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杰 《乡镇企业科技》2013,(21):242-243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职院校通过制定科学规范的资助模式对其进行资助,一方面是高职院校和谐稳定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是推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实现其社会价值的现实动力。本文从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改革和完善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脆弱性理论,从个体脆弱风险、家庭抵御风险能力脆弱风险和社会服务体系脆弱风险三个方面梳理后扶贫时代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多样化风险。在此基础上,从个人提升自我效能感、家庭发展联结与支持、学校完善资助育人体系、社会拓展支持网络四个层面探索构建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保护体系,切实提升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抗逆力。  相似文献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本文以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资助育人过程中面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重定性轻定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可操作性不强,资助育人成效不明显,未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等问题,并提出完善认定程序,制定可操作性的认定标准,搭建精准资助+育人平台等举措,从而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4.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育人工作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共中央“精准扶贫”的总体决策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从我国“脱贫攻坚”时代到乡村振兴时代,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增强资助育人工作,不仅全力做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生活需求的保障性“扶贫”工作,还在“扶志”“扶智”方面上持续加强资助文化育人载体建设。  相似文献   

5.
谢志敏 《数据》2023,(1):127-128
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呈现新态势,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学是党和国家的庄严承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有保障和心理健康成长,这是教育扶贫的基本目标,更是对国家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成效检验。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现状和遭遇的主要瓶颈,创新性地提出资助育人措施,确保资助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发展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脱贫能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基于"精准思政"的视角,以"21世纪技能"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时代人才发展为导向,通过实证调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型资助需求,提出构建核心素养导向的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为达此目标,需要持续夯实保障型资助,建立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完善过程性评价体系,形成全员参与的"成长型"育人文化.  相似文献   

7.
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发展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脱贫能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基于"精准思政"的视角,以"21世纪技能"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时代人才发展为导向,通过实证调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型资助需求,提出构建核心素养导向的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为达此目标,需要持续夯实保障型资助,建立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完善过程性评价体系,形成全员参与的"成长型"育人文化.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占比相较于本科学校更高,特别是偏远地区的高职学校,某些班级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多达50%,贫困户多,资助资金有限,有限的资助无法满足所有困难学生,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资助工作任务艰巨,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文章围绕如何保障高职院校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展开,通过描述四个真实的资助案例并加以分析,揭示资助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最后作出资助工作的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当下,高校的资助模式本着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目标,正在向科学化、多元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但是由于部分高校资助体系不健全,导致资助的精准化水平不高.本文结合当前国家资助政策的最新实践,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分析对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构建"助学·筑梦·铸人"三位一体精准资助育人长效机制,以期对困难学生进行精准资助,促进困难学生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各项工作都充满挑战,做好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关键。本文从阐述后疫情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独特内涵出发,分析了当前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精准资助”“思想资助”“心理资助”以及“学业、就业资助”这四个方面提出了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新方式,进一步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水平,着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着如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等问题。而构建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整体水平,也有利于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可以从评定机制、支持机制、教育机制、参与机制等四方面加强建设,最终构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家庭经济困难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拓宽育人渠道,丰富资助工作的精神育人内涵,提升受助学生自我认同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实现"受助"-"自助"-"助人"的良性循环。因此,高校积极探索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资助实践育人路径尤为重要。文章从志愿服务为载体,由对高校受助家庭的现象及意义进行探索分析,旨在培养具有高度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基于感恩教育实施的基本范畴,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现状进行分析,结合高职育人工作的实际,探索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感恩教育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一、依托新机制,完善以助学贷款为主要手段的资助体系 第一,资助工作的指导思想与运行机制。山东大学现有29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在济南市有6个校园,并在威海市设有分校,在校全日制学生53491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22%,其中5%左右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指导思想是: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和资助、育人相结合的工作理念,以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为基本目标,着眼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此,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生源结构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教育部每年公布的数据可知,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现状,探究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适合高职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校在资助工作中越来越多地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提供资助的同时,注重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贫困和能力贫困问题.本研究以盐城工学院为例,基于对学校资助工作特征的把握,分别针对受过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未受过资助的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两个群体,从学生学习成绩、获奖情况、大学英语四六...  相似文献   

17.
李恩广  马松  吴姗姗 《价值工程》2011,30(20):287-288
高校目前建立的多元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围绕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思想,结合新形势新背景,通过分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情况现状,指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完善该体系。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的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走进大学,接受大学教育.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由于学生个人家庭等方面原因,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存在生活困难问题.为了帮助贫困生能够完成大学生活,高职院校都开展了各种有效学生资助活动,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0.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