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革命老区吉安市1997年开展“1+1联万户”扶贫活动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据不完成统计,全市12600余名副科级以上干部,2380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了“1+1联万户”活动,个人扶助资金达3100余万元,帮扶对象的收入普遍增加,12100多贫困户获得了温饱。一、领导高度重视,把“1+1联万户”扶贫济困活动当作扶贫攻坚的战略重点来抓。吉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始终把社会扶贫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于1997年2月下发了《关于组织万名干部开展“1+1联万户”扶贫活动的实施意见》的文件,要求在…  相似文献   

2.
吉安实施“1+1联万户”扶贫工程为进一步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确保提前一年解决全区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中共江西省吉安地委、吉安地区行署决定在安排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到贫困村挂钩扶贫的基础上,组织全区地、县(市)、乡(镇)党政群机关,地、县(市)直事业和...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江西省吉安地区要求党员干部在扶贫攻坚中动真情、作表率、挑重担,开展与贫困户“1+1”联万户“攀穷亲”的帮扶活动。全区有10100多名干部与农村贫困户结成“1+1”帮扶对子,其中地级干部28人,县(处)级干部780人,科级干部7526人,一般干...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吉安军分区首长十分重视扶贫工作,司令员李贤水、政委谭万来始终做到“三个不忘”,即:研究工作时,不忘部署扶贫工作;检查工作时,不忘察看扶贫工作;讲评工作时,不忘总结扶贫工作。为了加快吉安地区扶贫攻坚步伐,吉安军分区深入贯彻省军区党委关于深入开展“百村万户”扶贫攻坚活动的指示精神,围绕吉安地区开展挂钩扶贫及“1 1”帮扶活动和经济发展整体规划,积极开展扶贫“三大工程”活动,即下大力抓好以“帮扶工程、示范工程、形象工程”为基本形式的扶贫帮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分区机关、县市人武部和基层专武干部共与13个行政村…  相似文献   

5.
实施“1+1扶贫工程”密切党群关系□刘志雄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党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密切党群...  相似文献   

6.
擂台击鼓     
擂台击鼓寻乌开展"5321"扶贫工程江西省寻乌县是国家定点贫困县,为了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他们在各级干部中积极开展了"5321"结对扶贫活动(即:县委常委结对5户贫困户,副县级干部结对3户,科级干部结对2户,一般干部结对1户)。通过开展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7.
产业化扶贫足增加贫困农民收入,提高扶贫效益的关键和核心。近年来,江西瑞昌市抓住“十一五”扶贫开发机遇,变输血为造血,不断创新扶贫方式,采取“1+10”滚动扶贫模式,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该市通过实施“1+10”产业化扶贫,创建了螃蟹、生猪、獭兔、鱼、鸡等养殖基地和水梨、山药、油茶、西瓜等种植基地共11个,带动贫困村2600户农民参与其中,共减少贫困人口1万余人,贫困村人均收入增加400元。为贫困乡村的农民开辟了一条产业化致富路。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屏山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扶贫开发工作会精神,注重扶贫攻坚战略重点转移,加强领导,增加投入,突出重点,强化科技和社会扶贫力度,全面实施扶贫攻坚“六大工程”,共打扶贫攻坚总体战。屏山县是四川省贫困县,地处盆周大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全县24万余人尚有1.27万户、5.01万人口未脱贫,贫困面大,扶贫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屏山县委。县府一帮人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决定实施六大工程打好扶贫攻坚总体战。这六大工程是: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抓好“龙头工程”。该县以扶贫攻坚、…  相似文献   

9.
走活扶贫攻坚一盘棋———余干县扶贫企业带村帮户活动调查□朱道先为了更快更好地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从1996年夏季开始,余干县开展企业带村帮户的活动,至今年春,全县扶贫企业与贫困村签订协议书20份,受扶贫困村18个,企业拿出资金44万元,开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江西省围绕发展扶贫支柱产业,如何扶贫到户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摸索出了许多好的扶贫到户的方式方法,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扶贫到户的经验,如:“公司+农户”、“基地+贫困户”、能人带穷人、“两户一体”、扶贫企业带村帮户、...  相似文献   

11.
《老区建设》2014,(21):6-7
11月4日,记者从贵阳市发改委农经处获悉,今年贵阳市扶贫生态移民工程6个安置点建设进展顺利。其中,开阳县城关镇温泉村安置点已率先完成房屋主体工程,达到入住条件,178户农户正在组织装修入住。据了解,贵阳市自2012年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以来,共建设了16个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总投资41682.75万元,计划搬迁2741户10843人。其中12个安置点结合“5个100工程”.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扶贫,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余热,1997年以来,江西省吉安县认真组织安置在农村有一技之长的离退休干部开展“l+l”结对扶贫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到1998年底,全县参加结对扶贫的离退休干部有161人,结对帮扶贫困户161户,帮助启动扶贫项目172个,传授致富技术32项,筹集扶贫资金9.8万元,所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年人均增收在240元以上,70%的贫困户解决了温饱。江西吉安县离退休干部结对扶贫献余热@李世穗  相似文献   

13.
会昌县实施“两户一体”扶贫新模式会昌县老建办在认真总结历年扶贫开发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两户一体”(扶种养大户,带贫困农户,形成经济联合体)的新方式,走农业产业化扶贫之路,发展势头日渐看好。今年初,他们利用250万元扶贫资金,扶持了610户种养...  相似文献   

14.
广角镜     
喜鹊登枝湘西千余贫困户住进新居  1999年7月,湖南省储波省长到湘西自治州视察、指导扶贫工作时,得知湘西自治州还有3000多户无房户这一情况后,立即指示,一定要帮助湘西贫困农户解决无房居住问题,并当即表态从财政扶贫资金中安排200万元专门用于扶贫建房。湘西自治州州委、州政府迅速决定,由州政府领导挂帅,州扶贫开发办牵头,1999年冬全州启动“扶贫建房工程”,第一期计划扶贫建房户914户。到目前止,全州已投入建房资金480多万元,扶贫建房户达1100户,有960户贫困农户住进了新房,完成计划的105%。(湖南省扶贫办)赣州市一批扶贫专干受表彰  江西赣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有名的贫困地区。全市共有国定贫困县8个,省定贫困乡177个。1993年底,全市共有在册贫困人口105万人。截止1999年底,全市有44个乡(镇)宣布摘帽,在册贫困人口下降到32.3万人,贫困人口人均年纯收入上升到830元,“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将如期实现。为总结经验表彰先进,以利下世纪扶贫工作的开展,赣州市扶贫办决定对长期奋战在“八七”扶贫攻坚第一线的47名乡(镇)扶贫专干予以全市通报表彰。  在表彰会上,赣州市扶贫办领导就全市“八七”扶贫攻...  相似文献   

15.
广角镜     
第五届“湖北省扶贫奖”颁奖第五届“湖北省扶贫奖”颁奖大会于11月15日在武昌洪山礼堂举行。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次向黄冈大别山思源开发工程捐赠500万元,用于栽植500万株银杏树,获特别奖;湖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等10个单位获先进集体奖,刘银昌等10人获先进个人奖。(王映明梁银厚)目前,国务院扶贫办决定在江西吉安县实施全国第一个信息扶贫“村村通”试点工程。这项工程由北京光彩农业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该县信息扶贫网中心与北京光彩农业信息网络联接,下与全县22个乡镇的324个村委的计算…  相似文献   

16.
── 1987年 11月,江西省军区机关扶贫工作组进驻广昌县大株乡、井冈山市黄坳乡,拉开了省军区系统驻点扶贫的序幕。   ── 1991年 3月,省军区在全省民兵预备役部队中开展了“兴赣强兵”活动。   ── 1997年 1月,省军区组织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开展了“百村万户”挂钩扶贫活动。   ── 2000年 6月,省军区召开了全省民兵预备役部队科技扶贫工作座谈会,向全省民兵预备役部队发出了“科技扶贫”的号令。   ……   翻开《江西省军区扶贫工作大事记》,一个个鲜活的数字跃然纸上:到 2000年底,省军区、军分区(预备役师)、…  相似文献   

17.
广昌县贫困户联盟脱贫显效广昌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到1992年底,还有贫困户1.7万户,扶贫任务相当艰巨。相当一部分贫困户因缺资金、少技术等原因,跑“单帮”显得势单力薄,步履艰难。新安乡10户贫困户联合起来,以山地、劳力入股,与造林专业户邱少明合股...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移民扶贫工作被列入县委县政府“1169”工程要抓好的十件实事之一,为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抓好移民扶贫这项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19.
修水县开展“百村万户”调查修水县从县直机关单位抽调300名干部于8月10日-20日深入全县36个乡镇,开展"百村万户"群众生活状况调查。这次调查确定在26个省定贫困乡镇中选择70个村,在10个非贫困乡镇中选择30个村,每村各抽查100户,共计1万户、...  相似文献   

20.
小额扶贫信贷是扶贫到村入户的重要方式,它为贫困农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起到了良好的“催化”作用。时光荏苒,已近五载。随着扶贫开发的深人和发展,以孟加拉GB模式为主的小额信贷在我国西部贫困地区逐渐暴露出不少弱点,进展速度缓慢、信贷规模较小、贷款额度偏低、使用效率不高。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如重庆市云阳县从1997年推行至今,不足20%的乡镇实施小额信贷,入社农户不到1万户,受益户仅7500户,年放贷金额近600万元,仅占扶贫贷款年总额的23%,则大多数乡镇的贫困农民只好“望贷兴叹”!然而,近年来农村信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