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由原来单纯的中央计划的执行者和贯彻者,正日益转变为市场经济中名副其实的市场主体。由于地方政府也具有经济人的特征,因而其管理行为和管理方式必然会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与中央政府、其他地方政府之间不断进行博弈。这种行为不仅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而且使资源配置达不到最优。本文认为,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必须分析地方政府自身利益及其经济行为,从而为其规范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转型时期,地方政府受职能、财政分配制度、政绩考核压力、权力寻租等影响,投资行为表现为需求上的饥渴症、方向上的盲目性、政策上的本位论、策略上的功利化、预算上的软约束.必须通过界定地方政府的投资权力边界,严格预算约束,完善金融体系,改革政绩考核办法,规范地方政府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以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依据,分析得出西部经济增长与增长模型的悖论,认为西部经济增长应引入制度因素,重点分析在西部地区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西部地方政府制度变迁缓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产业结构、资源配置及地区竞争力提升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地方政府的一些偏差行为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为此,必须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政府的行为,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委托-代理框架内分析了地方政府的非理性经济行为,提出要从完善财政分权体制,引入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重塑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委托-代理关系,矫正地方政府非理性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府的目标与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不尽一致,而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的行为偏差尤其如此,主要表现为:目标扭曲偏好短期行为;反市场行为;反宏观调控行为;行政干预泛化;异化、手租行为等。造成这些偏差的原因,体制缺陷是根本,社会利益格局重组及其矛盾冲突是直接谤因,政府调适不足是重要条件。因此,必须调整优化地方政府行为并选择正确行当的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从财政分权体制实施以来,随着地方与中央财权和事权的分开,地方政府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公共投资任务,在地区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特质性分析,说明了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症结的有效措施,提高地方政府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8.
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低碳型的转变,客观上要求政府经济调控行为也要做出转变。传统政府经济调控行为会带来政府治理失灵、经济发展粗放性、GDP导向政府、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低碳目标约束下,政府通过转变经济调控行为构建起低碳政策制度供给、低碳发展公众参与的政府治理框架和社会行动体系,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是缓解资源矛盾和环境污染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当前地方政府收入结构呈现多元化、复杂化格局,目前主要由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制度外资金三部分组成,非预算内资金的高涨及增长趋势与政府行为倾向密切相关。从政府组织行为的视角,在分析当前政府收入结构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地方政府追求非预算收入的动力及其对社会公正行为的相关影响,试图将政府收入结构问题研究与政府行为倾向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理论分析表明,政府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中的作用确定无疑。从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关系上,我们可将政府在保障经济安全中的角度定位为:经济主权人格化代表。为此,政府需要做好“经济安全目标战略的制订,配置好经济主权转运体系,调动保障经济安全的积极因素”等许多繁杂的事务,并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施政效率、塑造出良好的政府角色形象。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目前依然未走出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中国经济要实现集约型增长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完善: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府行为;二是改进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意识;三是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四是完善政绩考核制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建立政绩考核制度;五是完善资源的产权制度;六是必须要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研究结构变量对经济行为与经济绩效的影响,应根据其研究目的不同,分别构造结构影响指数或结构分类变量,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3.
新制度经济学揭示了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是研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制度变迁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其内在的作用机理,而我国现行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因此,应从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动科技体制创新、规范要素配置机制、深化财税制度改革等七个方面对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4.
用经济学激励理论分析政治代理人的经济行为,可以发现官员外在激励有效性不高的原因.在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要有效必须具备一定条件;而在政治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满足激励有效性的条件难以具备,使得委托人对官员的业绩很难考核准确,很难实行货币奖励.官员的业绩不能准确考核,官员就会出现道德风险,官员得不到货币奖励,就会出现经济行为政治目的,两者都会增加代理成本和社会福利的损失,导致激励考核有效性缺乏和激励奖励有效性缺乏.这在我国经济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地方政府经济行为非经济性严重.从中也可看出一个合格的官员自我内在激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和转型下的中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导致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从而引发政府作用转变到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职能上;同时中国经济转型也将导致政府从过去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模式。在这样的国内外经济背景下,中国政府管制体制的改革必须具有前瞻性,以避免重蹈西方国家工业化政府管制模式的履辙。  相似文献   

16.
外贸结构转型通过技术进步效应、产业结构动态调整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经济波动风险减缓效应等内在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积极利用外贸结构转型促进经济增长及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机理,对于以外贸结构转型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1978—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从我国财政支出及其结构的角度出发,描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的转变。对许多学者所认为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逐渐减弱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解决方案是增加财政中的支农支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与一般理论相违背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应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从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入手,分析现阶段西部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相关制度创新可得出,西部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来自于自我的发展能力,而不是依靠不可持续的、外来的资源支持.实践表明,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基础设施、突破低水平发展的瓶颈等相关的制度创新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成熟,也可改善非市场机制的运行,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部金融》2012,(3):94-96
在逐步回归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如何正确把握榆林民间融资发展动向和规律,积极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民间融资对榆林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积极作用,对于榆林经济能否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增长,不但至关重要而且十分迫切。本文对榆林民间融资现状与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力图通过相关机制的建立,引导其成为榆林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助推器,以此促进榆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类是自然界中唯一可以在大规模群体中与非亲属成员合作的物种,这种独特现象引起了生物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的关注,但是,迄今为止的经济学基本上是以竞争为主线的,合作却没有获得经济学应有的重视。近二十多年来,合作行为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其实,纵观人类经济思想史,我们可以发现,在经济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关于合作行为研究的繁星点点,其思想光芒有力地推动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至今依然影响深远,值得我们去回味、总结和借鉴。本文主要从经济思想史的高度对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关于合作行为的思想进行总结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