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所说的区域经济,是专指我国的区域经济而言的。因此,我所指出的各种论点都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的,具有我国独有的特点,由此也就不涉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或由若干国家联合形成的那些区域性经济发展战略。这里只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进行探讨,而不是讨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全部问题。  相似文献   

2.
亚太经济合作的概念从广义上讲,是亚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所有贸易、经济交往活动;人狭义上讲,是亚太国家和地区之间在协商、协调的基础上达成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经济合作。前一种合作一般是通过企业之间自发的经济贸易业务活动体现出来;后一种合作则一般是通过国家、地区之间的协商、协调或通过各类亚太地区合作组织协商、协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信息》2006,(17):33-33
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可能长期靠外资投入来推动本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原因是长期以往出现负增长将是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外媒体及有关经济专家分析.2009年亚洲地区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都不容乐观,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都有可能是零或负增长,其他国家和地区虽然有可能是正增长,但是其增长幅度都有可能小于2007年以前的增幅。  相似文献   

5.
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目标外向型经济是二国或一地区以国际市场为依据建立的一种经济模式。它的主要特征是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一切经济活动都以出口为中心来进行组织和协调。外向型经济大多见诸海岛国家或地区,最典型的是日本和“亚洲四小”。这些国家和地区领土面积小,资源缺乏,客观上迫使它们向世界寻找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从而形成比较发达的外向型经济y英国经济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也是外向型焊汰了由于国1外技夺殖民地,”它的经济和海外殖民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但是,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国际体系不仅存在着政治和经济结构的不同,而且还存在着知识结构的差异。政治、经济结构中处于核心的国家或地区,不断通过知识的创造向国际体系推行“一元”的、“普世性”的知识;而在政治和经济结构中处于边缘的国家或地区,则不断强调文明的“多元性”和“特殊性”。知识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与20世纪国际体系在政治和经济上出现的核心区(国家)和边缘区(国家)的结构相对应,20世纪的国际体系在知识上也相应出现核心区(国家)和边缘区(国家)的结构。所谓知识领域的核心区,主要是指那些创造概念和范畴的地区,而边缘区自然是指那些消费核心…  相似文献   

7.
<正> 许多国际著名的经济和政治专家都一致认为:在21世纪上半叶,世界的重心将转向亚太地区。实事上,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是亚洲。这一地区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文化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而在这一地区处于中心位置的中国以超乎世界平均的增长水平,在短短的十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世界上其它国家在同样短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作为时代主流的跨越式发展大潮二十世纪世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主要得力于科技创新的节奏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每一次科技上的重大突破,都带来经济上的一次大的繁荣,生产力发展跃上一个台阶;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加快,又为发展中或后进国家(或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进入21世纪,科技创新的节奏更快,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更快,此起彼伏的跨越式发展必将  相似文献   

9.
张莉  王曦  才国伟  舒元 《南方经济》2013,(12):86-88
经济增长理论以及跨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都认为,各个国家经济增长率和收入水平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差异。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由研发投入或技术引进带来的微观生产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则是改善资源配置(即生产要素由生产率低的企业、部门或地区流向生产率高的企业、部门或地区)带来的效率提高。尤其是后者,有很大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0.
任何时期,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经济、政治、文化发达,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本地、本国资源与已经取得或可能取得的外地、国外资源),财力充裕和信息、交通发达的城市、国家与地区成为当时世界商品、货币、资本、科技、人才同信息汇合、集散与交流的场所。这一些城市、国家地区就成为当时国际贸易、金融、海上航运同世界科技的中心,和包括对外经济贸易各方面,各部份在内的世界经济中心。历史上可以看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心的城市、国家与地区在同一时期并不都是仅此一家、独现奇葩,而是可以平分秋色,鼎立对峙,或群星灿烂,各放异彩的。  相似文献   

11.
亚洲经济合作方式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洲的地区经济合作是一条真正可以从国内金融预警到国家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两方面都有效的方法。综合最近亚洲的地区合作进程,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合作的方式:一种是各种金融合作;另一种是经济合作或贸易合作。通过本文的分析与比较,我们可以了解并预测当今亚洲合作方式的进展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地缘经济一般是指地区位置邻近或地体毗连的国家或地区所采用的资源互补、经济合作,以求共同发展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地域组织形式。人类在地球上活动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在国家的经济活动中,总是选择临近地区的合作。在国际政治多极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区域合作所具有的“地缘”特点,使地缘经济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地缘经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条件下日、台、韩的经济计划杨建荣日本、韩国和台湾都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和地区,其经济计划的制订、实施及所取得的成功,说明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计划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们将它们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计划模...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东部与西部的差距趋于扩大。长此下去。东西部经济的差距将越来越大,全国经济也将形成畸形发展的局面。因此,有必要从理论和政策选择上认真考察。一、回波效应与我国东西部差距的扩大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先进地区的增长既可以带动后进地区的加速发展,使后进地区赶上先进地区,或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这是先进地区对后进地区的积极影响;也可能使落后地区更落  相似文献   

15.
<正> 5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各种形式、规模不等的经济合作组织犹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据统计,从50年代迄今,第三世界建立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就有40余个,如果把所有双边和多边的各种经济合作组织都计算在内,足足有70余个。在亚洲,除中国、蒙古等社会主义国家外,有26个国家或地区参加了这样或那样的经济合作组织,约占亚洲国家3/4,人口有14亿3千多万,面积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在非洲,除南非及部份岛屿小国外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整个大陆90%以上的国家都纳入各地区的经济合作组织之中。拉丁美洲和非洲一样,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是该地区某一个或几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  相似文献   

16.
夏添 《开发研究》1993,(4):40-42
<正> 一、我国经济开发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目标选择 1.生产集团化。国际竞争实践证明,经济的竞争是实力的竞争,而实力不在于企业数量的多少,重在规模大小,质量优劣,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如果有几个、十几个重大产业集团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占据相当的份额,就有可能带动整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经济的飞跃。我国近几年在企业集团的发展上尽管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总的来说,仍然是分散的小型化  相似文献   

17.
一、确定主导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主导产业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较强的专业特色,并能够对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显著拉动作用的产业。一个地区的竞争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地区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在天津市塘沽区主  相似文献   

18.
沈滨 《浙江经济》2010,(23):26-27
大企业通常都扮演一国或地区经济的稳定器。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没有大型企业(包含龙头企业)是很难想象的。大企业在整个经济系统中具有一种特定的结构功能,对区域竞争模式演进、突破结构瓶颈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浙江传统文化与"浙江模式"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佑林 《浙江经济》2004,(20):38-40
以传统文化的创新精神为源泉的企业家创新活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和技术等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要素,都不过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在因素或不可或缺的手段,它们只能在完善的经济制度中才能发挥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提升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我国周边的国家如韩国开展经济自由区的试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