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西部经济面临三大挑战孙早自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东西部发展的差距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中央已明确表示将给落后的西部地区以强力支持。中国西部面临的发展机遇骤然增多,西部经济前景被看好。但是机遇毕竟不是现实的生产力,如何把握住诸多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经济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加剧,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使得农村信贷市场呈现出较强的区域性特征。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乡镇企业发展明显落后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农村信贷市场呈现出以农户信贷市场为主体的特征。认识并发现西部农户信贷市场的供给特征,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信贷市场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实践证明,闭关锁国、闭门造车只会使中国落后挨打,同样,封闭保守式的发展不能改变我国西部地区落后的局面。西部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大量引进具有刨业精神的刨业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应是跨越式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施大钢 《魅力中国》2010,(35):116-116
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西部地区的发展归结于生产力的发展,西部地区民族众多,所以西部地区的发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族问题。同东中部地区来看,西部地区的生产力处于后发阶段,在总结过去关于西部地区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5.
朱敏 《魅力中国》2010,(25):21-21
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民族众多,有着瑰丽的自然人文历史景观,旅游资源丰富。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中央和地方政府提出了旅游业作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先导,具有经济和战略意义。但是由于西部地区很多地方长期地处于封闭状态下,交通不方便,人们思想观念落后,致使旅游业发展落后。下面对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美国也有一个曾经是贫瘠落后的西部地区,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尤其是大国都存在着类似“西部现象”的区域经济问题,但最具典型的当数中国和美国。比较两的异同,可以对我国有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西部、东部一些省区和我国西部省份一样经济状况也相对落后。为此,加拿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政策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努力改善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鼓励经济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以优惠政策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提供多项额外的公共服务等。我国西部大开发应主张经济多样化;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大力发展西部地区教育等。  相似文献   

8.
人是生产力中的核心因素,特别是在世界经济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国西部地区人力资源总量丰富,但总体素质偏低,高素质人才短缺,人才外流严重,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的发展。因此,西部小康社会建设应以其人力资源开发为中心,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高西部地区的人口素质;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和创新环境,以人为本,推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范志强 《发展》2009,(5):60-61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西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部从全国来看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不仅存在着发展中国家具有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还具有更特殊的结构:双层刚性二元经济结构。西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性是由于多种复杂的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正值我国西部大开发序幕拉开之际,寻找一种适当的模式来实现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的,成为人们所热切期待的。“跳跃式”发展模式已有的成功经验和与我国国情大体相适等特点,再加上符合人们需要迫切改变西部落后贫穷的心理期望,似乎西部经济只要一跳跃就能必定能够发展。本文对这一思想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1.
刘树理 《发展》2003,(3):50-51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全面推进我国经济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性决策,这对经济相对落后的甘肃省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但甘肃省相对较差的投融资环境、恶劣的生态环境、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陈旧的生产技术与高新技术人才外流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甘肃经济的发展。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有利时机,促进甘肃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努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切实改善投资环境。目前国家…  相似文献   

12.
西部民族地区的整体滞后,是社会、经济、历史等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从深层次上分析其落后的根源,才能有效地进行针对性的战略开发,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一般认为该地区落后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资源禀赋、科学技术、国家宏观政策等.本文选取新的角度,试对制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人才因素与文化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西部地区经济 我国经济上重东轻西的格局已经持续了 50年,这给西部留下了一大堆问题,如产业结构落后、效益低下、经济关联度低、非国有经济发展过慢等。随着 90年代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不利条件迅速累积,笔者认为世纪之交的西部开发战略将面临如下严峻的挑战: 一是资本外流。考察我国改革开放 20年来国内资金的流向,可以发现大量的资金是从贫困的中西部地区流向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这种资本流动的“马太效应”主要是由于劳动力素质低下和产业结构落后(重工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使…  相似文献   

14.
李英 《发展》2003,(1):70-70
新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高新技术型的图书馆将在我国西部两个文明建设、经济建设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面对西部开发,西部图书馆当务之急同样是怎样转型发展,跟上时代步伐。西部图书馆也将面临着从传统到现代,从单一到多元,从封闭到开放,从落后到发展的整体转型阶段。在这一过程中,西部图书馆怎样应对经济开发带给西部图书馆的挑战?这是目前西部图书馆界不可忽视的一个新课题。西部开发背景下的图书馆发展策略在西部开发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转移、文化环境将发生变化,作为这一大环境下的图书馆自然也必须…  相似文献   

15.
经济转型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两个层面,即通过生产力方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生产关系方面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而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西部欠发达区域中相对落后的省份,甘肃省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面加快经济转型,通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经济增长动力转型、产业发展模式转型、城乡发展关系转型、空间经济格局转型、行政管理体制转型六大重点任务,从根本上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甘肃省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日前,一国家发改委发布我国建材工业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在科学归纳去年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2008年建材行业的三大发展重点:着力推进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用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以节能减排为中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产品升级换代,节约能源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一、西部保险市场的特点 (一)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市场规模小。我国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近20年的改革开放,生产力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然而,地区间生产力及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呈现出东强西弱、东高西低的生产力结构和经济发展结构。“二元经济”现状导致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居  相似文献   

18.
<正> 城市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必然出现的普遍趋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之一,就是实现工业化。而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口和经济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向城市空间集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发展既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西部地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增长极。本文在系统考察西部地区城市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协调城乡关系,进一步发挥城市在西部发展和开发中的作用进行一些探讨。一、西部城市化状况的考察西部地区是我国黄河、长江、珠江等主要流域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在中国古代,先后有十几个王朝在西部的陕西、四川、宁夏等建都,故而在西部形成了一些都市和城镇,成为当时西部甚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公元前11  相似文献   

19.
上海、苏州个私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它却不能自发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一国经济的落后、科技的落后、文化的落后 ,其实质是制度的落后 ,因此 ,制度更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教授在北京大学“非公有制经济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讲座中提出,非公有制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看法并没有完全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应该从理论上有所突破.他认为,过去乃至现在某些鼓励、支持“非公”经济的理论、观点经不起推敲.如“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所以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如按照这个逻辑追述下去,结论是,当我国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非公有制经济就不用再发展了.另一种观点是“生产力多层次论”,即有先进的生产力,也存在着落后的生产力,所以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但这个立论不能解答将来生产力是否是多层灭的、将来是否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的问题.董教授认为现在、将来都会存在生产力的多层变性,而个体私营经济与落后的生产力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