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行为轨迹的可追溯和低廉的交易成本,在大数据技术下催生了P2P网贷,并形成直接金融、间接金融和互联网渠道三大业态。作为信用信息共享的征信系统,在P2P网贷信用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过程中,可发挥贷前参考、威慑和事后督促、惩戒激励作用。分类推动P2P网贷纳入征信系统,是扩大信贷服务人群、提升信贷和征信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P2P网贷平台发展的关键是解决信用可获得性问题,强化征信体系建设.鉴于当前P2P网贷平台征信体系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尽快建立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构建多层次的监管体系,加强行业准入的标准建设,强化网络金融征信系统建设,提高P2P网贷平台的信用可获得性.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随着第三方支付逐渐普及,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P2P网络贷款是互联网金融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版块,各大P2P网络贷款平台不断创新,百家争鸣,弥补了传统商业银行贷款征信审查慢、贷款期限长、企业资质高要求高、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短板,丰富了我国的金融市场。然而由于国家尚且没有针对P2P网贷建立完善规范的法律法规,P2P网络贷款平台良莠不齐,小平台倒闭、卷款跑路的事情时有发生,对行业信誉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严重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正常发展。本文结合我国P2P网贷的发展现状,对P2P网络贷款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政府角度、P2P网络贷款平台角度、行业角度、投资者角度分别给出了防控建议,对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组成部分,P2P网络借贷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大众投资渠道,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然而在网贷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少P2P网贷平台发生异化,突破信息中介定位,游走在非法集资边缘。平台异化后的设立资金池、自融以及债权转让等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刑法规范的滞后性使得针对P2P网贷平台非法集资行为的刑事规制过度或者不足,因此需要基于保护金融创新的理念完善非法集资犯罪的入罪标准。  相似文献   

5.
P2P网贷平台是一种中介平台,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网络贷款提供信息或者撮合交易等。由于发展不成熟,加上相关的监管制度以及征信体系不完善,我国P2P网贷平台的发展出现异化,非法集资、集资诈骗等问题和风险频发。为了规范该类创新平台的发展,维护金融秩序,可以通过法律明确其中介机构定性,由银监会连同地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设置准入门槛,实行客户资金分离管理,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P2P网络贷款平台也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最近几年,P2P网络贷款平台更是犹如雨后春笋,每年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目前,P2P网络贷款平台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未来伴随着P2P网络贷款平台越来越壮大,P2P网贷将会与商业银行展开更激烈的竞争,甚至有可能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与模式。因此,了解、研究P2P网络贷款平台的起源、特点、模式等成为必要,尤其是对于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地应对P2P网络贷款平台对其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P2P网贷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种模式,自2014年开始P2P网贷平台以井喷式的速度增长,由此所带来的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加.由于对P2P网贷的监管存在盲区,使得近两年来P2P行业鱼龙混杂,P2P平台停业和跑路的事件频发,投资者的利益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从而引发了社会各界对P2P网贷监管的关注.为了更好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文章基于我国P2P网贷的发展现状以及目前监管中所存在的问题,分别从P2P网贷自身的角度和国家的角度对P2P网贷的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P2P网络借贷有参与广泛、交易方式灵活且高效、风险性和收益率双高等特点,但同时面临诸多风险:法律法规不健全使P2P网贷平台的合法性难以得到确认,对P2P网络借贷统计监控不足可能引发宏观政策执行效果被削弱的风险,信息不对称和统一信用评级体系的缺乏可能诱发信用风险,P2P网贷平台挪用中间账户资金可能引发操作风险,P2P网贷平台的担保机制容易触发流动性风险。为防范风险,助力P2P网络借贷健康有序发展,应明确P2P网贷平台的法律地位和监管主体,确立保持适当容忍度的监管原则,并确定P2P网贷平台的具体监管内容。  相似文献   

9.
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下的产物,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国内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还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投资渠道,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对我国金融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起源入手,介绍国外和国内P2P网贷平台的发展模式.具体以宜人贷和有利网为例,详细分析它们的运营模式.结合近期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具体规定,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由点及面地总结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我国成立了最早的P2P网贷平台,直到2011年,P2P网贷平台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接下来的几年网贷平台更是蓬勃发展。P2P网贷平台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视界,也给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国内网贷市场具有成熟度不高、监管不规范和信息不对称等特点,监管缺位仍是P2P网贷平台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P2P网贷平台的发展、监管缺位发生的问题,对P2P网络借贷的监管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运作情况的研究中发现,其存在着很高的信用风险,除了经济主体追求经济利益的内在因素外,主要是缺少第三方信用评级监督机制,在综合国内专家研究成果、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风险防范实践的基础上,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专家评分法、模糊评价隶属度原理,建立了基于AHP的P2P网络借贷信用评级模型,试图降低信用风险,推动P2P网络借贷服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征信制度保护缺陷日益凸显:金融消费者权益立法尚需时日,征信法律法规配套制度缺乏、保护乏力,信息采集、信息共享缺少规范等。为此,需要构建征信业法律规范合理的效力体系,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进程;加快构建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夯实金融消费者主体权益信息基础;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征信数据质量,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异议权等权益;强化金融消费者知情权、异议权、救济权,进一步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购物、网上支付、虚拟货币、在线预订等网络商务活动方兴未艾。与此同时,网络诚信和安全也成为制约网民进行网上交易的关键。目前,我国互联网信用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从职责、技术、资源节约等方面考虑,可尝试利用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扩大互联网上支付信息的采集范围,建设互联网上的信用信息通用平台,构建我国网络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4.
完善第三方支付征信平台 促进网络信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网络信贷行业的快速发展,网络信用风险日益凸显。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其独特的流程设计和相对完善的信用评价机制,掌握着各种网络交易信息。完善第三方支付征信平台,不仅有助于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同时可以促进网络信贷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建立KMRW声誉模型,探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过程中第三方支付征信平台支持网络信贷的发展模式,并以支付宝为例分析认为,完善第三方支付征信平台,可以降低信贷风险,增加信贷规模,延长信贷期限,增加社会福利,促进网络信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互联网以及网络经济发展迅猛,多种经营业态纷纷呈现。但与此同时,网上的失信行为也层出不穷,成为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建议推行网络全面实名制,强化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连带责任与有关义务,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市场秩序的全国统一立法进程等,以加强网络交易信用管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作为金融创新的一种形式,我国P2P网贷平台迅猛发展,在解决资金供需矛盾的同时,也出现一系列负面问题,如跑路、提现困难,甚至诈骗等现象。因此,如何对P2P网贷平台进行风险防范和监管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借款人引发的风险;投资人引发的风险;担保人引发的风险;平台引发的风险。对P2P网络借贷进行风险防范和监管的措施应包括: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明确法律地位;完善网络借贷行业规则和监管标准;建立完善透明的征信机制;加强网贷平台的行为监管;加强消费者保护和消费者风险教育。  相似文献   

17.
分析P2P平台运营模式及现状,探讨将P2P平台纳入征信管理体系的必要性.针对目前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机制不明确等问题,从完善法律框架、设计接入模式、出台制度规范和制定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将P2P平台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信用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互联网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石是征信.对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征信的内涵、互联网金融征信的隐私保护、互联网金融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信息共享、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信用评分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当前互联网金融乃至整个互联网发展的重大课题是要构建互联网金融征信,前瞻性地构建完善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并对如何规范和促进互联网金融征信健康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美国P2P网贷行业运营模式基础上,从信息公开制度、借款人身份真实性审核机制、内部风险评估体系等方面分析其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经验,结合我国P2P网贷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P2P网贷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