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农产品价格相比,有利于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并为政府进行价格干预提供了广泛灵活的选择。在与国际农产品市场接轨时,应从生产者价格支持、市场准入和出口补贴三方面对农产品出口进行干预;尽量采用非关税壁垒保护,减少禁止性关税,并利用关贸总协定有关条款对我国农业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
据监测,第50周(2009年12月7日-11日),国际市场大米、棕榈油和棉花价格环比有所上涨,其他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跌。所有农产品价格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3.
据《发展论坛》报道: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温铁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业大国一般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较大的份额,但我国的主要农产品“地板价格(成本)”已经高于“天花板(国际市场价格)”,中国在粮食市场上的任何一个动作,都直接影响国际粮价抑扬。前些年我们大进口一次,国际小麦价格就提高了一倍。80年代以来,国际农产品价格一直持续下降,但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因此,中国不是农业大国,而是小农国家。小农国家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民人口众多,土地所承载的农民人口压力过大,土地的生产…  相似文献   

4.
开放条件下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价格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开放条件下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实际上是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并轨,国内价格实际上取决于主要出口国的商业农场的生产成本。随着我国经济发生阶段性变化,我国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越来越高于主要出口国,在缺乏有效关税保护的情况下,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面临难以持续的困境。因此,农产品价格政策改革势在必行,既要保障种粮务农有效益、有积极性,又要保障生产的产品有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内外价差扩大,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和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  相似文献   

5.
随着贸易全球化和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日益显著。那么,国际价格变化对不同农产品国内价格影响幅度有多大?长期和短期价格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区别?导致不同农产品国内外价格传导机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国如何在开放的贸易体系下有效地调控国内物价?如此等等,这些问题成为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一、贵州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我国加入WTO后,贵州农业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主要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水平,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已大大高于国际价格的水平。我国玉米、大豆、小麦、棉花、水稻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7.
随着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上升,国际农产品价格不断下压等原因,国内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往往超过国际市场。同时还由于农业补贴的"黄箱",也加剧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我国农业市场竞争力低下等问题。如何减少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并形成一套防控机制来应对风险,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开出了良方。搭建市场、生产者、消费者三者关联的信息流通渠道及监测系统,坚持市场定价原则"农产品价格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消费者,  相似文献   

8.
进入6月份以来,我国多地市场鸡蛋和大蒜价格结束了年初以来的下跌态势而再度上涨,近期又有所回落。由此,细心的读者可能对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时涨时跌已经有很深印象并心存疑问。如何看待农产品价格的时涨时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是什么?政府、消费者和农民又如何应对农产品价格的波动?这些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经济研究》杂志许经勇著文认为: 一、我国农产品价格改革的第一步:是改革其形成机制,实现从行政定价体制到市场价格体制的转换,以恢复价格本来应有的资源配置与交换职能,使产品市场得以充分发育。这个过程从1979年起到现在,已经进行了十几年。 二、我国农产品价格改革的第二步,是实现生产要素商品化、市场化,这是产业或产品结构迅速地按照市场需求进行调整的基本保证。从经济发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我国农产品价格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农产品价格不合理的状况并未根本改观,仍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快农产品价格改革的步伐,逐步理顺工农产品比价、农产品内部比价及购销价格,尽快建立国家对农产品市场和价格的调控制度。同时指出,逐步实现我国农产品从抑制性价格向保护性价格转化,仍然是今后农产品价格改革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农产品价格经历了忽高忽低的剧烈波动。其中,少数农产品价格的高位和低位波动甚至成为社会舆论热议的话题。今年3月针对大葱价格过度上涨又出现了“冲(葱)上天”等热议。价格波动是农产品市场运行的天然属性。综观世界各国农产品市场以及我国不同时期和不同农产品市场,农产品价格无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波动。每种波动都具有客观必然性,虽然可以进行人为干预而影响其波动程度,但是通常不可能完全避免。农产品市场价格运行既具有必然的波动特征,又具有自行调节实现稳定的力量。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农产品价格上涨或者下跌一旦形成明显预期的时候,农产品价格不但很难稳定,而且还会加剧波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农产品产量与产品价格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农产品市场价格水平,已经接近国际市场价格。农民再靠增加产量来增加收入已成为过去;再者,农业生产成本上涨幅度,接近于有的甚至超出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幅度,1998年,我区7种主要农产品,即粳稻、玉米、烤烟、小麦、蚕豆、油菜籽、生猪,其中除粳稻外,其它6个品种成本价格均高于出售价格,比价倒挂,如烤烟成本高于价格260.41元/50千克,油菜籽成本高于价格108.73元/50千克。  相似文献   

13.
据监测,第29周,国际市场多数农产品价格环比上涨,仅大米和棕榈油价格下跌。  相似文献   

14.
据监测,第24周,国际市场多数农产品价格下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产品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计算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单价和农产品出口名义有效汇率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实证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情况。通过对平行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中国农产品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较低,出口商看市定价,吸收了大部分的汇率变化;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不同,在国际市场上占较大份额的农产品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较高,而份额较小的农产品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6.
农民收入与工农产品价格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收入与工农产品价格关系研究鲜祖德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个突出的矛盾是:在农产品供给好转的同时农民收入却增长缓慢。这一矛盾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产生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主要是工农产品比价不合理。怎样理顺价格关系,提高粮食购销价格,使...  相似文献   

17.
据监测,第33周,国际市场多数农产品价格环比下跌。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于2001年12月13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加快了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按照谈判协定虽然我国保留了小麦、大米、玉米、豆油等农产品的关税配额制度,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加入WTO后对农业产业的剧烈冲击。但是由于我国以往体制政策因素,其主要农产品如小麦、玉米的国内价格平均高出国际市场价格20%~30%,大豆价格高出41%;豆油价格高出106%,就连劳动密集性较强的大米产品的价格也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因此国际同类产品对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冲击将是前所未有的。同时,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前一直把大…  相似文献   

19.
据监测,第38周,国际市场多数农产品价格环比下跌。  相似文献   

20.
坚持市场定价原则 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今后我国将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推进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目标价格制度。所谓目标价格补贴,指政府事先确定农产品的目标价格,当该农产品实际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政府按照两者之间的差价补贴农产品生产者,保证其基本收益;若该农产品实际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则不需启动目标价格补贴政策。那么,为什么要探索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