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加工贸易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增长较快,已呈现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为了避免外资向周边国家迁移,以及促进中西部地区加速发展,未来我国加工贸易应采取梯度转移的发展策略,通过主动招商、对口支援、区域协作等多种模式形成加工贸易合理的区域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区位商分析法,研究了陕、川、渝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区位条件,最后提出,为促进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西移,三地要积极争取国家加工贸易西移的政策倾斜,要多途径降低物流成本吸引加工贸易产业西移,要立足区位优势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3.
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对接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中西部地区顺利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文章利用Hoover系数的指标体系分析了东部地区产业聚集现状,确定出需要转移的产业。通过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分析确定出中西部地区可以承接的产业,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适合的对接点。结论表明,通过分析Hoover系数来指导产业转移具有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广西是我国西部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区。因其毗邻加工贸易重点转出地,又因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等众多区域经济合作而成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的热点省区。受制于较薄弱的经济基础,广西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上面临许多问题,文章着重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规模的产业链式转移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取决于中西部地区的主动性,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笔者曾在2003年《四川经济研究》11-12期撰文“中西部地区从事加工贸易的优势分析”提及我国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现状以及现有的东、中、西部地区分布不平衡的格局,并对中西部地区从事加工贸易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在此,笔者再就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策略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8.
9.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内产业转移与承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但也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了发展机遇。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沿海地区通过实施产业转移战略,不仅可以使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扩大国内消费市场,而且可以化解资源约束,实现区域产业升级。而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既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也有利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实现经济跨越发展。为此,中西部地区应该依托优势找准承接点,积极打造承接载体,优化承接环境,构筑产业集群,以确保顺利承接。 相似文献
10.
“被转移方、被转移区域是消极地在等待?还是积极地进取?他们是简单地承接?还是充分考虑的后发的位次而有思索、有规划地来承接这个转移?”在2008中国纺织服装郑州论坛上,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魏林在论坛一开始就向与会者抛出了一系列问题。目前.中西部政府和企业已经意识到纺织服装产业对于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采取措施,开展活动.制定策略,招商引资.促进当地承接纺织服装产业。 相似文献
11.
12.
中西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梯度转移陷阱"问题 所谓"产业梯度转移"是指某种产业经济从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扩展流动的常规方向.我国在产业空间布局上通常表现为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即"核心与边缘"或"中心与外围"的二元结构关系.一个是沿海等发达地区与中西部边缘区的经济技术,由高到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梯度,其经济、技术正按梯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另一个是,沿海等发达地区在进入现代工业化之前有一个要素集聚过程,这些地区利用其优势不断把中西部地区的人、财、物吸附过去,出现极化效应.即从中西部带走其本身发展所需的低价生产要素,形成回程现象,对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已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分析与评价——以纺织产业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产业转移出现和产业承接的动因,并从具体行业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区域产业承接能力的因素,通过对中西部地区承接纺织产业转移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区域产业承接能力应在考虑具体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对各因素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到客观全面的评价;在区域承接能力上,应抓住重要因素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5.
加工贸易与地区收入差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有不断拉大的趋势,本文利用1997~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加工贸易与地区间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证明: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加工贸易上的巨大差距是导致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工贸易活动主要通过增加GDP和就业影响收入差距。可以通过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工产业,并建立若干集零部件生产和加工装配于一体的专业的出口加工区,实现零部件的本地化来缩小地区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发生产业区域梯度转移,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产业集聚对产业转移的作用,并指出当前中西部地区违背产业集聚规律导致产业承接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最后提出如何利用产业集聚,制定合理有效的产业集聚政策加快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积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是很多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制定的实现经济突破发展的重要战略。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迄今国内向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规模并不乐观,其转移的产业类型也主要限于西部的优势产业,承接的最佳区位也只能是几大一线城市及其周边。而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西部还将面临低碳困境和生态困境。产业转移是一种历史规律和趋势,国家应对全国产业转移进行统筹管理,要给予西部地区更优惠的承接政策。 相似文献
18.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实现腾飞的重要条件,但由于欠发达地区自身软硬件环境的原因以及面临被发达地区产业锁定的风险,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障碍和被锁定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称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取得成效最好的地区之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我国经济增速不断放缓,而以皖江示范区为代表的一部分中西部地区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20.
李佐军 《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06,(20):1-9
当前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呈现三大主要特征。第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行业和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第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东部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但西部地区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要素低成本优势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