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载至2002年4月底,上海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达到25679家,其中,世界500强中有256家跨国公司在上海投资,许多跨国公司将自己的中国总部甚至是亚太总部设在这里。上海已成为无数跨国公司倍加青睐的城市。所以上海境外强大的消费能力构成了市场主体,东南亚的外国人喜欢买房居住,而欧美人士则是乐“租”不已。作为中国的金融贸易中心,国际化商务活动的往来频繁使越来越多的境外机构迅速“抢摊”上海。但处于资金成本有效控制的考虑,这些公司越来越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兼并企业的成功之道夏丹江苏盐都县委90年代以来,全球每年约有16000多家企业被兼并,其中80%以上进入跨国公司行列。如1995年度美国1970家被兼并企业中有1820家成为跨国公司的新家族,占81%。据欧共体企业家协会联盟组织统计,欧共体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摩配》2006,(4):25-25,27
中国巨大的汽车市场的诱惑之大,对整车企业如此,对零部件企业亦是如此。因此除了整车企业以外,跨国零部件巨头也纷纷进入中国攻城掠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外资在我国投资的零部件企业已近500家,国际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德尔福总部设在美国密执安州的德尔福公司1999年5月从通用汽车分离,主要产品为动力和驱动系统,安全、热工和电气系统,电子和移动通讯系统。德尔福于1994年进入中国,在北京、上海、长春设有代表处。目前拥有独资企业5家,合资企业多家,其中包括有与长江仪表厂合资的德科电子仪表、与上海汽…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社会》2013,(22):52-53
随着中国市场在全球影响力的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希望在上海设立亚太区总部甚至全球事业部总部、全球陆研发中心。上海在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方面,正处於历史性的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人类正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已逐步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20年前国际跨国公司就启动了企业信息化工程,力图利用IT技术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现在国际跨国公司都具备了很高的信息化承平.如瑞士的雀巢集团总部利用信息化系统.对分布在全球400多家企业的财务、资金、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中度低 我国目前农药行业的基本特点是“老大不大”,产业集中度很低,缺乏真正的龙头企业。我国2300家农药注册企业中,复配制剂企业无一家市场份额超过3%,大多数在1%以下。而全球最大的6家跨国公司占据了79.9%的国际市场份额,我国所有农药企业还不及一家大跨国公司的销售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包装工业》2011,(5):43-43
摩丹卡勒多尼(Hotan—Colortronic)是一家具有60多年历史的知名跨国公司,总部位于德国,中国总部位于太仓,在中国已经有10多家代理分支公司。  相似文献   

8.
上海日前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 截止2009年底,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经济总量为1215亿,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17.5%,其中包括制造业增长了14.5%,商业销售增长了20.5%,服务外包业增长了28.5%。目前上海在统计名册内的生物医药制造企业有410家,其中产值超过10亿元的有10家,  相似文献   

9.
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的资料,目前,全球约有1.1万家跨国公司及其12万家子公司,对外投资累计1.5万亿美元(截止到1989年),其生产总值占世界总产值的1/3左右,控制着世界上2/3左右的国际贸易、70%的技术转让和80%的工艺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技术转让的主要承担者. 自80年代起,我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从无到有,发展很快.据经贸部统计,到1991年9月底,我国有海外的非贸易企业已达927家.双方协议总投资为28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为13.7亿美元,占49%.但与  相似文献   

10.
30多年来,上海电气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开放水平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提高国际合作能力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上海电气对外开放的重点是引进技术,在进入90年代以后,合资合作成为上海电气对外合作的重点。上海电气曾与西门子、ABB、三菱等跨国公司相继组建了80家合资企业,其中与世界五百强合资的企业有近30家。上海电气对外的合资合作是比较成功的。上海电气的合资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100亿的有2户,超过10亿的  相似文献   

11.
《华北电业》1997,(1):7-8
一、达标创一流工作进展增况1.火电企业(10万千瓦及以上电厂)据统计,截止到1996年度考核期,华北电网已有32家电厂达标,占所辖电厂的78.05%。其中京津唐13家,占该地区的76.47%;河北7家,占87.50%;山西6家,占66.67%;内蒙古6家,占85.71%。2.供电企业截止到1996年考核期,华北网有32家供电企业达标,占所辖企业的91.43%。其中京津唐8家,占100%;河北5家,占83.33%;山西10家,占90.91%;内蒙古9家,占90%。3.农电“三为”达标截至1996年考核期,华北电网已有186家达标,占网局农电系统的51.96%。其中京津唐49家…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跨国公司对我国市场集中度的影响跨国公司与市场集中化的产业有天然的联系,根据《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1995年按外国资产排列的25家最大的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汽车、电子、计算机等行业中,而这些行业在世界范围内都明显是集中化程度很高的行业。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以上海为例,到1998年年底 ,全球排名前100家工业型跨国公司中,已有59家到上海投资156个项目,合同外资95.7亿美元。跨国公司投资规模大,平均规模高达6135万美元。这些跨国公司在上海的投资项目包括汽车、通信、电站设备、电…  相似文献   

13.
瑞士雀巢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食品制造商,也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雀巢公司创建于1867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沃韦,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闻名遐迩,拥有适合当地市场与文化的丰富的产品系列,为世界500强企业。目前,公司在全球拥有500多家工厂,25万名员工,年销售额高达1097亿瑞士法郎。  相似文献   

14.
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之间的指标比较可以是多方面的,如赢利能力比较、生产能力比较、市场占有率比较、人力资源比较等等。但是综合性的、最具实质性的比较应当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比较。有统计资料表明,目前世界上90%以 上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全球500家跨国公司手中。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保证这些跨国公司取胜的决定性因素。而中国目前的公司制企业与这些跨国大公司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参加本届天津客车展的中外知名零部件企业有70多家,展示了发动机、变速器、车桥、制动器、缓速器等产品。其中,玉柴机器、潍柴动力、一汽锡柴、上海日野、上海柴油机和东风康明斯等多家发动机企业展出了多款低碳、节能、环保发动机。  相似文献   

16.
AT&T坚守中国     
在中国努力了22年之后,AT&T终于有了“充分”的理由将总部搬到中国内地。7月中旬,《IT经理世界》杂志社在三亚举行的CIO论坛上,AT&T亚太区总裁卢逸夫在和几个参会的跨国公司CIO闲聊时不时地介绍着AT&T在中国的业务,特别是为企业搭建全球通信网的能力和经验。一位CIO半开玩笑地说:“你们把亚太总部搬到上海去,我就找你们合作。”卢逸夫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说:“我们一言为定。”仅仅两个星期之后,AT&T宣布将大中华区总部从香港搬到上海,新上任的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圣智也将长期在上海办公。  相似文献   

17.
企业远离总部,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采购、营销等职能部门,是跨国公司典型的组织表现形式。在跨国公司模式下,企业基于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将总部、生产基地、职能部门等价值链各环节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进行空间布局,以图最终实现总体利润最大化。目前,我国企业以跨国公司模式实行海外拓展的可行方式包括:布局海外研发机构,设立地区总部或投资性公司,打造全球供应链网络,建设海外工业园,等等。为此,应当抓好健全法律体系、加强政策创新与企业培育、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企业海外风险防控体系等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纺织》2005,(9):123-124
上海世贸商城的地理位置绝佳.临近虹桥机场,各国驻上海的领事馆群云集于此,旁边星罗棋布着7座甲级写字楼与著名的古北国际社区、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与世贸商城两大展馆、8家五星与四星级酒店.单说上海世贸商城就盘桓着众多声势显赫的跨国公司总部--英特尔(INTEL)、沃尔玛(Wal-mart)、德斯高(TESCO)、C&A(瑞士服装连锁商业巨头)……  相似文献   

19.
拜耳材料科技从2011年开始将其全球聚碳酸酯业务总部从德国的勒沃库森移师中国上海,更好服务中国乃至亚洲客户。其中,有近70个全球和区域职能部门随之相应迁至上海。如今,拜耳材料科技是第一家将公司旗下重要业  相似文献   

20.
概括了跨国公司的运作机理,即企业远离总部,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采购、营销等职能部门。企业基于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将总部、生产基地、职能部门等价值链各环节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进行空间布局,以图最终实现总体利润最大化。指出了当前我国企业以跨国公司模式海外拓展的可行方式,如:布局海外研发机构;设立地区总部或投资性公司;打造全球供应链网络;建设海外工业园等。最后提出了以跨国公司模式推进我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政策建议,包括抓好健全法律体系、加强政策创新与企业培育、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企业海外风险防控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