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上半年过去,我国经济在逐步回暖。《中国金融家》记者相约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系主任曾康华,共同解读宏观政策,我们将一起探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保8%方面如何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如何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家应该沿着怎样的方向继续推进税费改革为保八护航?宏观政策应该给予钢铁、汽车、纺织等10大重点产业怎样的扶植和优惠?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一个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最重要的工具,是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二者之间能否协调配合直接影响着宏观经济调控的综合效果,并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构筑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实践与发展进行了分析与评论,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一个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最重要的工具,是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二者之间能否协调配合直接影响着宏观经济调控的综合效果,并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构筑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实践与发展进行了分析与评论,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杜恒 《财政监督》2011,(12):31-33
一、2010年财政金融监管工作回顾财政金融工作是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点,是连接财政金融业务的重要枢纽。财政金融监管部门则是财政促进金融支持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向财政风险转化的重要平台。2010年,作为履行财政金融监管职责的四川专员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和财政部党组的工作部署,坚持"围绕一个中心,发挥两大优势,实现三个转变,加强四项管理"的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5.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自的作用机制和局限性 就财政政策来看,首先,财政收入政策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具体地说,在经济膨胀时期,为了压缩社会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应该增加税收.  相似文献   

6.
多年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把握全局,根据我国当前经济金融发展形势,从去年下半年及时实行了由稳健的货币政策到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再到从紧的货币政策。做出这一重大宏观调控政策调整决策,是完全符合我国当前经济金融发展实际的。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然而,以往关于货币政策规则和财政政策规则的研究,大部分考虑的是政策指标对经济总量指标做出的反应,忽视了政策指标是否会对经济结构指标做出反应的问题。为此,本文采用部分时变参数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识别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三次产业结构和三大需求结构的时变反应;采用部分时变参数财政政策反应函数识别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对三次产业结构和三大需求结构的时变反应。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会对经济结构变化做出反应,且反应系数大多具有较强的时变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于金融改革与财政改革、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内在联系和制约机制,应当而且必须予以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二者之间搭配效果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是近年来我国财政、金融政策的热点,本拟就如何发展我国消费信贷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理财》2011,(11):34
应该说这些年我国实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调结构、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宏观经济不确定的因素仍  相似文献   

11.
近来,经济理论界不断有人呼吁,积极财政政策不应长期实施,应该逐渐淡出.财政部部长项怀诚日前在一个公开场合也表态:积极财政政策的确应该逐渐淡出.那么,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何要淡出?首先,积极财政政策的继续推行,将会严重增加我国未来5到1 0年的财政负担.经济资源的有限性要求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只能是阶段性政策.其次,我国目前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大低于国际一般标准,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受到财政能力的制约,是有风险的.第三,虽然前两年这一政策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现在这种推动作用正在减弱.尤其对农村经济及第三产业的拉动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而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在面临较大的不稳定性:零售物价指数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不断走低;工业生产连续下滑;形势不容乐观;与此同时,居民储蓄倾向上升,货币流动性降低.为此,在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让货币政策有所作为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为了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国家通过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和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例,适当集中财力是非常必要的。但怎样强化集中,对经济金融的影响如何,需认真调查研究和谨慎从事。为此我们对河北省的经济及财政金融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于金融改革与财政改革、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内在联系和制约机制,应当而且必须予以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二者之间搭配效果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一直受到各国政策当局的更替使用,“谁主谁次”的争论在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不同宏观政策主导下的经济波动大相径庭,尤其对于金融摩擦日益明显、金融制度逐步改革的我国而言,选择合适的宏观主导政策,对推进经济增长、化解金融市场风险堆积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构建了包含金融因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的DSGE模型,从宏观政策调控效果的“量”和“质”两方面,对金融加速器环境下的两种宏观政策效果进行比较,以甄选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研究显示,在“量”的层面上,整体上,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的结果表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平分秋色;在“质”的层面上,福利损失结果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质量更高。因此,综合宏观政策调控效果的“量”和“质”考虑,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的调控效果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第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为此,现阶段经济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运行的核心方案是:构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搭配的总体框架,货币政策通过对流动性和投资需求实施调控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和市场的自我调整能力;财政政策着力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予以克服和解决,对外参与全球联合行动,实现政策协同,对内科学分析和控制矛盾,推行审慎微调。在财政收入增幅大幅度下降的背景下,及时研究发行国债等扩大内需相关政策预案。  相似文献   

16.
要通过启动内需而保增长,就必须有效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本文通过多方面分析,指出当前在我国启动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中应该更多地注重运用财政政策,慎用货币政策,并就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财税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严武 《金融与经济》2001,(11):20-22
我国自1998年以来一直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中央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满足了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货币需求。但是,由于体制转轨过程中存在的制度建设滞后,金融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和完善等原因,我国的国债市场也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江西财经大学严武教授分析了我国国债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发展国债市场是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市场基础。我国应从确定适度国债规模、合理运用国债资金、深化国债的市场化改革等方面入手来发展和完善国债市场,以更好地发挥国债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VAR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地方和中央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地方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影响较中央财政政策更大;通过进一步分析我国财政收支结构发现,我国财政收入以中央为主、而财政支出以地方为主的模式,可能是造成我国产能过剩、僵尸企业以及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性差的主因。最后,本文给出了完善和提高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性和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应对疫情造成的经济冲击,财政部有关人士提出"财政赤字货币化",引起财政金融学界激烈争论.从理论基础、国外实践经验、必要性、风险与困境等方面对财政赤字货币化问题进行研究,认为现阶段我国并无必要进行财政赤字货币化,提高财政政策效率才是关键.建议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强化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和优化融资平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今年上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治理通胀方面,在货币政策上宜采取适时加息,但同时必须有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因为导致通胀的根本原因是财政赤字过大,寅吃卯粮。同时,对财政金融全力扶持秋季丰收、加强对输入型通胀的管理、遏制"热钱"流入等问题提出了建议,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