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对外贸易》2003,(1):40-42
当前,国外往往同时针对我国多个企业启动反倾销程序。由于国外反倾销的应诉成本很高,因此,同类企业联合应诉是很好的办法。在遭遇国外的反倾销调查时,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要发挥合力,共同应对,三者缺一不可。宝钢反倾销应诉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到国家宏观管理部门的关心支持,冶金行业协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等给予应诉的全力支持和帮助,消化了一些对我国反倾销的因素,从而取得相对合理的终裁结果。作为服务于政府和企业的外经贸中介组织——进出口商会在服务于企业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并跻身于世界贸易大国行列。但是,随着出口贸易的不断增长,中国企业也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国外反倾销诉讼。面对国外的反倾销指控,中国企业经过了由最初消极不应诉的被动状态到现在的积极应诉的主动状态的过程。为此,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企业应诉国外反倾销行为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中国企业积极有效地应诉国外反倾销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国外企业起诉我国企业商品倾销时,我国企业如果要进行应诉,就必须进行会计举证,也就是要收集会计证据进行抗辩,证明自己没有进行商品倾销或倾销的幅度比较小,以切实维护自身利益。但是近年来的反倾销应诉案例告诉我们,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的胜诉率比较低。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反倾销应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既是一个法律问题,又是一个会计问题,目前国内企业不熟悉反倾销应诉对会计举证的要求,这是引起反倾销应诉失败的重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40%的反倾销案是由于企业拿不出较为规范的会计相关资料而败诉,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和探讨反倾销应诉对会计举证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陈颖 《江苏商论》2003,(12):38-39
反倾销应诉搭便车是指我国企业在面对国外反倾销诉讼时,不应诉企业在不耗费时间、精力、金钱的情况下,依仗应诉企业的努力而获得与应诉企业同等收益的一种违反公平原则的行为。探讨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搭便车产生的根源与杜绝搭便车行为的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外对我国的企业反倾销调查层出不穷,截至2006年,我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应对反倾销调查成为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反倾销应诉的环境约束出发,分析了我国反倾销应诉所处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管理环境、文化科技环境的特征及对我国反倾销应诉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我国反倾销应诉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国外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采用一国一税制度的惯用做法,应诉反倾销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通过对单个企业应诉反倾销的经济分析,以及市场集中度与涉案企业应诉反倾销的整体力度分析,揭示了出口产品市场集中度越低,应诉力度越不足的经济现象,进而提出优化产业集中度与出口产品市场集中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反倾销应诉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庆春  巩爱凌 《商业研究》2004,(5):163-164,181
中国企业近几年频繁地遭受来自国外的反倾销起诉 ,反倾销已严重地阻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已成为我国产品出口路上的“拦路虎”。针对国外的反倾销起诉 ,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应诉对策 ,并且对应诉之道并作了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赵志红 《消费导刊》2012,(3):160-161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国外反倾销的主要对象和最大受害国,这不仅损害了我国企业的国际形象,很多出口企业在遭到反倾销时不敢应诉或应诉不力。本文针对我国企业反倾销会计维权存在的基础工作薄弱、出口企业在反倾倾销不同阶段中涉及到的有关会计维权问题,提出科学分析应诉决策、合理利用会计维权方法和建立应诉反倾销会计支撑体系的整体方案,以提高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胜诉率,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相似文献   

9.
反倾销应诉会计系统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针对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起诉,大多数企业听天由命、消极无为,即使有些企业积极应诉,但在应诉抗辩中获胜者极少。一些经济学者对我国企业不积极应诉或应诉不力分析了许多原因,也提出了相应对策,这些研究有深度有见解,对胜诉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怎样使用财务会计资料反倾销应诉阐述并不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40%反倾销案是由于企业拿不出较为规范的资料而败诉,从中也可看出企业会计问题是反倾销应诉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主要表现在财务会计数据是反倾销应诉中的基本数据。1998年4月30日欧盟把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名单中排除出去,采用了新的方式:一是以个案审查方式确定某个生产商是否具有市场经济;二是对中国企业实行更具体的确认差别——分别税率的讨论。同时针对中国企业设立了  相似文献   

10.
周灏 《江苏商论》2005,(1):54-55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反倾销受害国,每年遭遇国外数量众多的反倾销调查,现在我国企业的应诉率比以前大为提高,但却又面临高额的应诉费用带来的困难,也即应诉成本较高。所以面对这样的困难,建立反倾销应诉基金,对加强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促进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不但十分迫切,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的来说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出口示范效应、竞争效应提高了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在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还会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来提高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在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降低了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本文最后提出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高我国出口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企业如何利用现代信用管理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国内企业的信用管理现状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是多方面的,从企业信用管理模式和专业信用管理公司的服务内容两方面对比征信国家的情况来看,普通缺乏认识;根据目前我国形势,国内企业对落后局面必须采取相应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3.
鲁鸿雁 《北方经贸》2014,(12):15-16
由于合成革行业面临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生产成本提高、环保要求高等问题,合成革外贸企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订单量减少,国际市场份额萎缩。针对以上问题,从提高订单履行品质的角度提出了遵循帕累托法则,重视外贸跟单员培养;校企深入合作,定向培养跟单员的措施,来提升订单履行品质,增强外贸企业盈利能力。此外,跟单员应具有专业知识,熟悉产品性能和流程,高效沟通技巧和商务谈判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2001、2002、2003年我国的工业行业数据,检验了外国直接投资影响我国外贸竞争力的途径。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外贸竞争力指数的提升,同时也发现,在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自身的出口和技术创新都是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指数的因素,在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自身的出口提升了我国的外贸竞争力指数,而技术创新却降低了我国的外贸竞争力指数。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迪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2(4):29-34
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文章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的相关性,揭示出中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由此提出了发展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中外商会发展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商会是市场经济中代表同行企业利益的民间团体,其发育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发达国家在商会发展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商会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温州商会,但是它与发达国家的商会仍有较大差距。对中外商会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采取相应措施,可以从整体上推动我国商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浅析我国外贸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国际贸易中。加入世贸组织不仅给我国的外贸企业带来了机遇,而且也带来了挑战。随着贸易机会的不断增加,各种贸易风险也会接踵而至。因此我国的外贸企业在把握机遇的同时,应该加强对企业的风险管理,防范国际贸易风险。  相似文献   

18.
The Japanese software market size was U.S. $131,773 million in 2004. Due to limited domestic software production, Japan is highly dependent on imported software products. Despite the market potential for foreign software firms in Japan, almost no research exists on what kind of challenges foreign software firms encounter when they are entering the market. To fill this gap,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entry barrier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software firms in the Japanese market by using a multicase study.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most of the barriers are firm‐specific and mainly related to firms'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to operate in the market. The entry barriers encountered also seem to differ somewhat from earlier investigations, which have mainly targeted large manufacturing firms. The new observations included common barriers related to the intensive information flow of custom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needs and market requirements of software products. The findings are useful for both practice and further research. © 2007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影响出口换汇成本的各类因素进行梳理,将其分为政策性因素与非政策性因素,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研究指标。之后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GRA)实证研究各类影响因素指标对出口换汇成本的影响程度。最后,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调节企业出口换汇成本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ges and foreign investment in Mexico, Venezuela, and the United States. Despite very different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levels of development, we find one fact that is robust across all three countries: higher levels of foreign investment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wages. However, in Mexico and Venezuela, foreign investment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wages only for foreign-owned firms —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wage spillovers leading to higher wages for domestic firms. The lack of spillovers in Mexico and Venezuela is consistent with significant wage differentials between foreign and domestic enterpris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the evidence suggests some wage spillovers from foreign to domestic enterprises, wage differentials are small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