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亚南 《时代经贸》2006,(11Z):108-108,F0003
从引发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割裂。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一轮改革中,协调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和前进的步伐,使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八五”期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坚持在总体上采取累积渐进、综合配套的改革方式,实行多层次、分类型的经济体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大改革份量,进一步深化计划体制、企业、投资体制、物资体制、财政、金融体制及外贸、外汇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而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开始了新的历史性突破,经济体制改革渗入到文化领域,文化经济体制改革成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有机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文化经济的大繁荣大发展,逐步使文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必须坚定不移  相似文献   

4.
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有一条贯穿其中的色彩浓厚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轨迹,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回顾和研究这一改革和发展历程,对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置于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之下,探讨经济体制改革何以使分权化体制下的金融资源得以释放的同时,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形成了市场导向的金融体系,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本文验证了经济体制改革、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我们发现,在分权化背景下,金融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方面作用不同: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而财政体制改革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分权化的制度环境,但它本身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效应是含糊的。  相似文献   

7.
许晓东 《经济论坛》2006,(23):124-126
现今,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全面推进,这是造福农民、发展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工程。然而,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却遇上农村资本投入问题,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我们在对资本实行市场调节的同时,必须对农村资本加强管理,增加农村资本投入。但是,原有的资本管理体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必需推进农村资本管理体制改革。一、现阶段我国农村资本投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和农业资本大量流出。(1)财政渠道流出。资本通过财政渠道在城乡间流动主要有流出和流入两个方面。流入主要是政府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包括政…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就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程.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以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及中国崛起对全球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经济理论上的主要失误和经验教训,回顾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理论上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评析了我们正在实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认清当前重大经济理论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发起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批判了“两个凡是”,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思想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讨论,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面,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  相似文献   

11.
到了今天,党提出的改革开放已经实施三十年了.回顾改革开放之初,为什么要改?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这些问题尖锐地摆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2.
三.改革开放至1993年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实践历程。严格的规范意义上的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化实践历程,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的。这时,随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计划经济逐步被市场经济所替代,对外开放使工业化过程得以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企业的基本制度和运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企业管理的范围、内容和特性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13.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走过的历程,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在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中央地方关系重塑、政府与企业、社会和市场关系调整、行政决策和监管体制创新与完善等领域所取得的积极进展和主要成效加以概括综合,继而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尚未解决且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加以研究探讨,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全会把改革开放作为制度纲领。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看,我省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一方面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同时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回顾“十一五”,我们所取得的发展成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目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是改革不到位,有的是改革措施不得力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谢晓博 《江南论坛》2008,(10):15-16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青年的思想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当前,必须正确认识这些特点,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博大精深,是一个科学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是我们的治国大纲。他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是其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起来就是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表述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其目的就是要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加快发展四个现代化,与时俱进,推动整个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安建萍 《经济论坛》2003,(11):4-5,19
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六大短短10年时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邓小平理论的实际应用,着眼于对理论问题的实际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敢于突破陈规,敢于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在四个方面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一、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最富创造性的成果之一,就是把“计划”与“市场”从“制度”层次上剥离出来,赋予了“手段”、“方法”的含义,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伟大…  相似文献   

18.
19.
20.
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几代领导人对先进性建设的延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辟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阶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推进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开创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