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以来,针对中国湿地保护不容乐观的现状,《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团队深入四川、湖北、黑龙江、内蒙古、云南等地,对当地的湿地及水资源进行实地调查采访,此后刊发的系列报道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反响。2013年,我们再次出发,沿古丝绸之路南段,深入甘肃、四川及青藏高原东北部,对坐落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若尔盖高原湿地群进行实地采访,深入了解"黄河最大天然水库"的"三害"困局,探寻湿地保护与生态补偿机制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
12月22日晚,由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联合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共同举办的"寻找中国最美湿地"颁奖晚会,在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精心指导下,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晚会以湿地保护为主题,湿地保护领域的官员、专家学者等各方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道。  相似文献   

3.
2011年,《中国经济周刊》与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联合发起的"保护湿地,我们在行动"大型公益活动,历时一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称赞。其中《湿地之失》、《内蒙古岱海"湿地别墅"调查》、《"黄河之肾"告急》等系列报道引起强烈反响。2012年,《中国经济周刊》联合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再次发起"保护湿地我们在行动"大型公益活动。作为本次公益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本刊自今日起,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寻找最美湿地保护者",旨在与各界有识之士一道,共同探索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新思路、新路径。敬请关注和参与。  相似文献   

4.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它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入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在很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离我们"很近",近得我们都几乎将她忽略了。据统计,宁波三分之一的地域是湿地,我们就生活在湿地之间,我们就生活在在水一方。套用一句古诗:不识"湿地"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地"中?然而,湿地又离我们"很远",远得连个基本的概念都不够清晰。家门口的小溪、小河;公园里的池塘、湖泊;乡村间的水田、山塘;还有给我们无数鲜美可口小海鲜的滩涂和港湾。如此多的湿地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我们却将她忽视了近半个世纪。随着《宁波市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2009——2020年)》的实施,宁波湿地保护工作已经起步;2012年12月1日起实施的《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相关措施。2月2日,随着第十七个"世界日"的到来,本刊和您一起聚焦宁波湿地,一起感受她的魅力,憧憬她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2008,(3):13-13
在第12个世界湿地日上,中国国家林业局为四川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授牌,标志着四川若尔盖湿地正式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是四川地区的湿地首次进入“国际重要湿地”。若尔盖大草原被中外专家称为“中国西部高原之肾”,是中同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地,素有“黄河蓄水池”之称,每年黄河枯水期时35%的水源都由该湿地补充。  相似文献   

6.
刘波 《理论观察》2012,(5):54-55
众所周知,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因为它起着保障生物多样性并且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伴随人类对湿地认识的逐步深入。自上个世纪以来如何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保障湿地环境,使之长久的为人类社会服务,就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的普遍关注。就湿地保护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湿地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找到一最为科学的湿地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湿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地球之肾"。中国是亚洲拥有湿地面积最大的国家。自1992年中国正式签署《国际湿地公约》以来,中国的许多湿地因其重要的生态价值,逐年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予以保护。2009年7月—11月,中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对中国境内的36处国  相似文献   

8.
湿地之失     
这或许不如突发的灾难那样引人注目,然而,这一切倘若被忽略,也许就是灾难的前兆。这并非危言耸听。因经济快速发展,短短几十年间,中国数千年来形成的土地利用大格局正发生着变化:大量的城市扩容、高速公路兴建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占用大量耕地,中国的粮食生产基也由此发生着变化,而这也正改变着湿地,更多的湿地被开垦成耕地。这既是粮食生产格局的变化,也是生态布局的变化。在这样的格局中,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的湿地,劣势难扳。有识之士呼吁:要像保卫耕地红线一样保卫湿地红线。然而,我们问题的起点是:为什么要保护湿地?失去了湿地,人类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9.
流域湿地作为湿地系统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的广泛重视和研究。基于流域和湿地的概念对其进行了阐述,并通过总结诸多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流域湿地的特征、功能、开发与利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热点及前沿问题等,为有关管理部门对流域湿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湿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地球之肾"。中国是亚洲拥有湿地面积最大的国家。自1992年中国正式签署《国际湿地公约》以来,中国的许多湿地因其重要的生态价值,逐年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予以保护。2009年7月—11月,中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对中国境内的36处国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是《湿地公约》签署40周年。2月2日,即将迎来第15个"世界湿地日"。世界各国都在以各种方式唤起人们对湿地这一具有强大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的关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2.
关注湿地     
报载,晋陕豫三省将联手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保护黄河中游湿地总体规划,以及区域间合作计划,实施对33万公顷的黄河中游湿地进行大面积保护工作。这标志着湿地生态保护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高原湿地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但在保护高原湿地的过程中势必影响周边少数民族村寨的居民生计,所以为促使湿地保护区持续性发展,需要首先研究好如何解决湿地保护区周边少数民族村寨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作自2004年8月作为建设进驻西溪湿地后,按照杭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国家湿地公园为目标定位,围绕西溪湿地作为城市之肾“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六大保护原则”,以民俗化二工区(五标段)为工作重心,致力于西溪湿地的保护性建设。期间运用现代生态学、生物学、地质学、气候学等科学研究成果,对西溪湿地丰厚的历史化积淀、独特的城市湿地风貌、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并对湿地公园的树种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与园林布局,对将来如何进行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作了前瞻性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杜强 《魅力中国》2011,(2):77-78
湿地生态旅游对于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湿地旅游的发展方向。洪湖湿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具备湿地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开发潜力巨大.本文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对洪湖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策划研究方案,这对提高当地经济收入、促进湿地生态保护和推动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这些年来,政府在保护湿地方面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做了大量工作。然而,据最新出版的《中国经济周刊》披露,中国湿地正面临着巨大危机。  相似文献   

17.
李丽 《黑河学刊》2012,(3):11-12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在我国有广泛的分布。湿地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形式,近年来湿地旅游持续升温,随着湿地旅游的开展,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及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原则,严格控制湿地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才能开发、保护、利用好湿地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8.
杨利 《魅力中国》2012,(29):86-88
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包括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洞庭湖城市湿地公园、南洞庭湖国际湿地自然生态保护区。在分析洞庭湖湿地的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其生态保护功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保护对策。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主要有调蓄洪水,改善局地气候;控制水质,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满足人类多种需求;生态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草长莺飞、鹤舞虫鸣,3800多只白鹤在天空翱翔,在水波中踱步,在苇叶间穿行。这是刚刚当选为国际重要湿地的吉林省莫莫格湿地展现的生机盎然的景象,也是东北三省湿地的一个真实缩影。作为中国湿地丰富的地区之一,广袤的东北大地上分布着众多的各类湿地。从天然湿地到人工湿地,从近海海岸湿地到内陆湿地,几乎囊括了国际《湿地公约》中所有类型的湿地。在2013年10月31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入海口处,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这里是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是亚洲东北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及越冬、栖息和繁殖地,是中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1999年是中国生态旅游年。近日,记者来到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采访。所到之处,大自然的原始风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自然保护区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在清晨驱车进入了保护区内。从车窗向外望去,一片片无垠的湿地草场、芦苇和柳林映入眼帘。成群的大天鹅在草地的水洼中觅食、栖息,成双成对的丹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