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产业集群由于具有多方面优势,已成为影响FDI分布的关键因素。文章采用灰色关联度等定量分析方法,建立相关模型,对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集群与FDI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互为促进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统筹兼顾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与引资战略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分析了江苏沿海经济带FDI和产业集聚现状,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江苏沿海经济带FDI与产业集聚关系进行经验分析,验证了FDI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相互影响较为显著。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 FDI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滞后1期时,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 FDI是产业集聚的Granger原因。本文基于此,对新形势下江苏沿海经济带利用外资和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引起区域竞争方式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引进FDI对提升地方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有重要价值。本文对基于FDI的产业集群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4.
在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并行的经济格局中,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这两个原本联系不太密切的理论,现在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一方面FDI具有很强的地理集中性和产业集群效应;另一方面在产业集群对FDI也具有很强的吸聚作用,集群理论研究中开始关注FDI,系统地研究和总结FDI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FDI驱动型产业集群为分析对象,将其演化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然后以东莞ITC产业集群为典型案例,分析了FDI对产业集群演化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加强FDI对产业集群演化的促进作用,保障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市场创造模式,即传统的产业集群;②政府引导模式。文章以浙江义乌和广东东莞为例,对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是产业集群的发展。市场创造模式而形成产业集群的义乌,其小商品市场的发展推动了义乌城市化的快速提升,而东莞以大量吸引FDI,形成了基于FDI的产业集群,同样推动了东莞城市化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7.
我国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市场创造模式,即传统的产业集群;另一种是政府引导模式。本文以义乌和昆山为例,对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是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是产业集群的发展。市场创造模式而形成产业集群的义乌,其小商品市场的发展推动了义乌城市化的快速提升;而昆山以大量吸引FDI,形成了基于FDI的产业集群,同样推动了昆山城市化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8.
伴随我国劳动力要素价格的上涨,FDI是否会由于劳工标准的提高而下降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大连市实际利用FDI的金额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居民实际收入和实际利用外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高新园区利用FDI的金额与居民实际收入之间亦呈正相关性.即劳工标准的提高不仅不会影响利用外资的规模,而且有利于利用外资的结构优化.鉴于此,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在进一步提高劳工标准,完善劳工保障体系的同时,吸收、利用FDI的策略也应由FDI的规模导向向FDI的质量导向转变,由低地租、低劳工成本的优惠性引资政策向高劳工素质、高劳动生产率、高技术产业集群效应的内生性引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9.
FDI型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刚性及其超越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众所周知,国际直接投资(FDI)中常常出现产业集群现象。许多地方政府由此运用集群战略来招商引资,以增强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与粘合力,从而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然而,基于FDI萌生的产业集群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竞争优势刚性(Rigid- ity)问题。本文试图从这一方面人手,深入剖析FDI型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过程中生成的刚性现象,  相似文献   

10.
在FDI主导型产业集群中,跨国公司可能给本土企业带来“挤出效应”,并使地方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地方政府和企业如何突破产业升级障碍、寻求产业升级路径将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苏州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为例,研究FDI主导的外生型产业集群特征,并提出本土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三大对策:树立区域自主创新信心;构建区域集群创新网络;设计激励制度,培育本土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张沛东 《经济论坛》2006,(11):21-22
一、引言从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来看,我国目前的地方产业集群主要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主要以本地力量为依托,依靠自身企业聚集、孵化、发展而形成的内生型产业集群。另一类主要来自FDI在特定区域的聚集,依靠跨国公司的产业关联和产业链复制而形成的外向型产业集群。后一类型的产业集群由于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乃至产业链的依赖性,而使其在成长中具有较强的脆弱和不稳定性。因此采取积极的支持战略,促进基于FDI的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就成为这些区域发展的当务之急。二、基于FDI的天津手机产…  相似文献   

12.
上海浦东新区信息产业集群的升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典型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现象,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然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个国家的产业集群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提出促进集群保持竞争力,实现持续升级的基本研究框架。从全球和地方两个视角,探讨促进集群成功升级的内部与外部的动力机制。同时。本文结合浦东信息产业集群实例,从全球价值链和地方产业网络角度,探讨这种FDI驱动的中心——卫星型集群发展模式的现状、解析集群面临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促进集群持续升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FDI主导型产业集群中,跨国公司可能给本土企业带来“挤出效应”,并使地方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地方政府和企业如何突破产业升级障碍、寻求产业升级路径将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苏州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为例,研究FDI主导的外生型产业集群特征,并提出本土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三大对策:树立区域自主创新信心;构建区域集群创新网络;设计激励制度,培育本土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以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例,在创意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简单介绍的基础上,探讨了创意产业与循环经济、创意产业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得出了创意产业与循环经济、创意产业与产业集群两两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也和开放经济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如果合理运用产业要素变动和经济地理变迁的有利因素,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发挥产业集群的效应,提高产业效率。文章首先就产业集群的构成要素和发展机理进行一般性分析,然后对基于FDI产业集群模式进行具体的考察,再对我国利用外资和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这些问题的研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能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滞后效应视角下FDI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91—2008年的数据,从产业结构的视角,运用ADL模型和二元滞后回归模型的思想对我国三次产业的FDI与各产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以AIC信息准则、SC信息准则及LR统计量作为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的判断标准,对三次产业的FDI及产业经济增长变量的滞后期进行估计并测算。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的FDI与各产业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当年需求效应和滞后年份的供给效应。最后,就提高FDI在三次产业的利用效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崔长琪 《时代经贸》2012,(6):156-156
研究依据产业集群化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普遍性经济现象的现实背景,结合煤炭产业特殊性,界定和分析了煤炭产业集群概念,认为煤炭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两个子系统之间,具有内在的交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动态关联关系,其中,区域经济、制度、公共基础设施、资源和市场等五个微观环境,对煤炭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关键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开放的市场、FDI效应及国际化的经营策略3个方面入手,分析经济与市场全球化的趋势对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整合和重构汽车产业的价值链;通过嵌入全球性的价值链体系,从中搜寻、捕捉、创造新的价值;实施FDI战略,促进技术溢出效应,完善产业布局,形成国际化的集群网络体系,提高集群网络的创新能力;通过全球化经营理念的贯彻与实施,克服汽车产业集群固有的刚性,推动集群生命周期的更替;国际化的市场策略可以扩大集群内产品的市场空间,扩大集群生产要素的来源渠道;合理运用产业要素的变动与经济地理的变迁,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加快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发挥汽车产业的集群效应,提高产业效率。  相似文献   

19.
珠三角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主体和核心,该区域产业集群及宏观税负水平快速增长,备受社会关注。本文选取1986—2009年的数据,基于Ⅵ恨模型运用变量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全面分析珠三角宏观税负水平与产业集群程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当滞后期为2时,宏观税负是产业集群的格兰杰原因,但产业集群并不是宏观税负的格兰杰原因,并且宏观税负与产业集群之间是协整的,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对皖江城市带的FDI与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分析得出FDI与皖江城市带三大产业的增长总体上具有很强的格兰杰关系。然后,探讨FDI促进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效果,实证研究证明,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了安徽第二产业比重,降低了第三产业在安徽GDP的比重。最后,文章提出吸引FDI、提高投资质量,最大限度利用FDI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消除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