城、科技城发展成为在都市圈层次上自立化的新城,在各个区建立多个副中心,利用产业链、交通链、总部经济及辅助措施,使北京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向前发展,人类对资源环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文章通过对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实证研究与量化分析,对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现状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达到全载或超载状态,形势依然严峻。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提升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安徽和谐城市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城市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究其原因,是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非和谐发展引起的。根据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首先系统阐述了关于城市竞争力的各种理论,然后构建了和谐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对安徽省各城市的和谐竞争力进行评价并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承  朱新华 《特区经济》2007,224(9):63-6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资产总量和机构数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国的金融结构相对这两者而言则显得发展滞后。金融结构的滞后发展和不合理导致了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性,制约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经济发展的质量无法提高。为了改善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性,应对现存的金融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实现我国的金融业由量上的粗放型增长向质上的效益型增长转变。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升级:黑龙江、牡丹江旅游产业转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热岛效应"加剧,我国居民收入提高和法定带薪休假制度启动的一系列变化,推动了我国旅游产业由观光旅游逐渐向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升级,也为特殊气候资源大省黑龙江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牡丹江如能合理定位和战略性开发旅游产业,由传统观光旅游向夏季避暑休闲、冬季冰雪运动项目转移,就可成为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是特色农业发展潜力极大的地区,特别是近年来依托该区的自然、社会、资源赋存,特色农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从该地区特色农业整体发展情况上看,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跨越这些发展中的障碍,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东北东部边境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重要任务。本文在分析东北东部边境地区特色农业发展优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建议及宏观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