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建军  王凯伦 《经济纵横》1993,(12):53-55,62
<正> 土地制度是农村最基本的经济制度之一。土地制度的变革,是历次农村重大经济社会变革的基础与核心。取得举世瞩目成果的农村改革,正是通过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从而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土地的产出率有了很大提高。但随着农村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土地管理和使用中的一些矛盾也逐渐显现。突出的问题有:(1) 土地所有权在实践中的模糊化,导致对土地的管理不力。耕地被随意占用,土地肥力受损,水利设施老化现象十分普遍;(2) 农户通过家庭承包获得的土地经营使用权尚不稳定,承包的时效性还缺乏制度保证,因此农民对耕地缺乏长期投资的热情;(3) 部分地方土地的经营规模细碎狭小,妨碍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和土地产出  相似文献   

2.
完善现行土地制度,是进一步完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核心,是深化农村第二步改革的重要课题,势在必行。解放以来,我国农业机械稳步发展,良种技术大面积推广,化肥技术普遍应用,地膜覆盖迅速发展,旱作农业配套技术不断提高,植保技术不断采用,水利事业不断发展;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进步,现代化因素不断增长。因此,在现阶段,土地制度的变革必须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因素的增长。据此,我们的  相似文献   

3.
4.
5.
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一、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成因1 .农村土地制度的形成与缺陷是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原因。从建国以来土地制度的变迁过程来看 ,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 1 949年到 1 95 2年 ,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实行“耕者有其田” ;第二阶段是从 1 95 2年到1 95 6年 ,在农村开展合作化运动 ,把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变成了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1 95 8年后又演变成为“队为基础 ,三级所有”的制度 ;第三阶段是 1 979年以后 ,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依据人口多少 ,把土地平均分…  相似文献   

6.
近日,黑龙江省政府为妥善解决当前一些地方土地承包纠纷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出台了《关于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7.
8.
论土地市场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初探王凯伦,王建军,赵凤春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是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培育市场主体,建设农村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现行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实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为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创造了基础条件。但建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土地股份合作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史兰绪 《经济论坛》1996,(21):17-18
应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史兰绪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新的农村产业带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已逐步形成。原来在农村改革初期“一包就灵”的土地联产承包经营形式已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暴露出一系列新...  相似文献   

12.
13.
建立良好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解决城乡统筹和加速工业化的客观要求。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又缺乏明确的专门法规范,必须进行有效的风险分摊。试图探讨以农村土地债券化形式实现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风险分摊。  相似文献   

14.
土地保障:最后一道防线的虚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鸿 《发展研究》1999,(6):24-25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从传统、较封闭和低风险的社区逐步转为一个较现代、更开放、更富裕,同时也具有相对较高风险的社区,土地保障出现了“虚化”,即相对于生活风险,土地保障实际能力正逐步下降,土地保障更多地沉淀于人们的观念和情感寄托之中。 1、土地收入比重下降。家庭土地保障重要性取决于土地收入在家庭总收入所占的比例。土地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高意味着家庭土地保障作用重要。反之,土地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低则意味着家庭土地保障在弱化。以苏南农村为例,苏南农村居民收入构成已演变为以非农化收入为主,农业收入为辅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土地确权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促进我国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体系的建立,是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土地确权中存在对土地权证的作用认识不足、一些已私自开垦的"四荒"土地确权难以落实、在耕地上建成的私人住宅阻碍了土地确权、技术和费用问题影响土地确权的精准度、土地权证的登记发放耗时耗力等问题。应完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相关政策法规,鼓励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开发利用"四荒"土地,注重土地确权中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严格执行土地权证的登记发放程序,同时为土地确权并流转后的农民顺利实现市民化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英辉 《技术经济》2003,22(1):19-20
一、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1、土地产权界定不清 ,主体不明确 ,集体所有权被虚化。《宪法》规定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 ,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但是对于农村土地 ,哪些是国家的 ,哪些是集体的 ,并没有明确规定 ,而且集体所有土地的产权主体也不明确。《民法通则》将产权主体赋予了行政村 ,而《土地管理法》将产权主体赋予了合作经济组织。根据农业部的抽样调查显示 ,实践中集体土地的产权主体 ,各地差异很大。除中央政府之外 ,各级行政组织都对地权进行了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一、农村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建立长期、稳定、规范的土地制度。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的基础。在一切自然资源中,再没有任何东西比土地更值得珍视了。万物生长靠土地。土地是任何农业生态系统要运转起来的无法代替物。没有土地,一切皆无。因而,农村的核心问题是土地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20.
<正>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土地产权关系模糊,是我国农村深化改革的重要障碍。一、土地多权分离的基本含义土地生产资料权利可以分离是一个客观现象,马克思在很早以前就发现了这一点。他说:“在劳动地租、产品地租、货币地租(只是产品地租的转化形式)这一切地租形式上,支付地租的人都被假定是土地的实际耕作者和占有者。他们的无酬剩余劳动直接落入土地所有者手里。”在这里,收取地租的是土地的所有者,而交付地租的农民是土地的实际耕作者和占有者,占有和所有是有严格区别的。列宁也说过,在国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