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防汛抗旱》2008,18(5):13-13
2008年7月21日,国务院批复《黄河流域防洪规划》,指出:“力争到2015年,初步建成黄河防洪减淤体系,基本控制洪水,确保黄河下游防御花园口洪峰流量22000m3/s堤防不决口,逐步恢复主槽行洪能力,初步控制游荡性河段河势;基本控制人为产生的水土流失,减轻河道淤积;上中游干流、主要支流重点防洪河段的河防工程基本达到设计标准,重要城市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流域(片)防洪减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黄河是一条流域自然条件复杂,河情特殊的河流,其洪水威胁依然是我国的心腹之患,西北内陆河防洪设施还很薄弱,为指导黄河流域(片)防洪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御洪水的能力,根据水利部“关于组织开展防洪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和《全国防洪规划任务书》的有关要求,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开展了黄河流域(片)防洪规划编制工作。该项目是水利部下达的重大前期工作项目,是人民治黄以来首次开展的全流域及西北内陆河防洪规划,是全国防洪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范围包括黄河干支流和西北内陆河重点防洪河段、16座重要城市和116座大中型病险库。主要规划目标是:至2020年,初步建成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工程体系,其他防洪河段的河防工程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设计标准。与以往规划相比,本次防洪规划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反映了新时期的治水思路,体现了水利部部关于“新资料、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侯晓明  王红声  王敏 《人民黄河》2002,24(10):43-43,45
黄河流域(片)防洪规划,对缓解流域(片)防洪减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保障流域(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工程涉及范围广、任务重,故需要合理安排、分期实施,根据黄河流域(片)的实际情况,按照国家的水利产业政策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的紧迫性及其以流域(片)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提出了项目实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黄河流域(片)防洪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河流域(片)2001-2020年防洪规划实施效果进行了总体评价,并从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及生态环境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论述,提出黄河流域(片)防洪规划的实施将有效提高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河地区防洪工程系统的防洪能力及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对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极端暴雨频发背景下,黄河流域防洪安全对保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黄河流域防洪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面临的严峻挑战,以确保堤防不决口、确保河床不抬高、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目标,提出了新时期黄河流域防洪减灾体系的对策措施,论证了黄河长治久安的前景和保障思路。  相似文献   

6.
7.
对郑州城市防洪系统建设的信息流进行了分析,设计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于ArcGIS平台,采用Visual Basic和MapObjects进行了集成二次开发.介绍了河道断面图的绘制、流量和水位的鼠标提示以及自定义符号的旋转和按规定比例缩放等系统研制的关键技术:河道断面图采用Tee Chart控件绘制;鼠标提示流量和水位通过对MopObjects的鼠标提示功能进行改进来实现;专业符号库采用Font Creator软件制作,符号的旋转通过Rotation Symbol模块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建立黄河流域GIS数据库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黄河流域的特点,提出了把黄河流域传统的测绘产品转化为GIS产品的思路与方法;把现代数字化产品进行规范化、系统化,采用统一程序或能兼容的程序,使内外业成果直接入库,减少再建库的中间环节,使GIS数据库成为新老测绘产品统一,内外业成果统一,资源共享的现代化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片)水利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21世纪流域(片)水利建设起好步、开好头,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本通过分析黄河流域(片)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指导思想、目标与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利》2004,(7):J002-J002
该数据库是所有应用系统的数据基础,为水土保持各业务部门提供科学统一的管理平台。系统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及海量数据管理技术,对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重点支流、生态工程项目区、重点小流域等不同空间尺度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水土流失、生态建设、预防监督、防治效益、科技成果等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定位、查询、演示、上报和发布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防洪作为黄河治理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区域乃至全经济 发展与社会稳定,特别对实现我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流域防洪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现状防洪体系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流域防洪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十五”期间防洪重点是加强干流防洪、支流治理、病险库加固、城市防洪等工程及非工程措施建设。  相似文献   

12.
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后,国家统一部署编制全国各大江河的防洪规划工作.河北省大部分国土面积位于海滦河流域内,我院承担了大部分河系规划任务并组织完成了全省规划.在规划成果指导下,近年来实施了大量河道治理与堤防建设、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海堤建设以及防洪指挥系统建设等.到2010年,河北省各大水系将全面恢复和提高防洪能力,为经济建设和生活安定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保障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梯级水库应运而生。它是为了开发利用河流的水利水能资源而修建的一系列呈阶梯式的水库和水电站,担负着涝旱灾害防治和水资源再分配的重要职责。但是,当水库遇到突发事件例如洪水、地震等灾害导致坝体坍塌,使大量洪水向下游倾泄,会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因此文章针对这个问题展开探讨,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峡工程防洪规划与防洪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仲志余 《人民长江》2003,34(8):37-39
长江流域治理开发的首要任务是防洪.根据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指导方针,规划长江防洪采取堤防、水库、分蓄洪区、河道整治等工程措施,并结合非工程措施,形成完善的防洪体系,其中三峡工程是规划的长江防洪体系中的骨干工程.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将发生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形势将发生根本性改变.通过三峡水库的调蓄和荆江分洪区的运用,荆江大堤可防1 000 a一遇洪水.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支流洪水灾害频繁,随着流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支流的防洪要求越来越高。现状防洪工程基础薄弱,缺乏统一规划。2001-2020年需要对流域内的35条支流进行治理,“十五”规划重点安排洪任务重、灾害影响大的11条河流(段)的堤防、护岸、河道疏浚等工程建设,以适应经济发展对防洪减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黄河流域灾害环境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人琼  杨勤业 《人民黄河》1996,18(11):16-20,38
黄河流域主要自然灾害可以概括为6类,即决溢洪水灾害、地震灾害、旱涝灾害、暴雨地质灾害、土地退化灾害和其他它灾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灾害环境虽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如建立节水型社会、黄河水沙调控系统及枯水高速机制等。黄河中游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治理的基本模式是社会进步措施与技术措施相结合在黄河下游洪泛高危险区,应制定详细的防迷减灾规划,设法提高洪泛区的排涝能力,建  相似文献   

18.
梁绍良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4,10(3):166-168,172
阐述了开平市自然地理条件、洪水灾害的特点和防洪工程的现状,以及规划防洪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并提出上蓄、中防、下排综合治理的工程方案和解决防洪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北江是珠江流域第二大水系,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河流总长度468km。北江洪水为患频繁。北江防洪的主要任务是控制飞来峡以上洪水,削减洪峰流量,使之不超过下游河道允许泄量,保障北江大堤不决口,确保广州市、佛山市和沿岸城镇的安全,以及飞来峡以下沿江两岸160万亩农田和326万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