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逐步从理论的探索、实践的个案走向改革的前台,好的金融产品一定要有好的机制与之相适应才能发挥其信用增强、风险规避的作用,本文拟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探讨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中的税收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产证券化是资本市场上创新性的投融资工具,作为投融资成本的税收直接影响着其效率的发挥.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只有零星个例,这与包括税收在内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有紧密关系.本文主要从资产证券化各交易主体出发,并结合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来探讨其存在的税收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到当下的时期,资产证券化(ABS)作为一种规范高效的融资方式,大大地对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发展起到良性携带作用。本文以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原理为切入点,简析风险隔离制度的作用和功能,从局部出发引申整体来论述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和安全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到当下的时期,资产证券化(ABS)作为一种规范高效的融资方式,大大地对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发展起到良性携带作用。本文以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原理为切入点,简析风险隔离制度的作用和功能,从局部出发引申整体来论述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和安全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5.
特殊目的载体(SPV)是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关键主体之一,是整个业务的枢纽.营改增后,SPV作为新的纳税层级,其税收成本直接影响投资人的回报.本文梳理了金融业营改增后学术界对资产证券化业务增值税的相关研究,结合行业对SPV增值税的五种不同涉税观点,分析各自依据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高效的融资方式,SPV为其提供了有效的风险隔离机制.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中只有特殊目的信托模式可以有效实现风险隔离,特别是专项计划与信托模式的结合能够充分发挥SPV的风险隔离功能.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资产证券化将由卖方市场逐步过渡到买方市场,SPV在资产证券化中的作用会更加明显,同时也会推动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8.
9.
供应链融资这一全新的融资方式给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带来了便利,特别是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既增加了银行利润来源,也增加了银行的操作风险和资金压力。而资产证券化本身又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融资方式。本文对我国供应链融资资产的证券化做了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0.
国内资产证券化实践述评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资产证券化素有"点金术"之称.自20世纪70年代其在美国诞生以来,就受到世界资本市场的青睐,呈现蓬勃兴旺的发展态势.这一新兴的融资工具90年代初传人中国,但受制于国内的经济、法律和其他社会环境,已有的中远集团、中集集团等几例资产证券化大都采取了离岸(offshore)操作的模式,致使国内资本市场至今仍无法分享该项金融创新带来的好处.200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首次在<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积极推进住房贷款证券化".200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积极探索并开发资产证券化品种". 相似文献
11.
12.
资产证券化信托模式的法律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信托模式是在我国现行法律环境和金融制度下的现实选择,能够在短期内为资产证券化提供操作性较强的交易规则。由于目前的信托模式在制度上存在明显的漏洞与缺失,导致潜在的法律冲突与风险。因此,有必要完善信托模式的规则,实现资产证券化制度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起始于美国金融创新的资产证券化,在欧美国家文化产业融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国外文化类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并按照资产证券化的流程选择了一些关键环节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了对我国文化产业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以资产转让为基础交易关系的融资行为。与传统的股权或债权类融资相比,具有较多的独特优势。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在于基础资产向特殊目的载体转移,以及依托资产现金流和特殊目的载体的风险隔离功能,向投资者进行收益凭证的发行。首先阐述了企业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支持票据三类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沿革;其次比较了我国三种模式下的监管政策;再次,提出了监管制度中的现存问题;最后,针对制度缺陷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证券化的价值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60年代资产证券化在美国取得成功后,西方各国就纷纷效仿,积极推动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亚洲是习惯于通过银行信贷间接融资的地区,自1998年金融风暴以后也开始积极展开资产证券化实践,并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一时间资产证券化被誉为20世纪最为成功的金融创新,似乎代表了一种新的更为优越的融资潮流. 相似文献
16.
艾毓斌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4,(2):13-15
所谓资产证券化,就是原始权益人(如银行),将可以产牛比较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资产(如贷款),通过真实出售转让给特殊目的载体(简称SPV),由SPV对所购基础资产的收益与风险进行结构性重组,构造成资产池,并对资产池进行信用升级,然后以此为支撑发行证券进行融资的金融交易。资产证券化60年末代起源于美国,并以其深刻的创新内涵和蓬勃的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现金流入的金融资产转换成在资本市场上可出售和流通的有价证券的过程。其实质是融资者将被证券化的资产的未来现金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而资产的所有权则不一定转让。通常的运作程序是将投资回收期长,流动性差。但能在未来产生稳定投资收益(即未来现金流)的资产进行结构性重组,形成“资产池”,将其未来现金流入作为一项债权资产,以真实出售的方式转让给一个特殊目的公司(SPV),特殊目的公司再聘请担保机构对证券化资产进行信用增级,由信用评估机构对信用等级进行评级,以提高资产的质量,然后委托投资银行向证券市场发行。最后,SPV以获得的发行收入支付给出售证券化资产的原始权益人和相关中介机构。 相似文献
18.
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行可流通的证券,支持这种证券的不是私人公司或公共部门实体的预期偿还能力,而是特定资产的预期现金流”(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1995)。可以通过一个典型的证券化交易来理解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